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4日 星期日

他们等待一个文明的中国

東京影展台灣之夜昨晚在東京大倉飯店舉行,台灣電影工作者齊聚一堂,所有台灣參展影片的藝人都到場,這次以中國片「觀音山」參展而無法跟隨台灣團隊的台灣藝人張艾嘉和陳柏霖,特別趕到現場為台灣打氣。

昨 天跑完東京影展台灣特集一整天的行程,「艋舺」阮經天、趙又廷、鈕承澤、李烈,「茱麗葉」徐若瑄、製片李崗、導演候季然,「獵艷」張鈞甯,「第四張畫」導 演鍾孟宏、「第36個故事」以及「乘著光影旅行」的導演們都到場參與盛會,阮經天、趙又廷、徐若瑄和張鈞甯4位台灣主要參展藝人還在席間手牽著手互相打 氣。

以中國片「觀音山」參展的台灣藝人張艾嘉和陳柏霖,昨晚也特地趕到「台灣之夜」現場為台灣加油打氣,張艾嘉說自己是昨天上午才聽到消息,電影本來就是要呈現真善美,沒想到會在影展出現如此令人遺憾的事,讓她感觸很深。 (相關新聞見A1、A4)




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曾荫权却「不予置评」

《明报》本周还发表署名"张文光"的文章,题为《世界视野与中国情怀》,文章写道:"曾荫权的《施政报告》,忽然设立「德育及国民教育 科」,考核学生的《基本法》。但对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曾荫权却「不予置评」,早前更阻止保钓船到钓鱼台宣示主权。矛盾的事实说明:曾荫权的国民教 育,只是遵命的国情灌输,不是真正的公民教育。"

文章写道:"香港公民教育的开端,始于1980年代的社会运动,强调民主和参与;1990年代更建立民主、自由、人权、平等、法 治的信念。但回归后的公民教育,抹去政治的普世价值,强调国民身分的认同,将公民教育收窄为国民教育,是教育视野的一大倒退。……国民与公民一字之差,反 映着两种教育路向。国民教育更异化变质,沦为考察中国与认识国情,藉大国崛起的豪情壮志,回避政权的贪污腐败与镇压异己,抗拒人类民主自由的普世价值。若 国情触及国人心底的伤痛和希望,像平反六四和《零八宪章》时,就以「历史自有公论」和「不予置评」,拒绝表态。"

张文光的文章接着写道:"曾荫权所提倡的,是遵命的国民教育,以中央当前的国情国策,主导人民的思想行为。以中国大陆的保钓为 例,国家因着不同的国策,一时阻止人民上街抗议,一时发动学生表达义愤;一时禁止平民出海保钓,一时派遣船只宣示主权。人民在政府眼中,恍如呼之则来挥之 则去的工具,没有独立思想和自由意志?若香港移植中国式的国民教育,或配合国策的国情教育,见奥运和世博则欢呼,遇六四和刘晓波则沉默,只能培育顺民与愚 民,与公民教育判若云泥。"

张文光最后写道:"真正的公民教育,既有着世界视野,也有着中国情怀,但更重要的是:全面真实地认识中国和世界,维护人类天赋 的自由与人权。……不同时代成长的教师,或许经历过周恩来式、温家宝式、刘宾雁式、刘晓波式的爱国历程,但我们却从历史中认识到,无论哪种爱国方式,都不 能牺牲和杀害自己的同胞,都应当走向民主和自由的世界。因着这源自人类文明的信念,我们渴望平反六四,我们为刘晓波得奖喝彩,我们等待一个文明的中国。"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