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7日 星期四

BBC:羅興亞人民為何讓人權偶像昂山素季很為難?

 羅興亞人民為何讓人權偶像昂山素季很為難?

  •  bbc   2017年 9月 6日
.....自8月25日開始的武裝衝突,過去十幾天成為世界在朝鮮核問題之外的另一個關注點,因為戰事一起,從若開邦出逃的羅興亞難民,又一次成為鄰國極為頭痛的大問題。
另一方面,由於羅興亞人世代信奉伊斯蘭教,不少遠離緬甸的國家也爆發支持羅興亞人的民眾示威。
一時間,國際組織、人權機構、政府官員、社會名流們紛紛表態,希望緬甸各方停止暴力衝突,解決羅興亞人大規模出逃的棘手問題。

理想與現實

作為緬甸政府有實無名的元首,執政的全國民主陣線領導人昂山素季自然成為外界所有輿論的焦點人物。更由於她曾多年遭遇緬甸軍政府的打壓,因爭取緬甸的民主與人權而榮獲諾貝爾和平獎,外界對她寄予重望。
甚至有人認定她手握魔棒,不僅有化干戈為玉帛的魔力,而且有權威一蹴而就化解多年來羅興亞人與若開人在歷史、種族、宗教的對立。
或許在很多同情羅興亞難民的人心中,昂山素季最好在緬甸有說一不二的至尊皇權,這樣所有的問題便可迎刃而解。
可惜,現實並非如此。
根據緬甸政府1982年頒布的《緬甸公民法》,羅興亞人被劃成孟加拉人,在緬甸屬於非法移民。
昂山素季作為緬甸民選的執政領導人,又怎麼能夠不顧民意、不尊重法律公開為羅興亞人鳴冤叫屈?
在緬甸的羅興亞人,人數雖然超過100萬,在若安邦居住了數代,但在緬甸主流民意看來,他們仍然是外來人,因為他們語言不同、宗教信仰也不同。
在緬甸,他們被稱為"賓加利人",即來自孟加拉的非法外鄉人,既無名也無分。

反恐與人權

本次,緬甸政府說挑起事端的是"賓加利人",並認定「若開羅興亞救世軍」為極端主義恐怖組織,將本次的軍事行動與國際反恐大背景掛鉤。
昂山素季如果表態支持或者同情羅興亞人,一方面會在父老鄉親選民們心中留下不忠的嫌疑,另一方面有可能成為政敵今後攻擊她的把柄。
羅興亞難民問題以及緬甸國內錯綜複雜的民族問題,對昂山素季來說彷彿是個危險的陷阱,稍有不慎便會危及全國民主聯盟脆弱的執政地位。
地圖
Image caption緬甸西部若開邦,主要居住著信奉佛教的若開族人和大量信奉伊斯蘭教的羅興亞人,兩個族群關係長期不和。
因此,面對國際間指責緬甸對羅興亞人種族清洗,昂山素季曾表示,"用種族清洗"一詞來形容羅興亞人的狀況"太過分"。
本次,武裝衝突發生了十多天,近13萬羅興亞人逃離緬甸後,昂山素季面對國際間的輿論壓力終於說話,否認緬甸軍方暴力鎮壓羅興亞穆斯林。
她說,在若開邦的危機真相被人混淆視聽,而恐怖分子從中受益。
果真如此,緬甸如果解除對媒體的限制,同時讓聯合國和人權機構進入若開邦,真相應該不難大白。
緬甸政府發表的聲明引述了昂山素季這樣一番話:「我們非常明白,甚至比大部分的人更為了解被剝奪了人權和民主保障的滋味。」
但是,在羅興亞人難民問題上,昂山素季又能做什麼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