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 星期五

達賴喇嘛九十歲前夕明確轉世繼任計劃,向中國喊話「無權干涉」

 

達賴喇嘛九十歲前夕明確轉世繼任計劃,向中國喊話「無權干涉」

藏傳佛教領袖達賴喇嘛在其九十壽辰前夕發表聲明,明確宣布他將轉世,並表示尋找其繼任者的責任完全在於其辦公室「甘丹頗章基金會」,「任何其他方面無權干涉」。

2個月來,富士康要求數百名中國工程師和技術人員離開其在印度的iPhone工廠,這對蘋果在印度擴大生產的努力造成了打擊。

 富士康讓數百名中國員工撤出印度iPhone工廠 – 彭博

據彭博報導,富士康要求數百名中國工程師和技術人員離開其在印度的iPhone工廠,這對蘋果在印度擴大生產的努力造成了打擊。

美越貿易協議瞄準中國商品的「轉運後門」美國將對越關稅降至20%,但對轉運輸美商品徵收40%的高關稅;關鍵不確定之處。打擊貨物轉運——尤其是源自中國的貨物——是美國對越南談判的優先事項。

 美越貿易協議瞄準中國商品的「轉運後門」

美國與越南的關稅協議凸顯了白宮在此輪全球貿易談判中的首要任務之一:嚴厲封堵中國商品進入美國的任何轉運後門。












美越協議令企業鬆口氣,但前景仍不明朗

這份協議的一個關鍵不確定之處,就是對其他國家通過越南轉運輸美商品徵收40%關稅的條款。

美國和越南達成關稅協議

美國將對越關稅降至20%,但對轉運輸美商品徵收40%的高關稅。打擊貨物轉運——尤其是源自中國的貨物——是美國對越南談判的優先事項。

2025年6月26日 星期四

中國在卡拉奇附近的大規模投資

中國在卡拉奇附近的大規模投資,勢將該地區打造為房地產熱點。投資30億美元的卡拉奇沿海開發區、投資10億美元的達貝吉醫療城以及佔地1500英畝的巴基斯坦鋼鐵廠工業園區,都是中巴經濟走廊宏偉願景的一部分。
這些發展項目可望重塑巴基斯坦房地產市場,吸引全球投資者,並推動卡西姆港、賓卡西姆和科朗吉溪等地區的長期價值成長。
了解更多:https://www.graana.com/....../chinas-upcoming-city....../
#卡拉奇發展 #CPEC #中國投資 #房地產巴基斯坦 #卡拉奇沿海區 #達貝吉醫療城 #工業成長


 China’s large-scale investment near Karachi is set to transform the region into a real estate hotspot. The $3 billion Karachi Coastal Development Zone, a $1 billion medical city in Dhabeji, and a 1,500-acre industrial park at Pakistan Steel Mills are part of the broader CPEC vision.

These developments promise to reshape Pakistan’s property market, attract global investors, and drive long-term value in areas like Port Qasim, Bin Qasim, and Korangi Creek.
可能是顯示的文字是「 Graana GraanaNews News CHINA'S UPCOMING CITY NEAR KARACHI: A POTENTIAL GAME CHANGER FOR PAKISTAN'S REAL ESTATE SECTOR Graana.com 」的圖像
所有心情:
3,130

