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5日 星期三

中國大型紡織服裝企業頻現倒閉潮.....



近日,大型紡織服裝企業頻現倒閉潮,令這一上下游產業鏈就業人口高達1.7億,曾經佔據中國出口半壁江山的支柱行業再次觸動國人焦灼的神經。

受中國紡織服裝生產企業倒閉潮的影響,全國各地正在上演一大批服裝品牌店倒閉潮,包括波司登、利郎、百麗、佐丹奴、安踏、九牧王、七匹狼等。(附品牌關店最新最全名單)

2015年破產倒閉知名紡織服裝企業最新名單

9月6日,擁有6家分公司的溫州市莊吉集團正式宣告破產。據莊吉一位高層透露,該事件或致銀行產生300多億壞賬。目前,集團5000名員工正在靜靜地等待破產處理結果。

8月22日,曾經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總資產超20億的浙江紅劍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停產。1000多名員工上街討要被拖欠三個月的工資。

8月19日,擁有400名員工的廣東省惠州市的福績(惠州)紡織綜合廠老闆跑路,員工聚集於工廠門口,希望能拿到自己的血汗錢。

7月31日,華東紡織大廠寶利嘉老闆跑路,5000名員工突然失去賴以謀生的工作。

2015年5月底,亞洲最大的牛仔布工廠,鼎盛時期員工高達10000人的山東蘭雁集團因負債25億元破產。

2015年5月22日,曝出曾獲聯想注資、範冰冰代言的維斯凱服裝倒閉,老闆卷款跑路,5000名員工失業。

5月18日,2002年全國民營企業500強,總資產10億元的紹興印染大佬五洋印染破產。據悉,該公司下屬7家子公司,擁有員工2000餘人。

5月1日,曾經員工數量逾10000人的東莞厚宏制衣廠老闆跑路。員工上街討要兩月工資和經濟補償金,當地政府出動1500警力維護秩序。

4月20日,擁有2000多名員工,李甯、特步核心供應商雅綸制衣因逆市擴張而資金鏈斷裂,老闆至今不知去向。

而在紡織聚集的紹興、汕頭、長樂、東莞等地,破產倒閉的中小紡織服裝企業更是不計其數。

中國紡織服裝業死於內憂外患

作為吸納就業人口最多,對中國改革開放實現資本積累貢獻最大的紡織服裝業竟然落到這步田地,的確是令人不甚唏噓。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國紡織服裝業的倒下是多種不利因素累積的結果。

應該說,這一波危機肇始於08年的4萬億。據一些紡織企業老闆回憶,本來2008年紡織服裝行業已經出現經濟危機,多數企業準備收縮產能並裁減員工。但由於“4萬億”的經濟刺激計畫出臺,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紡織服裝行業的生意異常火爆,2010年棉花價格從1萬/噸漲到3萬/噸,無數行業企業一夜暴富。在市場的短暫繁榮和銀行的推動之下,行業掀起了一波瘋狂的產能擴張。

某些地方政府順勢打造紡織服裝產業聚焦區,慫恿紡織服裝企業擴建新廠購置新機。不料,到2012年“4萬億”經濟刺激藥力消退,很多企業訂單大幅下滑,花費上千萬一台購置的天價進口設備處於閒置狀態。加上庫存棉花價格劇降,很多紡織企業前兩年賺的錢瞬間歸零。

與此同時,08年新勞動法出臺後,中國的人工成本在短短五年內翻了一倍多。由於紡織服裝業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人工成本上漲給企業經營帶來了無法想像的壓力。

特別是近兩年,由於國內各項成本激增,許多外資企業已經大規模的轉移到南亞和東南亞地區。最為著名的包括愛迪達、耐克、優衣庫、無印良品、青山商事、利豐、東京STYLE、Honeys等,這些公司正加速把訂單轉移到東南亞。

此外,由於中國紡紗行業設備落後,運營成本高昴,目前50支以下的低端市場份額已經被東南亞、印度、孟加拉等國蠶食。而100支以上的高端產品市場則被日本、德國、義大利把持。前後夾擊之下,紡織服裝行業早已潰不成軍。

1.7億就業人口,多少人能倖存?

