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31日 星期六

南海島礁主權爭議仲裁結果可望明年內出爐; 日艦擬停靠越南抗中

南海角力 日艦擬停靠越南抗中


【陳怡妏╱綜合報導】鑑於中國在南海動作頻頻,《日本經濟新聞》前天報導,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周五將在河內與越南國防部長舉行會談,討論明年讓日本海上自衛隊船艦停靠越南的金蘭灣,希望就近監視中國在南沙群島的軍事活動。
日本海上自衛隊船艦過去曾停靠越南的胡志明市和峴港,要停靠金蘭灣還是頭一遭。
若能在金蘭灣補給糧食和燃料,日本自衛隊將能擴大在南海的活動範圍,遏止中國在南海擴張軍力。為避免過度刺激中國,日本將不會用金蘭灣來監視南海,只會讓要去對付索馬利亞海盜的船艦在此進行補給。
美軍拉森號驅逐艦上周二進入南沙群島渚碧礁、美濟礁12浬內海域巡航,引起宣稱擁有礁岩主權的中國不滿。歐盟前天表示:「美國不過行使航行自由」,並對中國在爭議海域造島表示關切。
位於荷蘭海牙的國際仲裁法院,上周四決定受理菲律賓提出的南海島礁主權爭議仲裁,菲方要求仲裁庭釐清黃岩島、美濟礁等7個島礁的地位與海洋權利,及中國在南海特定行動的合法性等,仲裁結果可望明年內出爐。 
我外交部強調,本案與中華民國完全無涉,我對其相關判斷既不承認,也不接受。 
但台灣擁有太平島等南海島嶼主權,應注意屆時菲在法庭上辯論內容。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宋燕輝昨表示,我方須密切關注裁決結果,是否會限縮到中華民國對南海的歷史性權利及海域主張。 

2015年10月29日 星期四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重要內容揭曉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重要內容揭曉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周四落下帷幕,除了確認“全面放開二胎”以外,此次全會還有哪些重要內容和決定呢?
China Sitzung Zentralkomitee 12.11.2013
(德國之聲中文網)為期四天的中國共產黨十七屆五中全會周四(10月29日)閉幕。此次會議主題是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十三五"規劃的建議,為中國勾畫出未來五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藍圖。
"十三五"規劃是此次會議的一大看點,也是十八大以來,中國新一屆領導班子的第一個完整的五年規劃。
據新華社消息,全會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明顯加大,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另外,全會要求形成沿海沿江沿線經濟帶為主的縱向橫向經濟軸帶,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發展分享經濟;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
新華社還稱,全會強調,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髮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並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
"全面放開二胎"和"普及高中階段教育"
此前有不少媒體猜測十八屆五中全會將全面放開二胎,週四發布的公報確定中國將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
China Chinesische Kinder
公報確認全面放開二胎
就老百姓關注的社保和教育等問題,全會提出,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實現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中國還計劃"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逐步分類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雜費,率先從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施普通高中免除學雜費,實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全會認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形成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十三五'規劃必須緊緊圍繞實現這個奮鬥目標來製定。"
中國經濟放緩,外界對中國是否能實現其目標表示懷疑,德國維爾茨堡大學的中國經濟問題專家 費多麗(Doris Fischer) 在本屆五中全會開幕前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即使中國經濟增長率降低到6.5%以下,實現2020年全面實現小康目標也不會受到威脅。因為所謂'小康社會'其實更多是一種政治性的目標,關鍵在於你怎麼去解讀。"
人事變動
除了"十三五"規劃,人事問題也是全會的一大看點。據官媒消息,按照黨章規定,全會決定遞補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劉曉凱、陳志榮、金振吉為中央委員會委員。
全會審議並確認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給予令計劃、周本順、楊棟樑、朱明國、王敏、陳川平、仇和、楊衛澤、潘逸陽、余遠輝開除黨籍的處分。
明年3月中國全國人大將通過最終版本的"十三五規劃綱要"全文。

10.31:Pride March第13屆台北同志 大遊行:台灣值得驕傲的一天


焦點評論:台灣值得驕傲的一天

1030
明天將有來自全台及全亞太區域約7萬多人走上街頭,參加第13屆台北同志大遊行(國際上稱為驕傲遊行Pride March),這的確是一場可令人感到驕傲的遊行,因我們將在遊行中頌揚包容、多元及人權。
歐洲聯盟與全世界同志(LGBTI)社群站在同一陣線,共同對抗基於性向或性別認同的歧視。我們相信所有人都應有相同尊嚴,並享有由普世人權宣言所保障的基本人權。
在過去幾年中,爭取同志平權在世界上不少地方有顯著的進步,但同時也有包括亞太區域的許多地方,同志社群仍因性向或性別認同而遭受歧視甚至暴力對待,尤其是在某些國家,成年人間的合意同性關係仍遭受刑罰,導致監禁、體罰甚至處以死刑。 

分享同志平權經驗

相對的,台灣是亞太區域對同志社群最友善的環境之一,也有許多能提供給區域中其他國家的經驗。歐洲聯盟很榮幸能夠支持台灣的同志熱線協會於今年主辦「國際同志聯合會亞洲年會」 (ILGA ASIA)。我們期盼透過這個年會,讓其他國家看到台灣公民社會在爭取同志平權上所扮演的領導角色,並與來自各國的運動團體及人士分享寶貴經驗與知識,進而強化亞太區域爭取同志平權的努力。
我們也非常高興看到第2屆「台灣國際酷兒影展」目前正在台北、高雄及台中盛大上演中,以及第1屆「手牽手-亞洲同志合唱音樂節」這個周末在台灣首次舉行。這些活動在在顯示台灣同志社群的活力及努力。 

