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9日 星期三

bbc digest of China Watching

近几天歐美報章有關中港台的報道和評論:(2009年4月28日)

周二的《國際先驅論壇報》發表了關於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專欄文章,分析了中國社會"未富先老"而面臨的諸多挑戰。

文章引述美國的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上周公布的一份報告說,中國如何應對這場人口結構的重大轉型,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它能否成為一個國泰民富、國際角色舉足輕重的發達國家。

文章逐一分析了伴隨人口老齡化而來的主要挑戰,包括退休養老體系嚴重不足、勞動力結構變化造成低端製造業成本上升而導致國 際競爭力下降。由於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在2015年達到頂峰,而越南是2025年,印度是2040年,所以它們在勞動密集型產業相對於中國的優勢將持續增 強。

中國退休人口增加將給社會造成負擔
中國退休人口增加將給社會造成負擔

文章提到中國政府在建立和完善退休養老制度方面所作的努力,又引述香港一名退休金諮詢顧問說,中國正在跟時間賽跑,政府總體而言是在做該做的事,但需要加快速度,提高效率。

文章還分析了政策調整遲鈍之外的另一個挑戰,即人口組成中男女性別比例嚴重失調。根據其他一度男性人口居多的社區的經驗,性別比例失調將帶來社會治安惡化等問題。

另外,《金融時報》周二報道了中國殯葬業通過各種名頭牟取暴利,政府主管部門跟私營殯葬業主官商勾結、貪污欺詐,而一個人去世後,親屬料理後事遭遇天文數字的開支的問題。文章說,在一個死者受到的尊重不亞於活人的國家,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告別人世也快變成一種奢侈。

發動愛國運動和壓制言論自由

周二《每日電訊報》報道,為慶祝執政60周年,中國共產黨將在全中國展開大規模的群眾愛國主義宣傳運動。這意味著在今後五個月通過電視,音樂會,各種文化活動和群眾集會宣傳共產黨執政60年。宣傳運動的目的是"激勵愛國熱情",最終的高潮將是天安門廣場的閱兵。

不過一方面是大張旗鼓地宣傳,另一方面則是對不同觀點更加嚴厲的壓制。《每日電訊報》同時刊登了記者從新疆石河子發回的報道。記者在那裡採訪了在當地支教的北大法學教授賀衛方。

賀衛方是去年中國民間08憲章的簽署人之一。他在採訪中表示,中國的言論自由狀況不如兩年前。北京政府正在對言論自由進行新一輪的打壓控制。中國在基本的自由方面倒退了。

中國的改革模式以鄧小平的話來說是摸著石頭過河。但賀衛方說現在"河水變深了,共產黨開始感到害怕,他們怕上漲的河水會把 他們淹死。"賀衛方在採訪中還說,中國政府對言論自由的壓制是非常明顯的。"劉曉波仍被軟禁,我自己的網上論壇也被封閉。"《每日電訊報》的報道說,賀衛 方過去近20年來一直發表文章,呼籲建立獨立的司法體系。官方直到最近一直容忍他的文章,但現在卻成了"問題"。

《每日電訊報》說,賀衛方參與簽名的08憲章呼籲在中國實行憲政民主。由於拒絕把他的名字從憲章的簽名中撤下,賀衛方付出了代價。他調往浙江大學任教遭到他所說的"無形的手"的阻止,而最後被派往新疆的石河子大學。

賀衛方在採訪中還談到如今大學生的世界觀比起20年前要保守得多。"20年前的大學生更加理想主義,我們談論政治,我們擔 心國家的前途。正因為這樣才可能發生89年的天安門抗議。""如今的學生面臨各種不同的壓力。他們擔心的是找工作和買房子。他們不願意就政治問題發表自己 的觀點。"

懸而未決的交易

《金融時報》周二發表新聞述評,分析了中鋁200億美元入股力拓交易的不確定因素。文章說,中鋁提出的購股方案時至今日仍 難說已經定稿,因為世界礦業圈內目前最熱門的問題是力拓在多大程度上願意修改或乾脆拒絕這個方案。這個問題在交易過程進行到第三個月的此時此刻仍舊誰都無 法回答。 文章說,這種不確定性在力拓股東的意見分歧中體現得最明顯。許多人準備在很可能無法避免的股東表決中"投否決票"﹔而目前的版本到夏天是否大致保持了原型 還很難預測。 不過,文章指出,大家都持觀望態度,雖然留了迴旋餘地,也使力拓無法籌劃如何解決債務問題。

另外,文章也指出,針對收購方案的問題出現的時候,市場和經濟環境跟今天有了很大不同,包括力拓的股價、鐵礦石和銅的需求和價格等。作者認為力拓的命運現在維繫在這種變化莫測的因素上。

最後,文章提到,今後兩個月的事態發展可能會導致力拓用近2億美元的賠償金終止合約。但是,有一種可能的結局,卻是大部分人都忽略的,那就是雙方最終順利成交,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低迷,而目前的交易方案被譽為傑作。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China /巴基斯坦政府軍奪回主要城鎮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China

Battle of ideas

Apr 23rd 2009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Chinese companies are enforcing patents against foreign firms


FOR over a decade Schneider Electric of France has bombarded a Chinese firm, Chint Group, with lawsuits accusing it of copying its technology. But the tables turned on April 15th when the two companies settled an infringement case—with the French firm forking over $23m to Chint. The rich settlement against a foreign firm is a landmark. It serves as a reminder that Chinese companies are just as eager to defend patents as Western firms, and that China’s intellectual-property regime has been tightened in recent years.

Long the workshop of the world, China wants to be the brains as well. The country’s patent office leads the world in patent applications, more than 800,000 of which were filed in 2008. Most are for “petty” patents: middling technology that undergoes minimal review and receives only a 10-year term. Such patents are usually derided by research-intensive Western firms—but Schneider was stung by one that had been issued to Chint. And Chinese firms are increasingly filing “invention” patents that are rigorously scrutinised and receive 20 years of protection, as in the West (see chart). This year Chinese companies are poised to surpass foreign ones in receiving invention patents in China.

