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3日 星期四

德國《時代周報》:"暗黑的驕傲"(Dunkler Stolz); 民族主義的昂奮是兩面刃(杭之)


"暗黑的驕傲"
德國《時代周報》則發文從民族主義復興的角度關注中國的閱兵式。題為"暗黑的驕傲"(Dunkler Stolz)的文章在開頭寫道:"今天在北京舉行的大規模閱兵讓人想起了兩場戰爭。一場是70年前結束的戰爭,還有另外一場是但願永遠也不會爆發的戰爭。"
文章寫道:"其中的一場戰爭就是如今的閱兵式所要紀念的:亞洲的第二次世界大戰,與希特勒德國結盟的日本佔領中國和該地區其它國家的戰爭。對於那些如今在北京看到這些士兵和武器的人來說,沒有人不會同時也想到中國和它的鄰國,想到有關島嶼和領土主權的爭端,想到戰時對立國家如今仍互不信任,這些亞洲國家和歐洲不同,它們一直沒有達成和解。"
作者隨後問道:"這些具有破壞性的能量,尤其是可能受中國經濟危機影響而變得更強的能量有朝一日是否會轉變為武力?……危機更深層次的源頭沒有冷卻,反而依然炙熱。這是一種大眾化的情感力量,讓各國政府(甚至包括像中國這樣的集權政府)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對其掌控。這種力量讓人想起了歷史書和19世紀,想起了一個歐洲已經通過瞻仰陣亡烈士紀念碑和國際學生交流項目所告別的世界。但令人擔憂的是,這個世界依然存在,不僅僅是在亞洲。而這種力量有可能成為威脅未來世界和平的最活躍的力量:這種力量就是民族主義。"




焦點評論:民族主義的昂奮是兩面刃(杭之)


在85萬人天羅地網維安,及刻意營造出來的「閱兵藍」的天空下,北京周四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以紀念被稱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70 周年。
這次北京高調閱兵,當然跟中共政局、乃至世局的發展有關。台灣各界這次難得高度共識撻伐無品政客連某人,乃因連某為了一己之利益,無恥地曲解歷史,奴態附和北京欲借此次活動搶奪歷史話語權之用心。其實,滔滔歷史洪流很快就會將各種歷史垃圾沖刷乾淨,不值得費太多心。倒是從這次高調閱兵,以及中共自紅二代當家以來的一些作為,乃至中國社會氛圍的發展,關係著這個新興強權的未來,值得我們關注。 

對外布局更加主動

改革開放以來,高速的經濟成長使中國累積相當的財富,其國力也快速提升,「中國崛起」成為世紀之交耀眼的亮點,中國社會也一點一點地累積著自得自信,雖屬菁英但能相當程度反映社會氛圍的各色社會思潮,透出愈來愈濃厚的民族主義、乃至國家主義色彩。紅二代當家後,由於前此30年開放歷程形成的權貴資本主義當道,貪腐、社會不公等等社會緊張加劇,變革聲音不小。而由於紅二代人格成長期受到毛主義的深深淬鍊,以及文革、下鄉等特殊的經歷,使得他們在全面掌權前後,形成一種有人稱之為「黨國中興」的情結意識,它揉雜現實的權力意識、承擔父祖紅色事業的使命意識,乃至中國近代史的屈辱意識……,這些錯綜的情結最後結穴在習近平一上任即號召的「繼續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奮勇前進」這一「中國夢」上。
在這一戰略目標下,北京的發展布局有了明顯的轉變。對內,權力趨向集中,國家威權主義傾向清楚而明白,對外,從鄧小平的「韜光養晦、有所作為」轉向「主動進取,奮發有為」,亞投行的推動、一帶一路的部署,都可以清楚看到這種轉變。 

擴建軍力鄰國猜疑

「主動進取,奮發有為」的另一個重要面相當然是國防建設。隨著經濟力量的加強,中國軍費支出的增長速度甚至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中國朝向軍事強權建設的腳步沒有一天停歇。這種長期且擴張性的建軍,以及這些年在周邊海域的作為,在在使得它跟周邊國家的「戰略互疑」不斷加深。
在這種民族主義、國家主義強化,政治領航要「主動進取,奮發有為」的大氣候下,高調閱兵是勢所必然,一方面,誘人的集體主義美學振奮著人心,歷史話語權高地的搶佔,也強化了「中國共產黨即中國」的「夢」(史學家王賡武語);遠去的華夏中心秩序好像也慢慢回來了。一位具有官員身分的中國戰略學者針對這次閱兵,即直白的說:「在中國崛起的這個背景之下,中國也有這個意圖向全世界宣告今後中國在世界舞台上和世界發展中也要擔任主角之一。另外一方面也是要針對中國所擔憂、不滿的日本,所作的間接的長遠意義上的一個威懾。還有就是對似乎和中國矛盾越來越尖銳的美國說,中國發展軍事力量堂堂正正的,不會停止。」
民族主義的氣息濃得化不開,也昂奮得令人自得自滿。只是,從歷史上看,這種昂奮,通常是兩面刃。明治維新的日本、俾斯麥的德意志。不該讓昂奮的靈魂想一想嗎? 
政論家、國安會前副秘書長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