歐盟人士參加遊行

當然,歐盟與台灣距完整同志平權都仍有一段距離,我們一定要透過共同努力及彼此鼓勵才能達成這個目標。我們能做到也一定會做到,只要彼此合作,人們的態度能改變,社會也能進步。
歐盟及一些歐盟會員國駐台辦事處人員將於明天參加同志大遊行。讓我們一起為一個所有人無論他們的性向、性別認同、宗教、膚色等因素都能享有人權的更好環境而遊行。讓我們為身為獨立個體而驕傲,為我們的多元驕傲,為我們的包容驕傲,為台灣驕傲,最重要的是,讓我們為愛驕傲。 

共同作者:

奧地利台北辦事處處長毛艾彬
比利時台北辦事處處長范睿可
英國在台辦事處代表胡克定
丹麥商務辦事處處長Nicholas Enersen
芬蘭駐台灣貿易及創新辦事處代表Teppo Turkki
法國在台協會主任紀博偉
盧森堡台北辦事處處長閔子雍
荷蘭貿易投資辦事處代表紀維德
瑞典貿易暨投資委員會台北辦事處代表裴漢瑞
歐洲經貿辦事處處長馬澤璉 


司馬觀點:台港合作新界碑(江春男)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orum/20151030/36871262/

.......黃坤在香港的社會形象,頗受爭議,他從茶餐廳小弟起家,賭性很強,負面傳聞不斷,最後變成石油公司董事主席。他如何爬上富豪的階梯,其中必然隱藏許多不可告人的祕密。他被綁架消息傳出後,港媒半信半疑,甚至以為自導自演。
香港富豪綁架案時有所聞,以前都與中國有關,但中國公安的偵辦技術日益精進,跑去那裡等於自投羅網。台灣和香港的警方合作不太密切,這次破大案,讓港警對我刮目相看,大大提升我國警方形象。
刑事局率領一批幹員,投入上百名人力,歷經一個多月,開始時用土法煉鋼找出線索,鎖定目標。
這種科技犯案,對我警方的科技辦案能力,形成一大挑戰,幸好,這幾年,刑事局培養不少科技高手,終於有用武之地。
港警曾經很腐敗,許多高級警官因貪污逃亡海外,後來成立廉政署,風氣為之丕變,接著大拍警匪片,以《省港旗兵》塑造英雄形象。
九七年回歸中國,政治情勢改變,治安條件加倍複雜,尤其去年的佔中運動,黑道份子也介入其中,對港警構成極大壓力。 

警界交流日益密切

港警對兩岸三地的合作很小心,與中國太配合,擔心有被干預之虞,中國公安對此頗有怨言,對台灣更敏感。不過,基於現實需要,台港警界交流日益密切,不久之前,香港警務處長來台參加研討會,研討的內容具體而豐富,此次破案為未來交流奠立好的基礎。
不過,香港實施普通法,屬於英法法系,人權保障和正當法律程序視為第一要務,法治水準較高,而台灣與中國實施大陸法系,和香港制度不同,兩岸三地的打擊犯罪,做法上還是有差別的。 ...

中國經濟好壞,對全球其他國家的影響到底有多大?---英國《衛報》和美國《紐約時報》

【枯燥乏味的經濟數字如何變得好玩?】
 
上星期習近平到英國進行國事訪問,英國高規格的接待,成了眾家媒體討論的話題。面對中國,各國都有許多複雜的考量,經濟顯然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國經濟好壞,對全球其他國家的影響到底有多大?英國《衛報》和美國《紐約時報》近期製作的圖表專題,可以讓讀者一目了然,與粉絲們分享。
 
★英國《衛報》
http://bit.ly/1hG32He
 
《衛報》依據中國進口衰退的金額,推估其他各國經濟可能受到的衝擊。根據統計,2015年1到7月,中國的進口平均衰退14.6%,以此推算,美國對中國的出口金額大約會減少120億美元,佔美國GDP約0.1%;韓國對中國的出口金額大約減少140億美元,佔韓國GDP約1%。
 
如果,中國進口衰退30%,情況會變得多嚴重?以美國為例,對中國的出口金額將大幅減少246億美元,佔美國GDP約1%;韓國對中國的出口金額將會減少285億美元,佔韓國GDP約2%。
 
★美國《紐約時報》
http://nyti.ms/1GK4D2W
 
《紐約時報》則是比較了2005年與2013年,中國在其他國家的外資佔比變化。整體而言,過去這8年中國在國外的投資金額成長了將近10倍,特別是在政經不穩定、局勢混亂的地區,例如中東與非洲。全球風險最高的10個國家當中,有半數國家的最大外資是中國。
 
當然,中國大舉投資有策略性目的,一方面確保中國可取得重要的能源,例如石油;另一方面,也可爭取到更多的外交結盟機會。(編譯/報導者)
 

2015年10月28日 星期三

Gogogle installing 20,000 internet-enabled balloons in Indonesia Working

How do you connect a country made up of 17,000 islands to the internet? Google has a plan.

Working with three local internet providers, Google is trying to expand in…
THEGUARDIAN.COM|由 OLIVIA SOLON 上傳

司馬觀點:難民在中東 (江春男)

敘利亞難民問題已經四年,始終未受外界重視,直到衝擊到歐洲,才變成國際新聞焦點,許多人指責阿拉伯國家袖手旁觀,見死不救。其實,與真正情況距離甚遠。
真正情況是,敘利亞400萬難民之中,土耳其收容逾200萬人、黎巴嫩110萬人、約旦63萬人,這三國約收容90%的難民。不要忘了,敘利亞還有700萬人流離失所。難民不斷湧入,對這些鄰國帶來極大壓力。土耳其為了難民收容,已經花費60億美元,卻只收到4億美元的外部援助。逾200萬的難民之中,僅有30多萬人住在邊界的難民營,那裡人滿為患,生活環境惡劣,其他的人有親友的投靠親友,沒親友的自謀生路,或鋌而走險,使邊界地區的族群和暴力事件頻傳。 
從土耳其愛琴海域通往希臘,海路距離不到5公里,在人蛇集團的安排下,許多難民冒險偷渡,造成接二連三的海難事件。偷渡歐洲的都是年輕的中產階級,穿著球鞋帶著背包,和蹲在難民營的窮人不同。 