With the rush for patents has come an increase in disputes. Since 2006 more patent lawsuits have been filed in China than anywhere else, even litigious America. Most pit domestic firms against each other, but in recent years foreigners have found themselves on the receiving end too. In December Samsung, a South Korean conglomerate, was ordered to pay compensation to Holley, a Chinese telecoms firm. The recent victories and lucrative awards will open the floodgates to more suits, predicts Tony Chen of Jones Day, a law firm.

Intellectual property is relatively new to China. Patents date back to Venice in the 15th century, but Communist China did not allow them until 1985. Since 2006 it has pursued a deliberate policy of gathering as many patents as possible and developing home-grown technologies—not least because Chinese companies pay around $2 billion a year in licensing and royalties to American firms alone, according to America’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Chinese firms are also increasingly seeking patents abroad, a sign that they plan to protect their technology when exporting it to rich countries. They won 90 patents in America in 1999 but last year they received 1,225. That is still relatively few—IBM, an American technology giant, receives around 3,000 a year—but it is increasing quickly. Because it takes three to five years to issue a patent, the number issued to Chinese firms is expected to soar soon. The quality of patents issued in China is also improving. Revisions to the patent law that take effect in October strengthen the requirement for a patent’s novelty, bringing it up to global standards. Stronger patents are easier to enforce, opening the door to more lawsuits.

All these trends are important because countries that cre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eventually enforce it as well, explains Dominique Guellec of the OECD. America, it is worth remembering, was the great copyright and patent infringer when it was a developing country in the 18th century.






巴基斯坦政府軍奪回主要城鎮
在布納的巴基斯坦士兵
巴基斯坦陸、空部隊聯合行動

巴基斯坦軍方表示,已從塔利班手上奪回西北部布納地區的控制權,並殺死了至少50名武裝分子。

布納地區距離首都伊斯蘭堡不到100公里,車程數小時。此前,塔利班武裝從斯瓦特河谷大本營向外擴展,攻下了布納地區。

巴基斯坦軍方說,機降部隊抵達布納的達格鎮與地面部隊匯合,奪回達格鎮的控制。

巴基斯坦部隊自星期一(4月27日)開始在布納打擊塔利班以來,當地成千上萬的平民逃離家園。

巴基斯坦政府擔心塔利班試圖從斯瓦特河谷擴大勢力,軍方動員陸軍和空軍部隊與警察聯合采取行動。

在伊斯蘭堡的BBC記者說,巴基斯坦軍方對斯瓦特河谷的攻擊反映了沖突極可能擴散至河谷以外地區。

巴基斯坦政府與斯瓦特河谷的激進伊斯蘭教士簽署了和平協議。但巴基斯坦政府說,多達500名武裝分子違反這項協議。

巴基斯坦政府和塔利班早些時候簽署的和平條件是:在包括迪爾、斯瓦特河谷、布納等地區的馬拉坎地區實施伊斯蘭法律,換取塔利班放下武器。

Pakistan Claims to Retake Town


Published: April 29, 2009

ISLAMABAD, Pakistan — After a week of strong criticism here and abroad over its inaction, the Pakistani military claimed on Wednesday to have reasserted control of Daggar, a key town just 60 miles from the capital in the strategic district of Buner which was overrun by hundreds of Taliban militants last week.

The development came one day after the military deployed fighter jets and helicopter gunships against the insurgents. It was not immediately clear what level of resistance the Taliban had offered.

Pakistan also agreed to move 6,000 troops from its Indian border to fight militants on its western border with Afghanistan, according to a Pakistani official who did not want to be identified discussing troop movements in advance.

But American officials, who welcomed the redeployment, said Pakistan was still not doing enough to fight the insurgents, who are tightening their hold on the country. The Americans expressed frustration that Pakistan was still rebuffing their offers to train more Pakistanis to fight Al Qaeda and the Taliban.

News reports on Wednesday quoted an unidentified military spokesman as saying government troops dropped from helicopters near Daggar, the administrative center of Buner, to link up with other government forces in the region. There was no immediate word on casualties.

The campaign in Buner began Tuesday after government forces completed a two-day operation against Taliban militants in Dir, a neighboring district, said a military spokesman, Maj. Gen. Ather Abbas.

The Taliban advance into Buner has brought heavy pressure on the military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Western countries. It has also fortified a growing consensus among Pakistani politicians and the public that the Taliban have gone too far and that the military should act to contain the spread of the insurgency.

Under threat of military action, the Taliban staged a show withdrawal from Buner at the end of last week, General Abbas said. But he said the militants were trying to expand the space they controlled beyond the Swat Valley, which borders Dir and Buner.

At a news conference, he played three tapes of what were described as telephone intercepts of the main Taliban leader, Mullah Fazlullah, talking to one of his commanders about making a show withdrawal for the news media while telling the fighters to put away their weapons and lie low.

“In Buner, people are living under coercion and in fear,” General Abbas said. “There was no reason to intimidate people in Buner, and the militants started intimidating people and forcibly recruiting young people to take them back to Swat for military training.”

“The government acted with patience,” he added, “but eventually there was no other way except to launch an operation.”

Earlier in the day, the new interior minister, Rehman Malik, said the Taliban had ignored repeated requests from the government of President Asif Ali Zardari to leave Buner. “I warn them to vacate the area,” Mr. Malik told reporters. “We are not going to spare them. Action will be taken if anyone tries to block our efforts to re-establish the writ of the government in Buner and other areas.”

Several events contributed to the shift among politicians and the public. Video of the flogging of a 17-year-old woman in Swat by the Taliban several weeks ago shocked many in the country. A radical cleric who helped negotiate the peace deal in Swat, Maulana Sufi Muhammad, said recently that Pakistani institutions like Parliament and the high courts were un-Islamic, a comment that angered politicians from all parties.

