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來西亞南部海岸附近,一座極其新潮的城市正在從海面上升起。在隔開馬來半島和新加坡的柔佛海峽,出現了一座人工島,它是預計耗資1000億美元(約合6300億元人民幣)的森林城市項目四座島嶼中的錨定之作。三年前,這裡還是一片開闊的水面。如今,建成一半的高樓方陣在這座新出現的島嶼上延伸開來,許多工程起重機在上方忙碌著。建成後,森林城市預計佔地面積相當於四個紐約的中央公園,可容納70萬居民。這座大都市會讓人想起高科技版的亞特蘭蒂斯。在這座「智慧」生態城市裡,形似太空船的高樓會爬滿綠色植物,所有機動車輛都在地下行駛,最先進的安保系統監控著島上的每一寸土地。用宣傳片的話說:「這是全人類的驕傲和理想天堂。」
森林城市被宣傳為中國最大的海外房地產項目之一,但它算不上世界上第一座速成城市。實際上,我們正生活在整體規劃都市的黃金時代。蒙特婁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助理地理教授薩拉·莫澤(Sarah Moser)說,過去20年裡,超過100座新城市是(或正在)從零開始的。莫澤是麥吉爾大學追蹤新城市動向的研究實驗室負責人。地圖上最近新增的這些城市往往出現在發展中國家,如摩洛哥、尼日利亞、烏干達、緬甸和印度尼西亞。
這一波造城熱潮的中心是中國。過去30年,中國大部分城市景觀都是重新建造的。但森林城市把這股潮流帶進了一個奇怪的新維度。該項目坐落在馬來西亞境內,但它的設計、資金和營銷主要由中國大陸提供,面向的群體也主要是中國大陸居民(和海外華人)。森林城市的開發商碧桂園是中國眾多強大的房地產公司之一。隨著國內增長放緩,這些公司紛紛向海外擴張。碧桂園的馬來西亞合作夥伴是蘇丹易卜拉欣蘇丹·伊斯乾達(Sultan Iskandar)控制的一家公司。蘇丹·伊斯乾達是已有500年歷史的柔佛蘇丹王位的繼承人。儘管蘇丹把他的家族遺產和這個項目捆綁在了一起——他的畫像醒目地掛在售樓處——但他也給了中國投資者程度驚人的自主權。畢竟,碧桂園知道如何滿足中國躊躇滿志的中產階級的需求和渴望。
70名身穿明黃色高爾夫球衫的銷售人員招呼著潛在客戶,他們的推銷用語強調了中國人希望投資海外的諸多原因:清潔的環境(完全沒有中國那樣的污染)、西式教育(明尼蘇達州的一所寄宿學校將在今年秋天開辦森林城市分校)和針對未來不確定性的防範措施(馬來西亞提供長期簽證和通往公民身份的道路)。這裡還有視網膜掃描和人臉識別攝像頭這樣的高級安保措施,它們讓一個習慣認為老大哥和善的群體感到安心。在森林城市,尼泊爾保安24小時巡邏——據一名銷售人員說,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中國客戶可能會在與當地穆斯林打交道時感到不安。
在2015年12月向市場推出首批住房後的一年時間裡,森林城市第一座島上的房子已售出80%。相對於北美、澳洲和中國自己的房地產而言,該項目是一個相對便宜的選擇。森林城市一套豪華的兩居室公寓只用花18萬美元,大約只有上海的三分之一。儘管如此,據該公司稱,這個銷量意味著僅2016年,森林城市的收入就超過30億美元。這些錢中很多是中國的外逃資本,但碧桂園努力讓購買森林城市的房子看上去像是愛國行為。一套奧運主題的樣板間介紹了獲得金牌的射擊運動員杜麗和龐偉。他們也在這裡做了投資。(一個牌子上用中文寫著:「歡迎回家,奧運冠軍!」)在整個推銷過程中,不斷有人提醒潛在買家,森林城市所處的地理位置對中國具有戰略意義——跨越一條連接中國與世界其他地方的重要海上通道。
ILLUSTRATION BY TIM ENTHOVEN
但在經歷了2016年的豐收後,森林城市在2017年遭遇重挫——中國財富的非凡增長所帶來的隱憂顯露了出來。幾十萬中國人可能很快就會成為馬來西亞居民這一令人不安的事實,使得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穆罕默德(Mahathir Mohamad)猛烈抨擊這個項目。他說,「我們應該認識到,一旦我們把土地賣給了別人,就不再擁有所有權了。」蘇丹·伊斯乾達指責馬哈蒂爾這位前總理在參選全國性大選前「打恐懼和種族牌」。但92歲的馬哈蒂爾並未停止斥責。他甚至拿此與這個蘇丹國在近兩個世紀前把相鄰的淡馬錫島(Temasek)賣給英國的情況相比。那座島嶼如今成了富裕的城市國家新加坡。
地緣政治更是平添爭議。森林城市距離馬六甲海峽(Straits of Malacca)僅數英里之遙,自16世紀全球香料貿易之始,該海峽便是一條不可或缺的貿易通路。而今,這座海峽也是中國的致命弱點,中國80%的石油進口都要經過這裡,可謂其脆弱的咽喉要道。為了減輕對這條水路的依賴,中國正在巴基斯坦和緬甸建設管道、機場和鐵路。同時也慷慨地向馬來西亞大舉投資,比如,為確保其在海峽沿線的地位,在馬六甲投資了72億建設港口設施。森林城市並不是政府的基礎設施項目,但它基本上是中國在戰略要地的一個自治前哨。「世界上還有哪個地方會有外國公司來別的國家開墾新地,讓本國人口佔滿當地,然後對此聲稱主權?」莫澤問道。「這是一種全新的殖民擴張。」
然而,森林城市去年受到的最大打擊卻是來自中國政府,一系列新的限制規定突顯了在北京的經濟願景中,既鼓勵企業「走出去」,又擔心公民新財富外流的固有緊張。在過去的十年中,估計有3.8萬億美元的資金流出中國,其中大多都流入了境外的房地產業。為打擊資本大量外逃,北京收緊了管制措施,讓投資者幾乎無法將大筆款項送至境外。對外轉賬的限額依舊是人均5萬美元一年,但匯款人現在必須簽署一份保證書,保證不會把錢用來購置房產——如果違反承諾,將面臨調查。更加嚴厲的管制措施穩住了中國的貨幣和外匯儲備,但包括森林城市的部分客戶在內,許多中國的投資者都為此受困:他們為自己的熱帶田園付了首付,但銀行不允許他們匯出餘款。
在限制規定實施後不久,碧桂園就關閉了城市森林在中國的售樓處(一個告示上寫著「翻新」字樣),並趕緊在杜拜、日本、泰國以及其他地區尋找買家。經營森林城市的合資企業碧桂園太平景公司(Country Garden PacificView)總裁於潤澤去年曾告訴新加坡《今日報》(Today),資本控制給了他們一個「改變銷售策略、更加國際化的機會」。森林城市對2017年的銷售額未作公開,因此它的業務遭受了多少損失很難說明。
然而,在最近的一個週六,銷售展廳裡有幾百名參觀者轉悠——幾乎全都說普通話。他們目不轉睛地看著那些寫著「售罄」字樣的精緻的建築微縮模型,試了試面部識別攝像頭,還在一家中餐廳吃了餃子。看起來,並沒有交易達成,但在外面,許多起重機在不停地運行,森林城市繼續拔地而起。「這個項目該如何發展,有很多種可能,過早放棄不是明智之舉,」於潤澤說。「永遠別小瞧一個新中國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