黎國三分之一是難民

黎巴嫩是從敘利亞分出來的小國,面積1萬多平方公里,人口只有400多萬,本來就有50萬巴勒斯坦難民,現在又接納100多萬敘利亞難民,等於每3人之中就有1個難民,可以想見其捉襟見肘的困境,去年不得不關閉邊界。
約旦面積更小,資源更少,底子單薄,但每次中東一有動亂,包括以巴衝突,兩次波灣戰爭,都有大批難民湧入,就業機會很少,不少人在難民營一住10年,處境悽慘。
海灣國家都很富有,但產業結構單一,引用大量外來勞工,他們很關心「受苦難的阿拉伯兄弟」,但是更重視王權的穩固,移民管理極嚴密,寧願出錢,不願出力。 

蘋論:美中有戰雲無戰事

蘋論:美中有戰雲無戰事

美國海軍派遣一艘神盾級戰艦進入中國單方宣稱主權的南沙島礁12浬附近巡航,嚴重刺激中國脆弱的自尊心(面子)。北京官方揚言將堅決應對任何挑釁。戰火似乎一觸即發,但了解國際政治的人知道,在國際上採用現實主義立場的中國,不會真的對美國開戰,頂多罵罵咧咧,操縱一下民間反美遊行抗議,找個台階順勢就滑下溜滑梯了。為什麼中國把南海畫進它的主權範圍會引起周邊國家極大的憤怒?因為:1.南海可能有包括石油、天然氣等龐大的資源。2.靠南海航運線生存的國家多達十多個,無法默許中國的領土主權說。美國雖也不好伺候,但至少美國沒有領土野心,還能為各國維持航運的暢通。3.國際公法規定,在漲潮時會被淹沒的島礁,不算是主權範圍。中國患有主權領土強迫症及被迫害妄想症,竟填土成島,硬掰享有島礁12浬主權,違反國際公法,四鄰各國遭到霸凌,忿忿不平。4.中國宣稱數個世紀前,南沙、西沙都是中國藩屬,「歷史上是中國的一部分」。可是國際法不承認歷史主權,否則義大利要光復羅馬帝國的疆域、土耳其要收回鄂圖曼帝國時的領土、蒙古可以要回來的更大……這世界還有和平嗎?還有公道正義嗎? 
美國不承認中國單方擅自訂定的領土主權,堅稱南海是國際自由水域,任何國家都在此有自由航行權,並派機艦通過表示立場,確有國際公法的根據。此外,這些島礁具有類似台灣在誰手裡,誰就是東亞霸主的象徵性意義。
其實,美國不是第一次介入自由水域航行權的爭執。冷戰時期,美艦就曾不顧蘇聯的強硬抗議,冒著核戰的風險強行駛入蘇聯視為內海的黑海,宣示黑海是公海的國際認定。2014年4月,美艦又駛入黑海抗議俄國佔據烏克蘭的克里米亞。俄國戰機曾12次低飛掠過美艦,最近的一次只差500公尺,好險沒走火。1960、70、80年代,美蘇在地中海都發生過軍艦故意對撞,但沒有釀成戰事。 

航行自由攸關貿易

從歷史的角度看,打通被海盜騷擾的貿易航道,是16世紀以來西方列強的共同利益。1550到1630年間,英國即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商業帝國。創立的東印度公司,向歐洲出口香料、金銀、毛皮、紡織品以及後來的糖和奴隸,利潤非常豐厚,也引起海盜的覬覦,英國設置的常備海軍不但消滅了多數海盜,還打敗了西班牙、葡萄牙和稍後的荷蘭人,奪得了海上的霸權和商業霸權。20世紀,美國繼承英國成為維護航道自由通行的國際憲兵,主要因為航行自由是資本主義與貿易的生命線,不容任何國家阻礙和威脅。 


中國因素:亞洲鋼鐵貿易戰背後的產能困境

分析:亞洲鋼鐵貿易戰背後的產能困境

  • 5小時前
中國龐大的鋼鐵產能面臨需求下降的困境。Image copyrightGetty
Image caption中國龐大的鋼鐵產能面臨需求下降的困境。
中國商務部網站周三(28日)確認,巴基斯坦關稅委員會已於本月19日發佈公告,稱應其國內產業申請,決定對自中國進口的鋼鐵線材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
中國商務部稱,該項調查涉及巴海關7213.9010、7213.9190、7213.9990和7227.9000稅號項下產品。這項公告呼籲中國各利益方在15日內向調查機關登記應訴,並於45天內提交答卷。
BBC中文網記者查閱的巴基斯坦政府網站證實,巴基斯坦關稅委員會收到國內多家鋼鐵企業的反傾銷調查申請,針對主要產品為產自中國和烏克蘭的冷軋薄板。這份申請稱,來自中國和烏克蘭等出口國的上述產品以傾銷價格出口至巴基斯坦,對巴國內相關產業造成了「實質性損害」。
今年以來在亞洲範圍內此起彼伏的鋼鐵貿易摩擦,反襯出鋼鐵產業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尤其是中國需求放緩背景下面臨的困境。