Finally, the militants’ move into new districts last week impelled the Pakistani Army to move against the Taliban.

The 6,000 troops to be shifted had originally been on Pakistan’s western border but were sent to the Indian border in December, after the terrorists’ attack in Mumbai in which 163 people were killed the previous month. India had responded to the attack, which Indian and American officials concluded was planned in Pakistan and carried out by Pakistanis, by massing troops on the Pakistani border.

The promised redeployment, which will essentially return Pakistan’s military presence in the northwest to pre-Mumbai levels, comes as American and Pakistani officials are preparing for what are likely to be tense meetings in Washington next week between President Obama, President Zardari and President Hamid Karzai of Afghanistan.

American officials have alternately criticized and praised Pakistan, in the hope of goading it into taking tougher action against the Taliban, and on Tuesday they engaged in both strategies.

Early in the day, a senior military official, one of several American officials who spoke on condition of anonymity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security strategy of an ally, expressed anger about what he saw as Pakistan’s fecklessness in trying to combat militants within its borders.

“It is reasonable for Pakistanis and Americans alike to ask why there has not been a more robust, sustained and serious response to elements that assassinated Benazir Bhutto, blew up the Marriott Hotel, attacked a visiting cricket team and assaulted a police academy,” the official said, ticking off a series of violent events that began with the killing of the former prime minister. He said it was “inexplicable” that the incidents had not “galvanized the Pakistani military and civilian leaders to link arms in a comprehensive, sustained campaign to fight back.”

But later in the day, after the United States received word of the troop movement, the official took a different tone. “It’s too soon to say how it’s going to turn out,” the official said. “But it’s a promising sign that they finally recognize the existential threat to their country.”

American officials said they were continuing to press Pakistan to accept more American trainers, an issue likely to come up in the meetings next week. More than 70 American military advisers and technical specialists are already working in Pakistan to help its armed forces battle militants in the lawless tribal areas, but the United States would like to expand the effort.

Pakistan has balked, American officials said, because it does not want a large American presence in its country.

“There’s a red line about our advisers and any foreign boots on the ground in Pakistan right now,” a senior administration official said. He said that the United States was “doing everything we can within the constraints that are currently placed on our engagement to be as helpful as we can.”

The Pakistani military may have a difficult fight ahead. The Taliban have already been digging trenches and fortified positions, General Abbas said.

There are indications that the fighting in Dir has been heavier than Pakistani officials have acknowledged, and that the civilian cost has been high. The military said some 70 militants had been killed in three days of fighting.

But more than 30,000 civilians have fled their homes in the region, and some of them reported seeing bodies lying in the streets and the fields as they fled, Amnesty International said Tuesday.

“Neither the Taliban nor the government forces seem to care about the well-being of the residents of Lower Dir,” Sam Zarifi, Amnesty International’s Asia-Pacific director, said in a statement.

Carlotta Gall reported from Islamabad, and Elisabeth Bumiller from Washington. Helene Cooper, Mark Mazzetti and Mark Landler contributed reporting from Washington. Alan Cowell contributed from London.





氣候變化給亞洲造成的經濟損失

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的一份報告稱﹐氣候變化給亞洲造成的經濟損失將比其他地區更為嚴重﹐並嚴重危害大米產量。大米是全球最重要的糧食作物。

週一在曼谷發佈的這份報告認為﹐到本世紀末﹐氣候變化所造成的農產品減產及其他負面影響帶來的損失總計將相當於主要東南亞國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7%﹐這一數字是全球整體預期損失水平2.6%的兩倍以上。

AFP
一位菲律賓農民正在稻田裡面勞作﹐此前他的莊稼
剛剛經受了洪澇和蟲害的侵襲﹐豐收無望。亞洲開
發銀行稱氣候變化已給東南亞的稻米種植帶來了嚴
重威脅。
報告還指出﹐印尼的大米產量至多將下滑34%﹐菲律賓下滑75%﹐在全球大米最大出口國之列的泰國和越南產量也將下降。

亞洲開發銀行經濟學家莊巨忠說﹐東南亞必須採取行動彌補這些損失﹐包括進行新的投資以維持農業生產。

東南亞容易受到氣候變化影響主要是因為其地理特徵﹐其中印尼為大片群島﹐泰國和越南地勢低窪﹐大片地區臨海。亞洲開發銀行說﹐這一地區80%的人口和大部分經濟活動都集中在海岸線100公里以內的地區。東南亞經濟還嚴重依賴農業和林業﹐二者都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極大影響。

在二氧化碳排放將對亞洲氣候造成何種影響的問題上﹐經濟學家和科學家仍爭論不休﹐但他們基本上一致認為﹐亞洲的氣候可能會變得更加不穩定。亞洲開發銀行認為﹐泰國、越南和印尼未來幾十年的氣候會更加干旱﹐到本世紀下半葉這種氣候模式可能發生逆轉。

2100年﹐上述三國和菲律賓的年均氣溫可能比1900年的水平高出4.8攝氏度﹐而海平面將升高70厘米。

亞洲開發銀行說﹐這些變化可能導致大米減產﹐並給在其他方面對作物造成損害﹐尤其是氣溫升高和風暴越來越頻繁的現象。

在有關全球氣候變化的爭論中﹐東南亞因溫室氣體排放量相對較小(約佔全球總量12%)﹐受關注的程度一直不如其他地區。但該地區是大米和其他農產品的主要供應地﹐農業受到的任何負面影響都會引發極大的連鎖反應﹐從而推高食品價格。

事 實上﹐已經有一系列文章論證與溫室氣體排放相關的氣候變化將導致世界糧食產量降低﹐亞開行的報告只是其中最新的一篇。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已經發出警告說﹐由於洪水和其他氣候變化﹐以及只在特定溫度和濕度條件下爆發的新型病虫害﹐從而導致作物受災的風險加大。