1978年改革開放伊始,中國十億人口,城鎮人口僅占1億,但城鎮就業形勢極為嚴峻。當時的政府高瞻遠矚,將紡織服裝業列為中國發展經濟的支柱產業,大力支持紡織服裝出口創匯企業。為了支持紡織服裝業的發展,中國政府甚至寧願忍受美國瞪鼻子上臉地指責中國人權狀態,也要爭取更多的出口配額。

為何政府如此重視紡織服裝行業?這是因為這個行業在吸納就業人口方面具有無與倫比的優勢。據統計,每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紡織業可吸納1876人,而服裝業則可吸納4464人。而全國工業每億元投資吸納就業的平均數僅為903人。2007年,中國紡織服裝業上下游產業鏈吸納的就業總人口高達1.7億,當之無愧地成為穩定就業的定海神針。

在解放前,上海紡織廠一名工人的工資大概是15-30大洋,而當時民國縣長的工資也才20大洋。 可見解放前紡織工人的地位有多高!

此外,從長遠看,紡織服裝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是一個永恆的行業,絕非媒體誤導的夕陽產業。

近年來,中國的紡織服裝企業在人工成本、土地成本、環保成本及稅負等越來越高,甚至已經超過了美國,大有將紡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企業趕盡殺絕之勢。

中國15億人口,對紡織服裝的需求極為巨大,將如此在的消費市場拱手讓出,實在是令人百思不解。

如今,在東南亞和歐美等競爭對手的前後阻擊下,中國的紡織服裝業在2015年上半年首次出現了負增長。隨著紡織服裝產業加速撤離中國和大量企業破產倒閉,下半年的資料肯定會更差。

對於中國的紡織服裝行業和企業老闆而言,未來兩年的行業洗牌和人生跌宕將很慘烈。至於這1.7億的就業人口,究竟有幾千萬人將提前數月回家過年,只有天知道!

2015年,曾經佔據中國出口半壁江山的大型紡織服裝企業頻現倒閉潮,已經產生了毀滅性的的連鎖反應,倒閉潮席捲紡織業銷售終端實體店,正在全國各地上演一大批服裝品牌店倒閉潮。

一邊是Zara、優衣庫、無印良品等品牌加速擴張佈局,雅戈爾、報喜鳥、美邦等服裝企業熱火朝天忙投資忙並購忙轉型,安踏上半年狂收51億創下公司歷史最高水準,茵曼等互聯網品牌到線下開店搶奪市場份額,而另一邊,卻是無數的服裝品牌欲哭無淚,深陷關店狂潮。曾經的的旗艦店變成吆喝聲不斷的折扣店,或是徹底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To Be Or Not To Be?成為眾多服裝企業老闆們每天不得不面臨的糾結抉擇。

雖說關店潮早幾年就持續存在,不是今年的新現象,但是從上半年的情況來看,動輒上千的關店數字,還是著實讓人瞠目。本平臺選取了一部分服裝企業近期的關店資料,簡單羅列出一份不算齊全的服裝品牌店鋪陣亡名單。2015的服裝行業,用一半火焰一半海水來形容,倒是十分貼切。

1.波司登:大舉關掉5053家門店 淨利潤創上市以來新低

淨利潤:據其7月28日公佈的截至2015年3月31日的年報資料顯示,上一財年波司登營收為62 .93億元,同比下滑23 .61%;而淨利潤更同比大跌81.01%,至1.32億元。

關店數:截至今年3月31日,波司登零售網點為6599家,同比減少了高達5053家,其中自營零售點減少1296家、協力廠商經銷商經營的零售網點減少3757家。

個案評論:一是傳統的“品牌+批發”經營模式不僅導致產品市場適應性低,還增加了企業的管理成本,導致企業毛利率下降;二是電子商務的發展、消費者消費習慣的改變,使得一些缺乏競爭力的實體門店業績表現不佳,不得不關店。

2.利郎:上半年關店15家 依舊去庫存化

淨利潤:截至2015年上半年,利郎淨利潤增加 11.6%至人民幣 2.77 億元。盈利增長乃來自營業額的增長以及毛利率擴張。期內營業額上升 9.0%至人民幣11.88 億元。

