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識網配圖)
【內容提要】中日關係的難題集中在日本所稱“尖閣列島”和中國所稱“釣魚島”的領土爭議上。中日之間發生意外和衝突的危險確實存在。一旦意外情況發生,中日要再次和解,可能要推遲數十年,甚至更長時間。這對於中日以及世界其他國家都是不利的。要避免中日關係衝突,應該啟動改善中日關係的艱難進程,深切希望中日兩國和平共處,相互合作。日本應避免採取富有挑釁性的舉動,中國則不以武力施壓。高級別的領導人會晤和中日兩國民眾之間的交流應當不斷進行。
【關鍵詞】中日關係/中日沖突/釣魚島/領土爭端/相互認知
中日兩國能否尋找到方法降低衝突風險,阻止可能持續數十年的敵對延續下去?在新的時代,兩國能否同時作為強大的現代化國家而和平共處?
如果不能直面源自日本率先實現現代化的19世紀末、目前仍未解決的歷史問題所激發出的強烈情緒,現在兩國間圍繞領土爭端並因安倍首相參拜靖國神社而進一步升級的緊張局勢是無法被化解的。很多中國人由於本國曾被小小的島國日本超越而一直深感恥辱,也因為遭受日本侵略帶來的深重苦難而憤怒,這種憤怒幫助毛澤東在1949年統一了中國。日本依然在努力,希望將對本國歷史的驕傲,與因過去給鄰國帶來劫難而做出的追悔結合在一起。現在,中國領導人要應對尚未解決的中日曆史問題,以及關於日本軍國主義復甦的憂慮,而日本領導人則面對著一個反日情緒上升、經濟和軍事規模已經超過日本,且還在快速發展的中國。
目前,中日關係的難題集中在島嶼領土爭議,即日本所稱的“尖閣列島”或中國所稱的“釣魚島”上。發生意外和衝突的危險確實存在。一旦意外情況發生,中日之間要再次和解可能要推遲數十年,甚至更長時間。這對於日本、中國以及世界其他國家都是不利的。一些理由可以解釋為什麼這些荒涼的島礁成為緊張局勢的焦點:周邊海域的海洋資源有一定價值,兩國漁民為滿足全球漁業市場的需求,已將本國近海捕撈殆盡,轉而將目標投向遠洋,因此就產生了利益爭奪。在中國大陸聯手台灣、方便艦船進出太平洋的背景下,這些島礁的地理位置具有了軍事戰略價值。但是,這些理由都不足以解釋北京和東京之間情緒化的、充斥著歷史記憶因素的相互反應。
兩國各有將近九成的民眾都對對方國家持負面看法。在中國,電視台經常播放關於二戰中日本士兵暴行的影視節目,互聯網上則有很多對日本人的仇恨言論。一些中國軍方將領公開放出自信言論,稱如果爆發戰爭,中方會成為勝利者。在日本,電視節目中敵視中國的言論稍少一些,但是中方飛機和艦船逼近日本、威脅尖閣列島(釣魚島),以及中國一些民眾由於憤怒而攻擊在華日本人、打砸日貨的報導畫面也會反復出現,刺激日本民眾加深恐懼和厭惡感。日方的軍方高官們不會公開提及日本對中國的軍事優勢,但私下里他們相信,如果發生衝突,日本會取得勝利,而且必要的時候,美國也會向日本施以援手。
中國領導人確實擔憂日本軍國主義會死灰復燃。美國人在二戰期間也和日本人打過仗,但和日本人之間建立最為緊密的聯繫不是源自發動侵略的日本軍人,而是二戰後與日本平民建立的私人交往。1958~1960年間,我首次訪日並居住在那裡,此後每年我都要訪日。我和其他1945年後在日本居住過的美國人都了解到日本人民是如何徹底拋棄了軍國主義的。中國和日本打交道最密切的時候是二戰時期,而且中國媒體一直渲染這段歷史記憶。中國領導人警告日本不要復活軍國主義,但與此同時,中國增強軍備,對日本施壓,這使得日本更加堅信應該解除對擴張軍備的自我限制。
上世紀80年代,由於鄧小平領導下的中國採取了積極行動,中日兩國間似乎可能建立起面向21世紀的和睦關係。鄧小平1978年訪日時曾說,中日之間有2500年的交往歷史,其中僅有50年是不幸的時期。他主張重新發展中日關係,使其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日本,鄧小平會見了天皇、福田赳夫首相和日本經濟界領袖,會談進行得相當順利。鄧小平後來說,天皇就二戰時日本的行為進行了道歉,表示不會讓這樣的事情重演。鄧小平在東京記者俱樂部演講時,現場聽眾的掌聲響亮而經久不息。在日本,中國領導人還歷史第一次登上了高速列車。在鄧小平訪日後,日本經濟界的領袖們紛紛協助中國建設起電子、鋼鐵、汽車等工業的現代化工廠。為發展兩國關係,鄧小平將日本的小說、電影和電視劇帶回中國。在鄧小平主政時期,中日之間青年交流項目也得以啟動。
鄧小平的努力在中日兩國都得到了非常積極的回應。在上世紀80年代,日本提供給中國的經濟援助遠超過其他所有國家給予中國的。日本企業幫助中國建立起現代化的工廠,日本遊客大量湧入中國,遍及日本各地的數百個地方團體與中國的地方團體結成姐妹友好關係。日方民間團體前往中國,就二戰時給中國帶來的苦難表示道歉。進入90年代,中國領導人大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而在中國,沒有比討論日本在二戰時的暴行更能夠刺激愛國主義情感的了。