一些農業專家認為﹐東南亞仍有提高大米及其他作物產量的空間﹐尤其是柬埔寨和老撾部分地區﹐這些地區傳統上產量較低﹐但可以通過加大灌溉投資和改良種子品種提高產量。在2008年價格飆升之後﹐今年大米價格大幅下跌﹐部分原因是印尼等國已經採取了增產措施。

但許多經濟學家認為﹐如果不在農業基礎設施方面增加數十億美元的投入﹐今年的增產情況很難長期保持﹐許多人擔心﹐一旦世界經濟從當前的衰退中復蘇﹐消費需求加速﹐糧食價格可能再度飆升。

泰國氣象學家和氣候變化專家Smith Dharmasaroja說﹐稻農或許可以增加儲水量﹐在雨季儲存更多的雨水﹐從而減輕氣候變化的部分破壞作用。但隨著夏季氣溫越來越高﹐大米產量肯定會下降。

Patrick Barta / Leigh Murray

2009年4月28日 星期二

台湾经济上的依赖性正在危及政治独立

德语媒体 | 2009.04.28

台湾经济上的依赖性正在危及政治独立

江丙坤率领的台湾海基会代表团与陈云林为首的大陆海协会代表团上周末在南京举行会谈,这是马英九去年五月就任台湾总统职务以来两会的第三次会晤,《每日镜报》写道:

"马英九把前任陈水扁的台独对抗政策转变为经济上亲中国的路线,北京以大幅度的让步对这一路线给予了奖励。自去年12月以来,两个中国之间已经开始直接'三通'。

不 过,江丙坤这次另有任务:他迫切要求中国的谈判伙伴陈云林尽快就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进行具体谈判。由于中国2010年起将逐步降低对东南亚国家的关税,台湾 的经济政治有可能陷入孤立。所以,马总统说,由于人民共和国是遥遥领先的台湾最大贸易伙伴,这个岛国没有其它选择。但是,台湾经济上的依赖性正在危及其政 治独立。

台湾政经战略研究文教基金会执行长张旭成认为,自由贸易协定将使台湾'事实上成为中国的经济特区'。所以,中国也越来越不需要过多显示自己的军事实力。"

德国公众舆论对法轮功的看法不一,德语媒体也很少报道法轮功的活动。在法轮功学员集体前往北京上访十周年之际,《新德意志报》介绍了法轮功当时在北京政府区附近集会的背景:

" 此前几天,天津一名教授公开提出,法轮功危害身体和精神,说法轮功有政治意识野心。法轮功感到自己受到攻击,开始时在省里公开抗争。当省领导没有做出适当 的反应时,法轮功在几个小时内动员信众向中央政府门前进军。国家领导人立即做出了反应,因为1989年天安门广场学生示威的景象他们还历历在目。他们禁止 一切影响公众秩序的法轮功活动,几个月后,1999年7月22日,法轮功被取缔。直到今天,国家仍然以各种严厉的手段打击这一非法组织。

2001 年春季前,几名据称是法轮功学员的年轻妇女在天安门广场自焚,大多数居民对此感到震惊和不安。这种不安的感觉有利于官方的宣传:今天,法轮功在中国社会几 乎不起任何作用。但在国外,法轮功信众的抗争行动一直持续不断,在中国政界人物出国访问时更是如此。在国外也一再有关于法轮功在中国受到迫害的报道,所以 法轮功在国外居民中的真实影响很难估计。

对 于中国当权者来说,法轮功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是因为它成了不满群众的聚集地。共同练功为议论社会弊端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每个人都能谈到自己经历的事情。 由于拥有优良的结构,法轮功一下子能动员数万人,最终给中国领导人敲响了警钟。在中国,练功无害外衣下的民众运动动摇整个朝代和政治体制的历史实例不胜枚 举。"

编译:王羊

责编:乐然

本文摘自或节译自其它媒体

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2009年4月27日 星期一

亞洲吸取以往教訓 積極迎戰豬流感


亞洲吸取以往教訓 積極迎戰豬流感

2009年04月28日08:23



洲政府正在迅速採取行動遏制豬流感疫情的爆發﹐
由於近年來從非典型肺炎(SARS)和禽流感疫情的防控中吸取了教訓﹐它們對果斷應對重大疫情已經有了更充分的準備。

但衛生部門官員也指出﹐
雖然一些舉措被認為成功應對了此前出現的大規模疫情﹐但社會上對這些做法是否真的有效仍存在爭議﹐隔離的做法尤其受到質疑。目前也不清楚這些措施在應對豬流感方面會起多大作用。

Bloomberg News
2009年4月27日﹐新加坡樟宜機場一位戴著口罩的
工作人員注視著往來乘客走過體溫檢測儀。
週一晚間﹐新加坡有關部門說﹐在機場新安裝的體溫檢測儀發現﹐來自加州的一名美國人體溫高於正常水平﹐目前此人正在接受豬流感測試。泰國現在也已經安裝了體溫檢測儀﹐而2003年遭受SARS沉重打擊的香港一直沒有停用體溫檢測儀

迄今為止﹐亞洲尚未出現確診的豬流感病例﹐不過在新西蘭﹐
13名學生和他們的父母及教師在從墨西哥旅行回國後出現了類似流感的症狀﹐目前他們正在接受檢查。

香港有關部門週一說﹐
正在採取法律措施要求醫生向政府匯報任何疑似豬流感患者的情況。有關部門說﹐所有已確診的患者都將隔離治療﹐那些與患者有過密切接觸的人也將被找到並隔離。

世界衛生組織(WHO)駐馬尼拉發言人考丁力(Peter Cordingley)說﹐在整個亞洲地區﹐SARS﹐
以及時隱時現的禽流感疫情給公共衛生官員敲響了傳染病爆發的警鐘。他說﹐結果就是如今許多亞洲國家的政府都比過去更能有效地監督和抗擊傳染病的爆發。