生存競爭

巴基斯坦政府公告稱,涉嫌傾銷到該國的鋼鐵產品主要用於製造汽車面板等零部件、櫥櫃等家具產品、鍍錫板、管道、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等產品。
長期關注亞洲鋼鐵市場的《日經中文網》透露,最近兩年中國產鋼材大量流向亞洲。中國僅2014年就生產了8億2千萬噸粗鋼,超出本國國內需求1億噸。其中,向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等東盟(ASEAN)主要5國以及印度出口了接近2500萬噸,是5年前的5倍。
《日經中文網》報道稱,受廉價鋼材湧入影響,泰國大型鋼鐵企業陷入破產;印度的塔塔鋼鐵也被迫裁員;在越南胡志明市郊外的鋼鐵廠商集中的Phu My工業區,2015年夏季起,稱將啟動生產調整的傳言四處飛散——當地廠商、日本的共英製鋼以及韓國浦項制鐵一直在該工業區推進增產投資,但由於廉價的中國產品大量流入,很多工廠為開工率低下而苦惱。據國際鋼鐵統計局(ISSB)統計,2014年中國對越南的鋼材出口為660萬噸,比2009年增長近5倍; 菲律賓方面,中國產鋼材更是以超過越南的速度流入。2014年為477萬噸,達到2009年的11倍。
10月1日,由日本鋼鐵企業JFE鋼鐵以及伊藤忠丸紅鋼鐵出資的泰國鋼鐵企業Sahaviriya Steel Industries(SSI)申請破產保護。
亞洲各國政府也在為保護本國鋼鐵企業而採取行動。泰國和馬來西亞2015年以中國產鋼材為對象啟動反傾銷調查。
10月8日,歐盟28位貿易代表在布魯塞爾通過一項提案,未來五年將對從美國、俄羅斯、日本、中國和韓國進口的取向電工鋼或冷軋取向電工鋼採取最低進口限價,這項措施將一直持續到2020年。

中國因素

中國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9月中國出口鋼材1125萬噸,再創歷史新高;1-9月出口鋼材8311萬噸,同比增長27.2%。
但根據國際鋼協的預計,2015年全球鋼鐵需求量將減少1.7%至15.1億噸,減少的主要原因是中國經濟增長放緩。
市場需求減少的同時,中國企業採取了種種促進外銷的措施,極易引發貿易保護和貿易摩擦。
中國國內鋼鐵需求也在急劇下降。10月28日,中鋼常務副會長朱繼民在分析第三季度鋼鐵行業形勢時稱,今年第三季度,中國國民經濟增速持續回落,經濟增長對於鋼材消費的帶動作用逐步減弱,鋼材消費強度下降明顯。
中鋼協公布的預警監測報告也表示,自2014年以來中國宏觀經濟中的下行壓力加大,2015年下半年以來更甚,今年鋼鐵市場將在寒冬中度過。下游市場低迷,對於鋼材的需求持續低位,鋼價不斷下跌。這份報告還預測,經濟下行壓力和中國經濟轉型等因素導致的產業鏈上的各種矛盾可能將在2015年末到2016年初集中爆發。
朱繼民認為,中國鋼鐵企業解決市場供大於求的問題只有兩種途徑,增加需求或者減少供給。當前經濟環境下,增加需求無望,中國企業只能從減少供給入手解決產量過剩問題。
(責編:橫路)

China now worst in the world for internet freedom

At the bottom of the list was China, worse than runners-up Syria and Iran in terms of a lack of online freedom.

Global online freedom declined for a fifth consecutive year as more…
HONGKONGFP.COM|作者:AFP NEWS AGENCY

2015年10月27日 星期二

孟加拉的熱拿慘案生還者痛述 (2013年4月24日)

潮牌悲歌
 )
影片介紹
2013年4月24日,孟加拉薩瓦區爆發熱拿大廈慘案,成為人類史上死傷最嚴重的工廠意外,總計1133人罹難,2438人受傷,332人失蹤。而這還不只是唯一的工殤案件,接二連三的慘劇,不斷在當地上演。 全球化市場不停地尋找更低廉的勞動力,孟加拉順勢而起,在短短40年內,變成全球成衣業的第2大出口國,創造了高達250億美元出口總值,到2024年時,預計將達成出口量加倍的目標,成為500億美元的產業。孟加拉國內約有4百萬的勞工在成衣廠工作,其中有80%都是女性。這些貧窮家庭的婦女們,在惡劣的勞動條件下,生產出一件件光鮮亮麗的華服,她們一個月的薪水不到台幣兩千元,甚至不夠買下一件自己手上正在製作的衣裳。 工會女領導、工廠女經理、女藝術家與工廠女工,四個女人,四種角度,本片讓女人自己來說這個故事。這個由女人勞動力撐起一片天的服裝產業榮景,背後卻藏著太多血淚與蒼涼。然而,在這個經濟掛帥的時代,問題始終存在:誰將支付人命的代價?(448)
影片資訊
播出日期:
影片長度:
影片格式:
影片來源:
10/27
55'
SD
亞洲提案會
導演:Kamar Ahmad Simon

美艦闖南海人造島立威 「讓中國難堪」


美想在亞洲立威 「讓中國難堪」

對美軍艦進入南海爭議海域引發中國強烈反彈,國內學者看法不一。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黃介正指,中美雙方看似劍拔弩張,但實際上各自對對方行動早有準備,「大家都不想擦槍走火」,且美國海軍官網還發布消息稱中國海軍艦隊下月初將抵達佛羅里達進行友好訪問,「中美間若一邊有軍艦友好到訪,一邊還要在南海動武,這豈非神經分裂」,這顯示中美在南海「做做樣子的成分比較高」。

台灣勿過度反應

黃介正強調,雙方未來仍可能試著尋找共識,使這種「看似緊張、實際安全」的情況成為中美未來「新常態」。而台灣應如何面對當前情勢?黃警告「千萬不要過度反應」,我國目前沒有挑釁本錢,且2016總統大選逼近下,馬政府只需重申南海和平倡議,呼籲各國和平處理。
專研中美問題的康寧大學人文資訊學院院長鄭端耀認為,此次中美間的動作「確實使南海衝突緊張有升高的跡象」,美方在行動前公開預告,並表明不承認中國南海填海區域主權,這種舉動明顯要使中國難堪,並為自己在亞洲的盟國前「立威」。但中方在南海的發展不會因此停滯,美方也不可能對中國實際動武,雙方將維持「鬥而不破」的局面,全力爭取最大利益。而台灣當前面對中美「兩隻大象間的衝突」,最好維持低調,避免衝突,盡量不要涉入兩國間紛爭。 