2025年6月20日 星期五

「台灣感性 #대만감성」,正逐漸滲透進年輕韓國人的日常生活與審美喜好中。 Joel來談日本

 Joel來談日本

韓國社會的文化趨勢正在發生細緻而深遠的變化。一股來自台灣的文化氣息「台灣感性 #대만감성」,正逐漸滲透進年輕韓國人的日常生活與審美喜好中。不再僅僅是旅遊景點的推薦清單,這股感性已被賦予更深層的文化意義與精神寄託。從台式咖啡館、復古風書店,到電影與繪本的溫柔敘事,韓國年輕世代在這些看似平凡卻蘊藏深意的台灣文化片段中,找尋著「療癒」、「真誠」、「日常美學」的文化共鳴。
2025年首爾國際書展以台灣為主賓國,由 #郝明義 先生倡議,正式掀起「台灣感性」浪潮。書展不僅展出眾多台灣文學作品,更透過繪本展區、作家講座與文化展演,為韓國觀眾勾勒出台灣文化的多元與深度。特別是在社群媒體時代,這類活動化為極具視覺吸引力的內容,被廣泛轉載與討論,讓台灣的文化形象超越語言與國界,以一種近乎情感投射的方式,深植韓國民眾心中。
所謂「台灣感性」,並非單一風格的簡單輸出,而是一種歷史積累下形成的文化混融與價值投射。台灣作為多元文化交匯之地,其文化承載了來自華人、日本以及現代美式風格,再加上原住民自然崇拜的傳統信仰,最終構成一種別具一格、難以定義卻令人著迷的文化氛圍。
其核心特質可從幾個層面觀察:首先是「溫暖與開放」,來自於海島文化的包容性,讓台灣人以友善、樂於交流的姿態面對外來文化,這種態度正是韓國人所嚮往的「生活餘裕」。再者,「靜謐與餘韻」的美學展現在街角的老屋、隨性飄落的小雨、穿梭巷弄的機車聲中,提供忙碌生活中得以喘息的節奏感。此外,「平凡中的美感」更讓台灣文化在細節中發光:一只復古玻璃杯、一間飄散陳年氣息的老茶行,都可能成為韓國年輕人心中的「拍照聖地」。而強調「自由與獨立」的社會氛圍,也呼應著現代韓國社會中對個體價值與多元選擇的尊重與期待。
這些元素綜合起來,使得「台灣感性」成為一種讓人得以投射理想東方生活的文化意象,它既保有東亞文化的傳統精神,又展現出現代社會的包容與溫柔,是介於中國與日本之間的「中間地帶」。對韓國人而言,這樣的文化場域是一種「熟悉中的新鮮感」,既安心又富啟發性。
「台灣感性」在韓國的流行不只是停留在文化輸入或消費層面,它已轉化為一種可以體驗與實踐的生活方式。這一現象可從空間設計、文創商品、飲食風格以及日常媒介中窺見其具象化的趨勢。
在空間營造上,像是台北「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與「松山文創園區」這類由舊工廠改造而成的文化場所,已成為韓國設計師與建築愛好者的靈感泉源。這些場域保留歷史痕跡,並巧妙結合現代創意,為韓國本地的咖啡廳、選物店和生活館提供具體的美學模範。而類似的台灣風格空間,在首爾各地悄悄蔓延,成為年輕世代爭相造訪的「打卡景點」。
媒體與藝術方面,大量台灣電影如《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與《藍色大門》等,以「低張力」敘事風格與細膩的情感描寫打動韓國觀眾。台灣文學作品亦藉由韓文譯本在韓國書店熱銷,傳遞一種從容不迫卻內斂深刻的精神性。而繪本方面則以色彩鮮明且富有實驗精神的創作風格,打破兒童閱讀與成人視角的界限,呈現多樣性與想像力的結合。
飲食文化方面,台灣的珍珠奶茶、小吃、古早味飲品等,早已滲透至韓國街頭巷尾。韓國人驚覺原本喜愛的某些飲品其實來自台灣,這種「文化反轉認知」不僅引發好奇,也強化了台灣品牌的情感價值。至於休閒旅遊面,如烏來溫泉、北投溫泉與大屯火山群等地,因提供身心放鬆的氛圍而成為韓國旅客的療癒首選,亦進一步鞏固了「台灣感性」與「療癒文化」之間的連結。
「台灣感性」在韓國引發如此廣泛而深入的共鳴,除了來自台灣本身文化的吸引力,也與韓國社會的現況密不可分。韓國是一個高壓、競爭激烈的社會,年輕世代面臨升學、就業、房價與社會期待的多重壓力。在這樣的社會結構下,「台灣感性」所代表的「慢」、「鬆」、「溫柔」、「非功利」恰巧提供了情緒出口與精神歸屬。它不僅是一種異地的文化想像,更是對現實生活的一種柔性對抗與情感療癒。
這一波由行政院以及文化內容策進院(TAICCA)所推動的文化外交,扮演了推波助瀾的角色。特別是2025年首爾國際書展中透過完整的主題策展與豐富的文創內容,使「台灣感性」成為具有品牌意識,成功的文化輸出模式。這不再是單向的文化傳播,而是一種雙向的情感交流與文化共創。
加上社群媒體的高度視覺化特性也強化了這股潮流的可見度與傳播力。從Instagram的照片、YouTube的Vlog,到部落格文章與旅遊筆記,台灣的城市景觀、小吃文化、文創商品與溫柔敘事皆轉化為極具分享價值的內容,進一步促進韓國人對「台灣感性」的認同與實踐。

2025年6月16日 星期一

中国-中亚峰会:中国寻求加强对中亚控制. Labubu風靡全球,它能讓中國變酷嗎?

 RFI 华语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1分鐘 
法新社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二在哈萨克斯坦与中亚五国领导人举行峰会。北京方面正试图在中亚地区确立主导地位,削弱俄罗斯及其历史影响力。
中国-中亚峰会:中国寻求加强对中亚控制
rfi.fr
中国-中亚峰会:中国寻求加强对中亚控制
法新社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二在哈萨克斯坦与中

Labubu風靡全球,它能讓中國變酷嗎?

中國一直在海外努力提升自身形象、建立文化聲望。如今它開始取得一些進展。泡泡瑪特的毛絨玩具Labubu席捲全球,在多地引發排隊潮和搶購,轉售價格一路高漲。

王月眉

TikTok上的內容創作者分享了他們參觀中國泡泡瑪特商店的經驗。

TikTok上的內容創作者分享了他們參觀中國泡泡瑪特商店的經驗。 @baeveee, @ciayanaror, @sosueee_, @tiffanyhuangg, via TikTok

在這場贏得全球人的心的行動中,中國的最新武器是一個長著獠牙和兔子耳朵、可以說相當醜陋的毛絨玩具。

這種露齒而笑的毛絨玩具名叫Labubu,由一家中國公司製造, 已經在全球掀起熱潮。最近幾個月,蕾哈娜和大衛貝克漢等名人都把它帶在身邊;在英格蘭,它引發購物者之間的爭搶打鬥;在洛杉磯,有人通宵排隊等待。它甚至影響了一些擁躉的旅行行程,他們計劃去中國旅行,希望在那裡購買一個。大約30美元的小玩偶的轉售價格已經達到了數百美元。

菲律賓影片部落客莉安娜·派翠西亞·吉列爾莫在TikTok影片文案中寫道:「我大老遠飛到中國,就是為了參觀世界上最大的泡泡瑪特店。」泡泡瑪特是生產Labubu的公司。 (吉列爾莫在接受採訪時澄清說,她是在一次長時間逗留上海期間參觀那家店的。)

對Labubu的熱情可能會像其他熱潮一樣過去。但長期以來,由於外界對其威權政治的擔憂,中國一直在努力在海外建立文化聲望,Labubu的走紅也可能是中國開始取得一些勝利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