當年SARS爆發時亞洲一些受影響地區採取了強制隔離手段﹐
雖然這種做法往往會受到受影響人的抵制﹐但也有人認為隔離對控制住SARS疫情功不可沒。

在全球發現的8,500多例SARS病例中﹐中國佔了絕大多數﹐
全國共有350多人死於這種疾病。當時為了阻止疫情的蔓延﹐中國採取了嚴格限制公民行動自由的措施﹐並由當地黨政官員密切監督衛生情況。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所長徐建國說﹐
對傳染的控制完全取決於政府的力量。這是社會主義的優勢。

徐建國說﹐由於中國政府的管理網絡延伸至全國每一個角落﹐
因此它有必要的人力在人口眾多的中國監督和執行隔離規定。

不過﹐中國政府最初的努力基本未能遏制從疫區流出的民工、
學生和其他人員。儘管政府呼籲民眾留在原居住地﹐但2003年4月時中國的火車站、汽車站和機場還是聚集了大量戴口罩的旅行者。

WHO駐日內瓦發言人湯普森(Dick Thompson)說﹐
這些方法在中國是否真的產生了效果還存在很大爭議。湯普森稱﹐SARS的一條重要感染途徑是醫院﹐當醫院開始制定更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時﹐染病人數出現了下降。

中國大陸並非唯一採取隔離手段的國家。
新加坡使用攝像頭和電子手銬來強制執行隔離令。在SARS疫情高峰時﹐台灣有20,000多人接受隔離﹐加拿大也有數千人被隔離。

與防控SARS相比﹐隔離對於控制豬流感疫情可能更加無效。
這是因為SARS病毒攜帶者只是在發病的後期階段才具傳染性﹐而那時候他們的症狀已經相當顯著﹐這使得有關部門可以較為容易地找出SARS患者的密切接觸者﹐從而避免這些人將病毒向其他人群進一步傳播。

而這一方法對於控制流感病毒的擴散基本無效。
患上流感的人往往在表現出症狀之前就已經具有傳染性﹐這使得難以對他們進行有效的隔離。此外﹐那些認為自己將被隔離的人往往蓄意逃避對他們的查找。

香港大學生物學家和病毒學家裴偉士(Malik Peiris)說﹐在防控SARS時﹐
找到SARS病毒感染者並將其隔離確實發揮了關鍵作用。這位與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有密切合作關係的學者說﹐找到SARS病毒感染者並將其隔離顯然是一種更重要的策略﹐人們逃避隔離的可能性較低。

在當年SARS患者相對較少的美國﹐
衛生當局曾有效勸說那些感染者以及與他們有過密切接觸的人進行自我隔離。在紐約﹐一名男子曾被暫時性強制隔離。在舊金山﹐政府官員為了讓一名SARS受害者接受隔離﹐曾不得不威脅要申請法庭下達隔離令。

雖然布什政府將SARS列入了美國政府可下達隔離令的疾病名單﹐
但當年的大部分隔離行動是由州和地方公共衛生部門執行的。

Peter Stein / Gordon Fairclough

北京的對台策略﹕慾取先予

2009年 04月 27日 11:08
北京的對台策略﹕慾取先予


張旭成

於 中國大陸與台灣的關係﹐常見的說法是馬英九(Ma Ying-jeou)2008年當選台灣總統是兩岸關係的一個重大轉折。較之現在的反對黨民進黨以及前總統陳水扁﹐馬英九和他所在的國民黨肯定更傾向於與 大陸搞好關係。但人們對台灣政局的關注卻忽略了大陸政府的轉變這個同樣重要的事實。大陸領導層也改變了對台策略﹐而且似乎還讓台灣當局放鬆了警惕。

直 到不久前﹐北京的默認態度還是對峙。舉例來說﹐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就從不諱言武力威脅。1996年3月﹐在台灣舉行首次總統普選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向台灣海 域發射了導彈﹐警告台灣的獨立傾向﹐並促使美國派來了兩支航空母艦戰斗群以防解放軍攻擊台灣。但江澤民的繼任者胡錦濤更重視武力之外的途徑。

一 開始﹐北京方面巧妙地利用了台灣政壇內部的不和。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國民黨和民進黨之間常常極其激烈的分歧。2000年和2004年總統大選﹐國民黨都敗在 陳水扁手下﹐對於國民黨領導人來說﹐民進黨是他們的頭號大敵﹐中國共產黨只能排第二。這樣一來﹐尤其是在去年大選前的準備階段﹐國民黨對於與大陸合作沒有 太多的疑慮﹐因為他們最突出的目標就是在台北取民進黨而代之。

為了鞏固馬英九相對不那麼敵對的立場﹐北京方面似乎願意伸出比以前更多的橄 欖枝。2008年12月31日﹐胡錦濤發表了六點主張。他談到了兩岸經濟合作、台灣參與國際事務、台灣海峽的和平與安全﹐這些都是馬英九致力推動的目標。 在實踐中﹐這可能包括批准一個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放開兩岸貿易﹐或許台灣還將有機會參加國際會議﹐比如世界衛生大會(World Health Assembly)﹐這是台灣當局長久以來極力爭取的。

要是認為這些是完全的讓步﹐那 就錯了。北京方面會精心構建這兩項協議﹐以加強大陸對台灣的影響力﹐同時又絲毫不提及台灣的主權問題。兩岸經濟協議很有可能參照大陸與香港之間的協議模式 ﹐並將台灣轉變成大陸實際上的“經濟特區”。台灣只有在北京方面的支持下才能參加世界衛生大會﹐但這種支持並不是永久的﹐台灣每年都需獲得北京的支持後才 能參加會議。不過這兩項舉動至少在表面上表明﹐馬英九的親善政策收到了效果。

人們認為國民黨的外交人員更圓融﹐而民進黨則不受歡迎﹐北京方面也在力圖製造這種反差。當然﹐國民黨也對胡錦濤的建議讚不絕口﹐聲稱胡錦濤對國民黨擴大台灣國際生存空間的努力做出了積極迴應。