「讓習近平為難」

此外,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丁樹範認為,此次美軍行動「讓習近平和北京當局左右為難」,但研判類似舉動美方也不會常做,中美雙方雖仍會繼續就南海議題交手,但將有所控制,避免衝突情勢升高。大陸中心 

美艦闖南海人造島 陸艦緊盯

首度進入12浬「表明不承認中國主權」

 
 
 
美艦出動
美軍昨派出飛彈驅逐艦拉森號巡航南海,並進入中方在爭議島礁12浬範圍內。資料照片
【綜合報導】中國近年來在南海爭議海域填海造島,被外界視為藉此爭奪南海主權,如今其野心遭美方重挫。美軍昨破天荒派出飛彈驅逐艦拉森號進入中方在南海爭議島礁12浬範圍內,表明拒絕承認中方對人造島附近海域的主權主張,中方隨即派2艘軍艦在旁監控。這是中方在南海大規模填海造島以來,美方首度用軍事動作表態反對。中國國防部、外交部分別對美方提出抗議。



中國在渚碧礁上填海造島,設施清晰可見(紅框處)。箭頭處為今年7至9月新填的土地。翻攝《外交官》雜誌網站

美國防部長卡特表示,拉森號(USS Lassen)昨上午進入南沙群島渚碧礁、美濟礁12浬(約22公里)範圍內巡航,任務持續數個小時。海岸線以外12浬一般被視為領海範圍,但據國際法,人造島無權擁有領海。渚碧礁和美濟礁皆是經中方填海造島後,才使其不會在漲潮時遭海水淹沒。
這是中國前年開始在南海大規模填海造島後,美軍艦首次進入島礁的12浬範圍,外界認為此舉是要表明美國不承認中國擁有這些島礁的主權。美官員認為,美方派軍艦前往上述海域,是在測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說的「中國在南海不搞軍事化」是否為真。中方始終強調,在島礁上填海造島、建造房舍和飛機跑道,是為了島上居民的生活。

召見美大使抗議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張業遂說,美方不顧中方多次嚴正交涉和再三勸阻,派拉森號軍艦非法進入中國南沙群島有關島礁鄰近海域,威脅中國主權和安全,是對中方的嚴重挑釁,中方對美方上述行徑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張業遂並緊急召見美國駐中國大使包克斯,向美方表達強烈抗議。外交部發言人陸慷稱:「中方有關部門依法對美方艦艇實施監視、跟蹤和警告。」國防部發言人楊宇軍指,拉森號進入中方海域後,中國海軍蘭州號飛彈驅逐艦和台州號巡邏艦依法予以警告,「我們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自身安全。」

美堅稱航行公海

儘管如此,美官員稱未來數周仍將持續在南海巡航,也將在越南和菲律賓佔有的島礁四周巡航,「這將是定期性而非一次性的作法,且非針對中國。」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柯比更說,公海就是公海,在公海上自由航行,不須事先徵詢任何國家。
我國防部作戰暨計劃次長室聯合作戰處長鍾樹明少將昨表示,國軍對於南海海空域的機艦活動狀況,均可有效掌控。為防範南海可能的軍事衝突,除加強雷達截聽及偵察外,已完備空中及海上馳援計劃,以利處置突發狀況。相關人士透露,我在南沙的太平島由海巡署駐守,島上還有少數的海軍氣象人員及空軍的氣象航管人員,進行海洋氣象及航空管制。

我重申擁有主權

我外交部昨表示,我國歡迎各當事方及其他相關國家採取有助於區域和平、穩定的作為,尊重相關國際法原則與精神,確保南海區域航行及飛越的自由,避免升高區域緊張情勢。外交部也強調,就歷史、地理及國際法而言,南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東沙群島及其周遭海域屬中華民國固有領土及海域。

美軍艦巡航南海島礁示意圖

美國海軍拉森號驅逐艦昨駛入渚碧礁和美濟礁周遭12浬內範圍,等同於否認此範圍為中國的領海。中方昨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資料來源:法新社

美國拉森號驅逐艦(USS Lassen)

服役時間:2001年4月
艦種:美國「勃克級」(Arleigh Burke)神盾系統飛彈驅逐艦
母港:橫須賀,隸屬美國海軍第七艦隊
排水量:9145噸
長度:155公尺
寬度:20公尺
乘員:323人
動力:4具奇異LM2500燃氣渦輪發動機
最大速度:超過時速56公里
武裝:魚雷、標準防空飛彈、海麻雀防空飛彈、戰斧巡弋飛彈、阿斯洛克反潛飛彈、方陣快砲系統、127公釐艦砲
艦載機:2架SH-60海鷹式反潛直升機
資料來源:美國海軍官網
資料照片
蘭州號驅逐艦

服役時間:2005/08
排水量:7000噸
乘員:280人
長、寬:155.5公尺、17.2公尺
動力:2具QC280燃氣渦輪發動機、2具MTU柴油發動機
最大速度:約時速56公里
武裝:魚雷、紅旗9型防空飛彈、鷹擊62型反艦巡弋飛彈等
艦載機:1架Ka-28型反潛直升機
特色:號稱中國第一艘「神盾」艦
翻攝網路
台州號護衛艦

服役時間:1982/06
排水量:1565噸
長、寬:103公尺、10.8公尺
動力:2具柴油發動機
最大速度:約時速47公里
乘員:200人
武裝:上游1型反艦飛彈、100公釐艦砲、反潛深水炸彈等
資料來源:綜合外電

加藤嘉一 :TPP談成了,中國怎麼辦?

三國+1

TPP談成了,中國怎麼辦?