在中國,批評日本沒有詳細記述自己侵略歷史的聲音非常普遍,而且不僅在中國,在西方也有這樣的聲音。很多中國人擔憂,如果日本的年輕一代對日本過去侵略其他國家,給它們帶來苦難的歷史缺乏了解,會導致日本重新走上軍國主義之路。當日本青年們訪問中國時,中方東道主看到他們對日本過去製造的災難所知甚少,因而感到不滿。他們質問道:為什麼日本的教科書不向本國年輕人講授這些內容?為什麼日本的紀念館不能多展示一些過去戰爭的恐怖?為什麼日本人要去參拜那些頌揚美化自己戰爭歷史的紀念設施?不僅是中國人,連西方人也有疑問,為什麼日本不能像德國一樣繼續表達自己的懺悔。
日本人清楚,在二戰結束後,當時蔣介石的國民政府簽署和約,放棄了對日賠款要求。而在上世紀80年代,相比其他國家,日本給予了中國更多的經濟援助。對於很多日本人來說,這是他們反省二戰歷史的一種方式。日本人不滿的是,現在很少有中國人知道日本的領導人和日本民眾在會見中國領導人時曾經道過歉,也很少知道日本在80年代時給予中國的巨大援助。很多日本年輕人則質疑說,為什麼他們要為了自己出生之前就 發生了的事情道歉。一些日本歷史學家在研究了有關日方暴行的中方文獻後堅稱,其中很多內容被誇大了。同時,中國卻對本國內戰和“文革”期間對自己人的殘酷行為採取了忽略態度。
但是事實是,不僅中國人,而且西方人也認為,日本某個派別、個別領導人的道歉不足以體現一直延續下去的反省。為了維持與其他國家的友好關係,對於日本人而言,繼續對過去幾代日本人所製造的問題表示悔恨是明智之舉。
所有國家的領導人都希望以自己的國家為驕傲。因自己的國家在19世紀現代化步履緩慢而羞恥的中國人,現在有足夠的理由因他們近年來非凡的經濟發展而自豪。因自己的國家在二戰中的暴行而羞恥的日本人,現在也可以因自己在戰後對和平的卓越貢獻而自豪——他們為世界各國的和平發展提供了援助,將自己的軍費壓低到國民生產總值的1%,維持小規模的軍事力量,拒絕發展核武器。
所有國家的領導人都必須對外顯示自己的強力。對於習近平主席和安倍首相來說,他們都很難主動行動以爭取對方的合作。日本領導人堅信,對中國軟弱只會導致中方要求升級並繼續發展軍備,因此,堅決表示日本絕不會被脅迫。
改善中日關係會非常艱難,但也沒有比現在更好的時候去啟動這一進程。習近平已經鞏固了執政權力基礎,他將在接下來的八年時間裡領導這個國家。安倍也是近年來第一位能夠連續執政至少三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日本首相。習近平和安倍都被認為是堅定的民族主義者,有著強大的支持基礎,可以在改善兩國關係方面採取難度更大的舉措。
作為一個研究了中日兩國半個世紀、在兩國都結交了好朋友的人,我深切地希望這兩個偉大的國家可以和平共處、相互合作。我的建議是,如果兩國領導人希望改善關係,可以考慮以下的做法:
(一)現在開始行動
日本應當避免採取在中國看來富有挑釁性的舉動。日本的政治領袖們不應當參拜靖國神社,應當為日本過去侵略所製造的悲劇重申道歉。
中國不以武力施壓、嘗試控制日本聲稱擁有主權的領土,並重申決心避免國內出現反日遊行。
中日兩國代表應當尋求一種方案,使得雙方能夠體面地從關於尖閣列島(釣魚島)領土爭端的對峙中後退,並且確認雙方決心在稍後時間以和平的方式解決這些問題。
中日雙方應當選定一小部分高級別的、在將來數年可能在各自政府扮演重要角色的領導人,這些領導人分別代表自己的國家,經常性地會面,就一系列廣泛議題進行全面的討論,以增強相互理解與合作。日本方面應選派代表主要政黨的領導人,這樣無論任何黨派執政,都可以保證這一聯繫不會中斷。
(二)在以後幾年裡
日本領導人應準備一份公開聲明(篇幅大約幾十頁),重點闡述他們戰後以來在和平方面的貢獻。日本可以強調,他們放棄了戰爭行動,對發展中國家、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均提供了援助,將軍費限制在國民生產總值的1%以內,放棄生產核武器並拒絕向海外派遣軍隊參與軍事行動。日本還應當準備一份相似篇幅的聲明,總結日本自明治時代以來對亞洲其他國家產生的影響,包括對二戰時侵略中國台灣、朝鮮以及中國大陸,給當地造成的劫難進行客觀陳述。日本應增加學校關於明治時代以來歷史必修課的課時,為必修課所用的歷史教科書編撰教學指導,使得日本的學生們在了解日本戰前和戰後現代化的成就,以及對亞洲其他國家貢獻的同時,也能夠全面地理解來自亞洲其他國家的批評聲。
中國應當減少本國電影、書刊和電視節目中會招致對日敵視情緒的文化表演,使民眾更多地了解日本自1978年以來對中國經濟發展提供的援助,宣傳日本自1945年以來作出的和平承諾。中國應當回到上世紀80年代鄧小平時代的做法,大規模地將日本文學、電影、電視節目和其他日本文化產品引介到國內。
中日兩國民眾之間的交流項目應當得到廣泛的擴大。
盧昊,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博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