對 於民進黨﹐北京方面看起來正在玩一個精心策劃的遊戲﹐一方面鼓勵民進黨內部的分裂﹐另一方面在國際舞台上貶損民進黨名聲。胡錦濤在六點主張中說﹐如果民進 黨放棄分裂活動﹐改變堅持獨立的立場﹐它將會獲得北京方面積極的回應。胡錦濤廣撒網﹐提出在發展兩岸關係上與台灣各界同胞展開對話﹐無論他們是誰、屬於哪 個黨派、以前說過或做過什麼。唯一的條件是他們必須接受1992年達成的共識。“九二共識”聲明只有一個中國﹐不過回避了其他問題。

反對派民進黨對此作出的反應是﹐馬上響亮地回了一個“不”。民進黨指責北京方面附加條件﹐說如果中國政府想與民進黨會談﹐就不該要求它首先改變立場。不過﹐北京似乎認為民進黨在這個問題上可能不像看起來那樣意見統一。

共 產黨統戰部正在民進黨內部積極招募可能同情大陸立場的人士﹐希望藉此造成民進黨內部的不和﹐利用一方打擊另一方。北京小心翼翼地向台灣前副總統呂秀蓮發出 暗示﹐邀請她訪問大陸。呂秀蓮一直直言不諱地支持台灣獨立﹐也是民進黨最知名領袖之一﹐她最近推出了一份雜誌福摩薩週刊(《Formosa Weekly》)來宣傳台灣的事業。儘管她尚未宣佈是否會訪問大陸(她有可能會等到自己的出版公司站穩腳之後)﹐但邀請本身已經在民進黨內部掀起了軒然大 波。一些強硬派說﹐如果她訪問大陸﹐她只會被共產黨愚弄利用。不過其他民進黨議員認為﹐訪問大陸將是一個向北京展示台灣人對台灣未來真正想法的好機會。

與 此同時﹐北京在外交和宣傳方面花了大量精力﹐把台灣前總統陳水扁描繪成國際社會眼里的一個麻煩製造者。在這件事上﹐北京與國民黨之間不斷回暖的關係幫上了 忙。由於無法阻止美國遵照1979年《台灣關係法》進行對台軍售﹐北京轉而鼓勵掌控台灣立法機構的國民黨阻止陳水扁政府提出的台灣武器採購法案的通過。台 灣的政治形勢和北京的角色把很多美國人搞糊涂了﹐也誤導了他們﹐包括布什政府的官員和國會議員﹐他們錯誤地指責陳水扁不關心台灣自身的防務和安全。與此同 時﹐北京方面施加的外交壓力誘使布什總統加強了對陳水扁的控制﹐阻止他所謂的爭取法理獨立的努力。

所有這些因素作用在一起的結果就是﹐令 台灣內部政局和兩岸關係更加複雜。馬英九傾向於支持兩岸關係回暖﹐不過他目前被自己不斷下滑的支持率(他的反對率現為58%﹐主要由於他對陷入困境的經濟 應對不力)和公眾對兩岸關係深深的矛盾心理所制約。不過﹐如果北京成功促使民進黨內部出現分歧﹐有可能會削弱一個強烈的政治反對力量之源。這些因素加在一 起可能令外國人難以理解態勢的發展。

最佳解決之道是﹐讓台灣政治家和選民理解胡錦濤和北京方面正在玩什麼遊戲。只有純粹基於對台灣自身利 益的考慮﹐而不是迫於外界的壓力或影響﹐台灣領導人才能以實力信心兼備的立場處理兩岸關係。否則﹐台灣將可能發現﹐自己已經身陷“一個中國”的牢籠﹐還不 知道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

(編者按﹕本文作者張旭成(Parris H. Chang)為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政治學榮譽教授﹐現任台灣政經戰略研究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2009年4月25日 星期六

《零八宪章》,法轮功北京示威十周年

德国/欧洲 | 2009.04.25

哈维尔:《零八宪章》非常值得赞赏

周五下午,在位于波恩的科尼希博物馆,举行了首届"波恩国际民主奖"的颁奖仪式。获奖者瓦茨拉夫•哈维尔的一生都被深深打上了"民主"的烙印,他在冷战时 期曾经是独立作家,是捷克著名的《七七宪章》创始人之一,作为异议人士的他曾经先后多次身陷囹圄。冷战结束之后,他担任捷克总统长达十年。去年年底,中国 知识分子仿照《七七宪章》发表了呼吁中国民主自由的《零八宪章》,遭到政府当局的压制。哈维尔亲自撰文支持《零八宪章》。