奧巴馬總統及其內閣成員在與民主黨州長協會談話。TPP是奧巴馬任內所剩經濟議程的基石。
Jabin Botsford/The New York Times
奧巴馬總統及其內閣成員在與民主黨州長協會談話。TPP是奧巴馬任內所剩經濟議程的基石。
10月5日,美國亞特蘭大,「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簡稱TPP)經過美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墨西哥等12個國家之間的艱難談判,包括飽受爭議、難以協調的醫藥品、汽車、乳製品等31個領域的相關規定與框架達成了基本共識與協議。TPP以在亞太地區實現高水準、多開放、自由化的經貿體系作為宗旨,除了傳統意義上的自由貿易協定所包含的廢除或降低約1.8萬種商品的關稅以及服務貿易,它更加聚焦制定投資、競爭、知識產權、政府採購、國有企業、電子商務、勞動環境、環境保護等規則與理念。
圍繞TPP的議程必將給包括中國在內的非參與國帶來挑戰,即接下來如何與TPP參與國展開經貿、安保、甚至戰略層面的對話,以及未來要不要加入TPP。
「一定要這次在亞特蘭特談判期間內跑到終點,這是最後一次機會,錯過了它,TPP談判恐怕要破裂了,這是我國的立場,」 日本政府內負責TPP談判的一名官員對我說。「(日本TPP擔當大臣)甘利明(Akira Amari)的意志很堅定,始終與安倍首相熱線保持聯繫,對美方談判代表邁克爾·弗羅曼(Michael Froman)也不時提出意見,甚至施加壓力。我們為談判的奏效起了一定的領袖作用」, 要求「不要提我姓名」的這位官員回顧談判的過程這樣說。
三個多月前,我在紐約時報中文網專欄上撰寫過一篇「對日本來說,TPP為何重要?」的文章,介紹了TPP的成立背景與談判過程,勾勒出了它對日本未來國家戰略來說意味着什麼。把TPP視為「國家百年計劃」,主張通過TPP使得太平洋成為「自由與繁榮之海」的安倍晉三首相的動作很快,10月9日,內閣通過了決議,成立了「TPP綜合對策總部」,並召開了第一次會議,提出通過TPP開拓新的市場;以TPP為契機促進創新,激活產業;解除TPP對國民所帶來的不安情緒的三點目標。
其他國家恐怕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推動國內的程序,比如TPP在分裂中的國會始終面臨艱難博弈的美國,其國會批准有可能拖延到明年11月的總統大選結束之後。接下來,各個參與國把達成的協議帶回國內,從各自的程序與角度起草相關的法律文件,最早明年上半年的時候進行簽署。只有美國與日本等主要國家(美日GDP加起來在TPP參與國內達到78.1%)完成國內的相關手續,通過國會的審議,以條約的形式加以批准,TPP協議才能正式成立。在這個意義上,到那一刻還需要一段時間,「保守估計一年左右,若長的話,花費兩年都有可能,」上述日本官員說。
TPP談判跑到現階段的終點後,主導談判的兩大國家——美國和日本的首腦分別發表了聲明,而且,一律,甚至專門提及了「中國」兩個字。10月5日,奧巴馬總統表示,「在美國95%以上的潛在客戶生活在海外的情況下,我們不能允許像中國那樣的國家來制定全球貿易的規則。」10月6日,安倍首相則表示,「倘若與共享基本價值觀的國家深化相互依存關係,將來,中國也參與TPP,它大大有助於我國的安全保障以及亞太地區的穩定,也具有非常大的戰略意義」。
貌似相反、來自美日首腦的兩個言論,在我看來,卻呈現着一個硬幣的雙面。日美兩國、以及其同盟在如何通過TPP,或圍繞TPP來應對中國崛起,處理對華關係的立場是基本一致的,即美日同盟在可預見的未來「歡迎」中國加入TPP,在亞太這一地區用自己制定的規則與理念去規範中國,以免中國在本地區創造另外一套規則與秩序。在美日兩個同盟國看來,這樣符合它們的利益,因為,只要中國在美日來主導的秩序和制定的規則內存在並發展着,它就不會成為不可預測和控制的威脅。
問題在於,中國會不會接受由美日主導的、名稱為TPP的戰略設計。
「關於中國政府對TPP持有的想法與立場,看看商務部發言人的聲明就好。一開始,我們對TPP產生警惕,但逐漸調整為現有的立場,」TPP談成後不久,一名在中國政府內負責對外事務的高官對我說,由於他和我之間有着「不公開姓名」的約定,在這裡也採取匿名。 「如果說,美國的目標是在自己所指定的規則內規範中國,那麼對它來說,沒有中國加入的TPP是不完整的。美國不會排除中國,而會去拉攏中國。」10月6日,商務部發言人在聲明中提到「《協定》是當前亞太地區重要的自貿協定之一。中方對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有助於促進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制度建設均持開放態度。」
我進一步詢問這位高官,「中國將來加入TPP嗎?」對方沒有明確回答,談話中始終用「重視」與「開放」兩個詞彙。從中推測,中國政府至今確實沒有敲定要不要加入TPP,什麼時候、以什麼形式與身份加入,畢竟,如前所述,TPP進展與路徑本身有着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不過,依我看,中國政府已經確定了針對TPP的基本態度與大方向——開放與重視,在接下來的時間,堅持這些的同時,緊密觀察動態,靈活進行決策,換句話說,與時俱進,實事求是。
自從TPP談成以來,中國國內引起了比較激烈的爭論。縱觀微信等社交網站,把TPP當做美國遏制中國的」陰謀「之言論似乎在泛濫。《環球時報》今年7月發表了一篇社評,題為」別想拿TPP對付中國,也做不到」,呼籲「中國人需要帶着自信觀察TPP的談判進展」。TPP談成之後,日本問題專家、復旦大學教授馮瑋對澎湃新聞的採訪表示說「TPP是在經貿方面遏制中國的重要舉措,中國無法讓TPP不挑戰中國,中國唯一能做的,就是迎戰」,雖然他同時也主張中國對此也不必感到悲觀。
來自官方的聲音與立場在我看來趨於冷靜與淡定。10月9日,中國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俊與上海發展研究基金會研究員肖明智在《上海證券報》聯合撰文提出,倘若中國不加入」大TPP」(根據兩人的說法指的是未來談判國增加中國、韓國、泰國、印尼等潛在參與國的TPP),「則在該階段內的年均機會成本略超過0.5% 的GDP。」10月19日,國家統計局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盛來運在國新辦發佈會上針對「中國沒有加入TPP將拖累中國經濟增速」的說法回應稱,「中國沒有加入TPP對中國有影響,但短期影響不會很大,而且,中國已經有一些應對的措施,比如加快推進雙邊貿易談判、「一帶一路」、自貿區的建設,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對沖一些影響。」另外,10月26日,中央黨校主管主辦的《學習時報》撰文指出,「TPP的規則與我國改革開放方向相契合,在許多方面都有所體現,」根據該文,它們包括建立公開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簡化行政程序與提高行政效率、獨立進行環境監管與行政執法等。該文斷言,「對於TPP,我國應持續緊密關注,根據國內改革進展,適時選擇加入,最大限度降低為加入付出的代價。」
