2010年9月13日 星期一

新加坡能 台灣不能呢

昨天寫新加坡能 台灣不能呢
真正想起的是楊碧川先生的新加坡必衰敗論
這主要是從民主的角度

我在20年前的國際公司亞洲總部設在新加坡 所以每2月有機會去新加坡等地開會 我很注意新加坡
的興起
接下來我是"大中華市場開發經理"
換句話說 中國我也很熟

不過為什麼新加坡能 台灣不能呢
主要是台灣政府的貪污和無能 (在90年末期 比較新加坡 香港和台灣的新機場 你就可以知道我們遠遠落後 掉落在低水準的交通部....)
不是什麼對中國開放之問題 (中國時報集團的紅色背景大家應該知道的)
換句話說 國民黨可能是罪魁禍首.......
----



我在20年前的國際公司亞洲總部設在新加坡 所以每2月有機會去新加坡等地開會 我很注意新加坡
的興起
接下來我是"大中華市場開發經理"
換句話說 中國我也很熟

不過為什麼新加坡能 台灣不能呢
主要是台灣政府的貪污和無能
不是什麼對中國開放之問題
換句話說 國民黨可能是罪魁禍首.......

------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引進人才,是強國興邦最好策略 作者:吳怡靜  出處:天下雜誌 455期 2010/09 八月中旬,美國《新聞週刊》首度公布「全球百大最佳國家」評比排行,人口只有紐約市一半的新加坡,名列第二十名,而且在「經濟活力」這一項,奪得了冠軍。


-----

社論-新加坡小而美 台灣不鎖國也做得到 2010-09-13中國時報【本報訊】  本報最近推出新加坡專題,並專訪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除了對台星經濟合作協議進行報導之外,也對新加坡發展成功之道深入探討。新加坡的先天條件與處境和台灣相當類似,但在現實困境與國際挑戰下,新加坡卻更加勇於面對,積極化逆勢為優勢,在許多方面都值得台灣學習。  和台灣一樣,新加坡也是個缺乏天然資源的小國,卻能打造出驚人成就,令世界許多人口、資源遠超過新加坡的國家望塵莫及,在國家競爭力與清 廉排行上總是名列前茅,世界經濟論壇九日發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裡,新加坡更是蟬聯第三。綜觀新加坡的成功之道,除了優秀的領導階層外,更因為勇於面對挑 戰、精準掌握時機、周詳決策、明快行動、認真貫徹,以及能以前瞻眼光長遠布局。  新加坡這個迷你島國,往北開車廿分鐘就到馬來西亞,朝南可以看見印尼,可以說毫無屏障保護。 但如此極度暴露的新加坡,卻沒有絲毫畏縮閉鎖,反而勇敢迎向外在世界的挑戰,善用地理樞紐位置,把自己經營成一個零關稅的自由港。誠如李顯龍總理所說的, 「要發展,就必須向外發展;要有經濟規模,就要超越我們國家局限。」新加坡雖然小,卻以勇敢、積極且務實的策略,把自己經營成「世界的新加坡」,至今成果 斐然。  同樣的,面對中國近年來迅速崛起,新加坡也主動向前,全力抓住中國成長的勢頭。除了更緊密的經貿交流外,新加坡也以本身卓越的發展經驗, 與中國進行蘇州工業園區、天津生態城等合作案。如今台星即將洽簽經濟合作協議,將進一步促成星、台、中貿易三角的成形,為新加坡的經貿發展又開通了一個管 道。  近年來新加坡面臨人口萎縮及老化問題,開始大幅增加外來工作者、永久居民(PR)及移民,以彌補人才與勞動力之不足,維持經濟活力與競爭力。現在新加坡的四百八十餘萬人口裡,外來工作者及永久居民就佔了一百多萬,幾乎三個本地人就要面對一個外來人。  台灣面對的外勞與移民的人口比例遠低於此,卻常有反彈排斥之聲,相較之下,新加坡雖然也出現對人口擁擠、房市飆漲、排擠工作與教育機會的 怨言,但接納移民以為經濟注入動力的政策方向並沒有改變。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更呼籲人民要以包容之心接納移民,並且更早從學校裡就學習去面對國際競爭。事實 上,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新加坡從來不會畏縮只求自保,而是勇敢迎上前去投入搏鬥,逼自己成長、超越對手。例如採取開放天空政策,要求新航必須靠自己的實 力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如今新航果然是舉世數一數二的航空公司。新加坡的基本理念是,政府要照顧人民,但不能過度保護人民,否則人民和國家都會失去競爭力, 這點很值得台灣深思。  另一個例子是水資源的利用,新加坡原本缺水,必須向馬來西亞購買,以致於民生命脈制於他手。但新加坡努力克服困境,發展出完善先進的集水 及回收廢水淨化技術,加上海水淡化技術,不但已經能在用水上自給自足,還成為水資源技術的輸出國。面對缺點、努力克服、化弱項為強項,新加坡的成功經驗, 說明一個國家如果有正確決策及不服輸的意志,可以如何創造出自己的成長。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接受本報專訪時,對台星經濟合作協議及兩岸關係也有所分析。他指出,經濟合作、自由貿易對許多國家都有很多好處,新加 坡是個體系性的合作對象,如果與新加坡有合作,其他亞洲國家也會慎重考慮是不是應該跟進。李顯龍總理並表示樂見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 議》(ECFA),他認為雖然它是經濟協議,但長期會把兩岸關係拉近,這是大勢所趨,也是應該做的事情,而ECFA將會對整個亞太區域產生正面的影響。李 顯龍總理的評論中肯而務實,說明了國際社會對兩岸關係的期待。  台星之間有同有異,台灣有些狀況也和新加坡不同,但觀察新加坡的成功經驗,可以發現它勇敢面對挑戰、前瞻務實的決策、貫徹有效的執行力,應該正是台灣最需要學習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