从 出席首届"波恩国际民主奖"颁奖典礼的两国政要级别,足见获奖者哈维尔在欧洲民主运动中的地位:德国外交部长施泰因迈尔、德国前外交部长根舍以及目前担任 欧盟轮值主席的捷克外长施瓦岑贝格都亲临现场,以表示对这位一生为民主事业奋斗的老人的敬意。德国之声台长、"波恩国际民主奖"协会主席埃里克·贝特曼主 持了颁奖典礼和典礼之前的媒体见面会。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在致颁奖辞时表示,哈维尔是自己在年轻时代的榜样:"没有任何人比您更能代表1989年和平变革 的精神,对自由言论的信仰,还有打破意识形态对立的欧洲一体观念。" 哈维尔显然被施泰因迈尔外长的一番话深深打动。手捧着象征民主的"透明和生机"的玻璃奖杯,哈维尔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我为获得这个奖感到很高兴,尤其令我感到荣幸的是能够成为这个新设立奖项的第一位获奖者。" 73 岁的哈维尔身体状况不佳,举手投足显出虚弱之态。让人不禁联想到当年为了信仰而遭受的牢狱之灾。1977年,哈维尔和其他异议作家联名发表了著名的《七七 宪章》,要求当时的政府履行赫尔辛基宣言的人权条款、公民权,"促进每个捷克斯洛伐克公民作为自由人生活和工作的实现"。同年,作为《七七宪章》发言人的 哈维尔就被先后判处共六年多的监禁。1983年,他因肺病而被豁免出狱,之后他因为继续担任《七七宪章》发言人而多次被警方拘捕。在1989年捷克民主化 之后,他出任捷克联邦总统。在斯洛伐克独立之后,哈维尔1993年出任捷克共和国总统,并于1998年连任。 去 年年底,中国一批作家、知识分子和律师联名签署了一份《零八宪章》,呼吁中国实现人权、民主和自由。12月19日,哈维尔在《华尔街日报》撰文表示对《零 八宪章》表示支持,要求北京当局从捷克"七七宪章"运动中吸取教训,结束一味压制,采取理性的对话。他还呼吁北京立即释放刘晓波。今年3月,哈维尔在布拉 格向代表刘晓波和所有零八宪章签署人的徐友渔、莫少平和崔卫平颁发了捷克人权奖。 在 本次"波恩国际民主奖"颁奖典礼召开之前的媒体见面会上,哈维尔再次表达了他对《零八宪章》的赞许:"当然,零八宪章很多地方都得到了七七宪章的启发。不 久前,我在布拉格同零八宪章的一名签署人见了面,我们还就继续发表一份宣言进行了讨论。不过,我们还是可以看出,零八宪章和七七宪章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因 为七七宪章从具体内容上来看,更加的细节化。总体上讲,我觉得零八宪章是非常值得赞赏的。" 《零 八宪章》主要发起人之一、异议作家刘晓波在宪章发表之后不久被捕,至今仍然下落不明。而中国今天的情况也与剧变前夕的捷克大相径庭。哈维尔周五在媒体见面 会上对中国的民主运动表示了鼓励:"我们不能期望所有的努力马上就能产生根本的改变,但是只要坚持自己的信念是正确的,最终总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作者:雨涵 责编:达扬

中国 | 2009.04.25

德国人看法轮功北京示威十周年

10年前的4月25日,法轮功习练者在中国首都北京的中心举行了一场示威活动。这场示威活动强烈震撼了中国政府。这是自1989年学生运动后发生的规模最 大的示威活动。法轮功习练者的这场示威让中国共产党对其统治地位的稳定性感到担忧,因此对法轮功采取了镇压措施。如今法轮功在中国仍然活跃。而法轮功习练 者不仅中国有,全世界各地,包括德国都有法轮功习练者的身影。德国人对法轮功的看法是各种各样的。下面是德国之声记者采写的报道。

虽然天气欠佳,但科隆市中心仍然熙熙攘攘。商店里顾客进进出出,旅游团在科隆大教堂旁边驻足,拍照留影。就在大教堂的广场上,法轮功的一些人摆放了一个桌子,并不断向行人散发传单。

“法轮功在中国有着古老的传统。原则上说它属于一种气功流派。但在气功的基础上加入了来源于佛教的哲学理念。”说话的人名叫拉尔夫.格罗瑙。他本人已经练了7年多的法轮功。几乎每周他都要到这里来,对法轮功在中国大陆受到禁止,法轮功习练者遭到迫害表示抗议。

源自中国大陆的法轮功,它的学员现在已经遍布全球。究竟人数有多少尚不清楚,因为这只是个松散的组织。而该组织的首领李洪志则生活在美国。上世纪90年代时法轮功在中国大陆曾一度十分盛行,直到10年前的4月25日。那一天,它对中国共产党形成了挑战。

1999年4月25日,距离天安门广场不远的中国政府所在地中南海突然进入了紧急状态。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法轮功习练者聚集在北京的心脏地区,用无 言的示威行动抗议媒体对法轮功不公正地报道。没有多长时间, 抗议者就达到了1万多人。他们中有不少人来自全国各地。这是自1989年学生运动后发生的一起声势最为浩大的示威游行活动。这一活动强烈震撼了中国政府。

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东亚政治学教授托马斯·黑伯勒分析说:"中国政治领导层以及安全部门首次注意到,原来还存在着这么一个力量强大,有能力组织大型抗议示威活动的组织"。

这次示威活动发生后,中国政府高度警惕起来,因为法轮功的影响力显然也进入了党政高层。中央政府随即作出决定,禁止法轮功。法轮功习练者被送进了劳改营。不少后来被释放出来的法轮功学员揭露说,关押期间他们受到了虐待和酷刑折磨。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还开动舆论宣传机器对法轮功发起了强烈的攻势并称,法轮功禁止它的习练者有病吃药,从而造成了不少患者死亡。报道还说,法轮功习练者与社会隔绝,不顾自己的家庭。而其中的一个最为严厉的指责是,法轮功趋使它的习练者自杀。 数千人已经因此而丧生。

事实究竟是什么样的,现在几乎无法获得客观的信息。法轮功方面驳斥了这些指责并从流亡地发起了反击。亲法轮功的新唐人电视台指责中国政府实施有系统的酷刑折磨手段并称,在中国的死牢中法轮功习练者被活生生地摘取器官。这些器官被以高价出售。

然而对这些指责也无法取证。一些观察人士对法轮功提供的这些信息就像对待中国政府方面发布的有关报道一样持怀疑态度。然而法轮功习练者受到迫害却是 不争的事实。托马斯·黑伯勒指出,凡是中国政府认为国家稳定受到威胁时,就会采取措施,"中国中央政府说,社会稳定意味着地方政府有能力保证地方的稳定。 中央政府将整个责任下放到了地方。因此地方上的措施十分严厉,只要发现法轮功习练者积极活动,就会采取大规模的镇压行动"。

在科隆市中心,拉尔夫·格罗瑙还在分发传单。他敦促中国政府停止对法轮功的迫害,并恢复法轮功的合法地位。为此今后几周的周末他还会继续来此举行抗议。

作者:Bastian Hausch / 韩明芳

责编:乐然

伦敦设计赛 心系四川灾区学校

伦敦设计赛 心系四川灾区学校
设计比赛一等奖作品
四川赈灾概念建筑设计比赛一等奖作品

由一群旅英华人建筑师组成的“东西设计联盟”在四川地震后一直关心着灾区的重建工作。去年他们在伦敦举办了“四川快递”的救灾帐篷概念设计展。今年,筹备多时的“四川赈灾概念建筑设计比赛”历时两个月,最近落下了帷幕。