迄今為止,由中國共產黨傳來的既看得見,又有權威性的信息應該是10月8日商務部部長高虎城接受「中央主流媒體」採訪時的表述。在我看來,從了解中國對美日主導的TPP的比較具體的立場來說,重要與有效的信息除了重複了上述商務部發言人的聲明之外有三點:
「美官方和TPP成員曾多次表示,TPP不針對中國,不是為了遏制中國,也無意排斥中國。實際上,中美等21個APEC成員去年在北京舉行的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通過了《APEC推動實現亞太自貿區北京路線圖》,這也是我們之間的重要合作。」
「中方認為,國際貿易格局的演變,歸根到底是由國際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各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決定的。中國始終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定不移地支持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多邊貿易體制,鼓勵全球價值鏈的完善和發展,致力於促進世界經濟的繁榮與穩定。」
「『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是三中全會確定的重大舉措。目前,中國已與包括東盟、智利、瑞士、新西蘭、韓國、澳大利亞等22個國家和地區達成14個自貿協定,還在與有關國家共同推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簡稱RCEP)、中日韓自貿區、中國與東盟的自貿區升級等談判,逐步打造覆蓋全球的高水平自貿區網絡。」
從高虎城所表述的這三段話解讀中國政府接下來要做什麼,可以得出以下三點:
一,圍繞國際貿易規則的制定過程,中國沒有打算站在美國的對立面。
二,中國把TPP視為促進改革開放這一國策的一部分與一環節。
三,中國將TPP的談成當做加速自己已經參與的其他自由貿易談判之契機。
尤其,中國正在評估,認為積極推進RCEP能夠有機制衡TPP這一美國亞太再平衡的象徵。根據日本外務省官網的介紹,RCEP是使日本提倡的」東亞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CEPEA;ASEAN+6)和中國提倡的「東亞自由貿易區」(EAFTA;ASEAN+3)加以合并的產物。第一次RCEP會議 於2013年5月在汶萊召開,今年10月12至16日,第十次會議在韓國釜山召開,各國代表圍繞物品與服務貿易、知識產權、電子商務、技術合作等領域進行了談判與協商。
高虎城在接受採訪時專門提及RCEP,稱「以RCEP為例,其談成後,將成為世界上涵蓋人口最多、成員構成最多元、經濟發展水平差異最大、發展最具活力的自貿區。RCEP談判包括TPP的七個成員,高度透明、開放和包容是其鮮明的特色」。七個成員指的是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汶萊。在這裡面,日本與澳大利亞是美國在亞太地區名副其實的重要盟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則從各自的國情與利益出發在中國與美國之間保持戰略平衡,重視並發展對華關係的同時,一律希望美國在自己所在地區里的存在與影響,背後考慮的無疑是制衡中國崛起。
既然如此,中國還是不可能拿RCEP「對抗」TPP,而頂多是通過對七個跨越兩種機制的主權國家進行接觸,施加影響的方式「制衡」TPP。從這一戰略布局不難看出中國在亞太地區大國政治與格局上的基本考慮,即不去挑戰,也不改變美國所主導的秩序與所制定的規則,但在其秩序與規則的範圍與框架之內使自己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最大化。何況,亞太地區的繁榮與穩定不僅符合美日的利益,更是符合正在推行改革開放,謀求和平崛起的中國的利益,那麼,TPP的初衷與願景大致是符合中國正在面臨的生存環境與利益訴求的。
另外,既然TPP的正式成立與奏效還需要一段過程,中國就應該積極利用這段時間,做好該做的事,以便促進到時候的大環境能夠協助中國保證自己的利益,推進健康的發展。
那麼,在我看來,在未來這段時間內,中國(不僅是有關部門的認知與決策,更重要的是公民社會的覺醒與行動)應該推進兩件事,警惕一件事。
其一,應該把TPP的相關內容與框架視為戰略參照,不斷推進本期政府所提倡的結構性改革。TPP協議重視市場準則、自由貿易、知識產權、電子商務、金融服務、勞動條件、環境保護、政府採購、投資規則、國企待遇等,這些恰恰是中國政府正在國內試圖推進的改革內容。那麼,中國在TPP與推進國內改革之間形成有機的認知是利大於弊的,TPP所倡導的高標準與多開放、市場化與法治化是涵蓋中國的內政與外交、政治與經濟、政府與市場等基本目標。
其二,應該發揮自身的領導力去促進雙邊、多邊的自由貿易談判。我尤其關注的除了RCEP以外還有中日韓之間的自由貿易談判。中國應該具備能力與資格在美國的存在與影響不那麼直接的領域推進有利於地區繁榮與穩定的貿易規則與框架。在不同的自由貿易協定之間形成良性的競爭合作關係,同時不斷擴大不同地區與框架之間的重合度與公約數,在我看來符合亞太地區整體利益與發展方向。在這個意義上,中國也應該努力「制衡」美日所主導的秩序與所指定的規則。任何大國與同盟都需要被制衡的力量——合格的對手。
其三,中國政府和社會必須加強警惕,有效制止國內輿論對TPP產生的極端、具有排他性的民族主義。自從TPP談成之後,我明顯感覺到包括知識分子在內的中國輿論從陰謀論的角度宣洩出對美對抗的言論和情緒。上述的中國官員對我感慨說,「輿論不時地綁架我們的工作,知識分子也不幫我們解決這個問題,甚至與大眾輿論一起綁架我們。」倘若以對抗性為特徵的民族主義不斷高漲,使「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的中共決策層不得不迎合人民的「感情」,從而對TPP採取消極、封閉的政策,那麼它恐怕與中國的改革開放、和平崛起是背道而馳的。
加藤嘉一(Kato Yoshikazu)是「80後」日本作家,中文專著有《中國的邏輯》、《愛國賊》、《日本鏡子》等,「三國+1」是加藤在紐約時報中文網的專欄,記錄他對日本、中國、美國三個國家及其互動的觀察與思考。