關店數:截至2015年上半年,利郎店鋪數量共 3,080 家。期內,旗下品牌「LILANZ」店數目淨減少 15 家至 2,768 家。

個案評論:受互聯網對零售業的衝擊,去年一年,利郎關閉了一些低效店,是利郎戰略的一部分。關店是為了轉型升級,經銷商也需要轉型升級。

3.百麗:門店規模下降 一季度零售網點減少167家

淨利潤及關店數:百麗國際最新公佈本財政年度第一季度(3月至5月)零售營運資料顯示,這家中國最大的鞋履生產和零售公司在內地零售網點數目淨減少167家,而其鞋類業務銷售同比下降7.8%。此前,門店規模一直是百麗國際的優勢所在。

個案評論:在市場飽和、成本上漲、電商持續性衝擊等諸多因素的共同掣肘下,女鞋品牌單純走規模化、拼產能降成本的粗放式發展模式已經行不通。

4.佐丹奴:去年關店190家 溢利同比降近四成

淨利潤:2014年關190家,淨利潤大幅下降38%休閒服裝品牌佐丹奴3日發佈2014年業績報告稱,公司銷售額為55.45億港元,較2013年的58.48億港元下降9%,淨利潤大幅下降38%,至4.08億港元。

關店數:截止去年底,門店數為2452間,較去年減少190間。

個案評論:服裝企業進行關店將產生大量庫存,消化庫存勢必會影響公司業績,這也正成了企業銷售額及毛利不佳表現的一項重要原因。

5.安踏:下半年關店40家至140家

淨利潤:截至2015年6月30日,安踏營收達到51.1億元,同比增長24%;淨利潤同比增長20.2%,為9.65億元。

關店數:對於下半年的開(關)店計畫,預計今年底安踏店鋪數目為7200家到7300家,也就是說下半年安踏可能在上半年7340家店鋪的基礎上關店40家至140家。

個案評論:安踏一直在調整自己的商業模式,轉型意圖很明顯,傳統業務增長疲弱,尋求新市場增長點,是安踏的戰略發展方向之一。

6.步森股份:多元業務的發展拖累主營業務門店半年減少近百家

淨利潤:在2011年上市後,業績就直轉而下。在2011年淨利潤為5283萬元,2012年為4016萬元,而2013年大幅下滑至606萬元,2014年更是巨虧1.03億,資產減值損失高達4000萬,是2013年的近4倍。

關店數:去年上半年門店減少近百家。

個案評論:主營業務低迷之外,步森實行“外延式多元化”發展戰略,如開設小額貸款公司,投資證券公司,在諸暨投資開發房地產,在四川投資水泥廠等,這些多元化投資對步森集團的發展似乎助力並不大。

7.艾格:淨減236個虧損百貨專櫃

淨利潤:中國收入因歐元走弱而大幅增長11.7%至2.149億歐元,撇除匯率影響後同店銷售跌0.8%。

關店數:中國市場經過2014財年淨減236個虧損百貨專櫃後,剩2,886個銷售點。今年集團將減慢中國百貨專櫃的關店速度。

個案評論:服裝企業受電商衝擊,再加之租金的增長,使得關閉業績不好的店面成為了及時止損的選擇。

8.九牧王:高不成低不就遭遇尷尬 上半年關店134家

淨利潤:上半年收入9.71億元,同比下滑16.6%;淨利潤2.04億元,同比下滑超過30%。

關店數:應對國內服裝消費的持續低迷,公司今年初曾確定的全年關店目標是50家至100家,而到今年上半年已經關了134家。

個案評論:硬挺著不降價很難賣出量,一旦降價又支撐不了高額廣告費,就會削弱品牌影響力,更與普通品牌沒什麼差別了,這就是這些正裝品牌目前的困局。

9.七匹狼:淨減少519家門店,轉型後業績下滑並未好轉

淨利潤:公司營收11.3億元,增長10.42%;淨利潤1.11億元,同比跌26.28%。

關店數:去年上半年七匹狼共擁有終端門店3155家,截至目前為2636家,淨減少519家門店。

個案評論:實際上,七匹狼年初已由“純實業”轉型為“實業+投資”的運營方式,但業績下滑並未扭轉。國內經濟新常態下,當傳統服裝行業無法抵擋外部環境的衝擊時,閉店是減少成本的最好選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