2015年10月26日 星期一

Beijing Calls U.S. Warship’s Route a ‘Provocation’ 美派遣軍艦到中國在南海人工島礁12海里範圍內航行; 米駆逐艦、中国・人工島12カイリ内に 中国の反発必至

Beijing Calls U.S. Warship’s Route a ‘Provocation’

The statement came after an American guided missile destroyer sailed by one of several artificial islands that China has built in the disputed Spratly Islands.


南海局勢升級

美驅逐艦駛近爭議島嶼,挑戰中國

美國一艘導彈驅逐艦駛入爭議島嶼12海里範圍內,美國務院發言人稱此舉意在挑戰可疑的領土主張。中國在該地區的造島舉動引發美國及地區盟友強烈批評。



美國國防部宣佈,將於24小時內派遣軍艦到中國在南海人工島礁12海里範圍內航行。美軍將派出“拉森”號導彈驅逐艦,前往渚碧礁及美濟礁一帶水域航行,並會同時派出P-8A偵察機到該海域巡邏。
http://bbc.in/1MngjBY



「海洋権益を過度に主張する国には対抗する」。米駆逐艦が南シナ海の人工島12カイリ内で哨戒活動に入りました。(会員向け記事です。登録無料)
"反對過度宣稱到海上利益的國家"。 美國驅逐艦,南中國海上人工島 12 在航海加入巡邏活動。 

海里 - Wikipedia

https://ja.wikipedia.org/wiki/海里

Translate this page
海里、浬(かいり)、ノーティカルマイル(nautical mile)は、長さの単位である。sea mileと言われる事もあるが、その語はあいまいで、現在でも様々な定義があり、一定していない。 長さは国際海里の場合、正確に 1852 m である。元々は、地球上の緯度1分に ...


【ワシントン=吉野直也】米海軍のイージス駆逐艦が現地時間の27日午前…
NIKKEI.COM

各國船舶數 China owns nearly 5,000 ships

Greece and Japan remain the two largest ship-owning countries by capacity, controlling almost 30% of the world’s tonnage in 2014

In 2014 the capacity of the global fleet of merchant ships grew by 3.5%, to a total of 1.75 billion deadweight tonnage (a measure of how much vessels can transport)....
ECON.ST

台灣光復無國際法源依據 學者說:蔣介石也懂

台灣光復無國際法源依據 學者說:蔣介石也懂
台灣光復節」作為國定假日數十年,但光復一詞,學界早有爭議,台灣政權轉移並未獲得國際法支持,台灣史研究學者多年來呼籲社會,正視台灣主體性,應重啟檢討光復節定位,同時盼台灣走向更多元開放的未來:「要有更多更歡樂的假日,不要再讓政治定義全部的生活了!」
日本在第2次世界大戰中戰敗,而台灣在西元1945年10月根據聯合國最高統帥第一號命令,由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介石派陳儀來接收,但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薛化元提醒,雖然實質統治上是國民政府,然而主權的取得需靠正式國際條約作為移轉的合法性,過去的「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是不具條約效力的宣言,並不能提供戰後台灣、澎湖地位歸屬的國際法效力。
因此,1946年1月國民政府公告台灣住民恢復中華民國國籍,便曾引來英國、美國的外交抗議,此外,薛化元說:「蔣介石自己也知道這點!」因此就算到了1949年1月,陳誠上任台灣省主席,蔣介石還特別發電報告知:「台灣在對日和約成立前,不過是我國一託管地帶性質。」
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李筱峰更說,10月25日更有另一諷刺史事,1971年的那天,退守台灣的蔣政權的代表被趕出聯合國,若說得殘酷,中華民國在1949年就消失了,但當時台灣的對日條約尚未訂定,因此中華民國消失、台灣只是暫時軍事接管,之後才重新解釋,然而國民黨在台戒嚴強權下,聯合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才讓台灣的「光復節」一直過下去。
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花亦芬撇去史觀,認為國定假日本身,應該是民主社會高度公益性的議題,而從前這些假日很「政治」,國民黨從其角度,用放假來加諸台灣所謂的政治符碼,如今社會走向多元開放,更該探討多元文化意涵,如是否有原住民的國定假日,或者學習國外嘉年華等歡慶節日,不該讓台灣人的生活都被政治定義,國定假日更隱含緬懷、反思,應該找到台灣社會真正願意去保持的記憶與傳統,不要再陷入框架與對立之中。
台灣光復無國際法源依據 學者說:蔣介石也懂 -
「台灣光復節」作為國定假日數十年,但光復一詞,學界早有爭議,台灣…
NEWS.LT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