这次比赛的主题是为一所在地震中受到严重损害的成都高中设计校园,一共有来自35个国家的400多位选手参加了比赛。

比赛由“东西设计联盟”、伦敦大学建筑学院和四川建筑设计院联合举办。除了建筑这个主要的竞赛单元以外,主办方还特意设立了“家具,校服”两个设计竞赛单元。他们认为一个好的校园不单单是由建筑组成的,具有抗震功能的家具和美观的校服也是重建一个美好校园的重要方面。

概念与现实

在 四川地震发生以后,此次比赛的主要组织者- 英国著名建筑设计事务所Foster and Partner的助理合伙人范铁曾多次到访灾区,了解到那里受灾最严重的是学校,很多地方甚至没有校舍。因此他与一群在英国工作多年的华裔建筑师才有了举 办这样一个比赛的念头,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引起人们的关注,促进灾区重建工作和改善教育状况。

虽说这是一次概念性设计的比赛,他们相信概念设计作品中的很多想法是可以被发展成为现实的。

评选标准

此 次比赛的评审团请到了来自伦敦建筑学院的教授,曾经到访过20多所中国学校,并参与帮助北川中学学生准备高考的老师马燕,还有来自服装界和家具设计界的专 家和教授。评审团主席C. J. Lim称他们寻求的不只是抗震的房子,更重要的是设计一个有安全感,有保障的校园,将信心重新带回给四川。

此次获奖的作品将全部提交给四川省政府,由他们来挑选可行的方案。

中國的根本問題在於應該徹底解決開放黨禁、報禁,結束一黨專政的問題



戴晴:中共已經變成權貴黨
戴晴
戴晴:中共已變成權貴資產階級掌權的黨

1989年曾因支持六四民運而入獄的戴晴表示,中國共產黨已經變成了權貴資產階級掌權的所謂共產黨。

在接受BBC中文部採訪有關前總書記胡耀邦逝世20周年的話題時,她說:"至少胡耀邦是真誠地相信共產黨的比較有理想的人。胡耀邦認為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就應該為廣大群眾謀利益。而現在許多共產黨人只是把共產黨當作一個擋箭牌,實際上卻是為權貴階級撈好處。"

最近,李銳,胡績偉,謝韜等中共政壇老人撰文紀念胡耀邦,呼籲為他徹底平反。

不過,戴晴對"平反"這種說法頗不以為然。她說:"現在應該思考的是共產黨憑什麼一黨執政。胡耀邦儘管是一個理想主義的總書記,但他並沒有離開好共產黨這樣一個模式。"

4月15日是胡耀邦逝世20周年。胡耀邦被認為是中共黨內思想開放的改革派象徵性人物。

他主政時期力推政治改革,因此引起黨內保守派勢力不滿而被迫下台。他的逝世成為1989年六四天安門民主運動的導火索。

那場運動遭武力鎮壓即將20周年,中共仍然沒有顯示出任何重新評估六四事件的政治意願。

但是這20年,中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麼胡耀邦當年政治改革的理念對當今中國社會還有什麼意義和影響呢?

胡耀邦遺像
胡耀邦的逝世成為六四天安門民主運動的導火索

戴晴說,"在毛的時代,毛澤東的掌權秘訣之一就是要控制槍桿子和筆桿子。也就是說軍隊和意識形態一定要牢牢掌握在共產黨手裡。但胡耀邦在筆桿子,也就是在意識形態方面比毛澤東開明。"

"毛澤東手下的筆桿子胡喬木和鄧力群在鄧小平開始改革開放後曾依靠黨內左傾勢力發動過兩次政治反撲,即清除精神污染和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運動,但都因為當時胡耀邦在總書記的位置上而沒有達到目的。"

未能突破一黨執政模式

戴晴認為,如果胡耀邦是一個有實權的共產黨總書記,共產黨仍是在執政黨的地位,鄧小平作為一位退休的老人,不要干涉太多,按照這樣的情況發展下去,中國的局面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可能要比現在好得多。

20年過去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戴晴認為現在的年輕人已經把胡耀邦忘的一干二淨。倒是當時胡耀邦在任時對待言論的開放和開明的態度,使那個時代的年輕人深有感受。所以這些人在他去世時特別懷念他。

戴晴認為胡耀邦留給當今中國社會最好的政治理念和遺產就是共產黨要爭取做一個好的執政黨。當然,胡耀邦並沒能脫離共產黨執政這個模式。

精神戰友

胡耀邦當時所倡導的政治改革思路同現在共產黨內部一些主張發展民主、改革的人又有什麼不同呢?

戴晴認為他們和胡耀邦在精神上是一致的。但胡耀邦不曾想到共產黨在20年前會下狠手。

"而下狠手的後果是產生出來一批共產黨人。這些人表面上是共產黨員,甚至是共產黨的各級官員,而他們內心的貪婪一旦釋放出 來就像魔鬼一樣,不可遏止!這是胡耀邦沒有估計到的。今天中共黨內胡耀邦的這些精神上的同志和戰友已經親眼見到這種情況了。他們可以說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 都更加懷念胡耀邦。"

戴晴認為中國的根本問題在於應該徹底解決開放黨禁、報禁,結束一黨專政的問題。也只有到那時,像胡耀邦、趙紫陽這樣改革派人物的地位才可能得到真正的認可和肯定。

2009年04月19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9:44北京時間 17:44發表

BBC 亞洲: Asia-Pacific and South Asia

BBC 對亞洲的報導分兩區

Asia-Pacific
http://news.bbc.co.uk/2/hi/asia-pacific/default.stm


South Asia
http://news.bbc.co.uk/2/hi/south_asia/default.stm


Choose your language
Americas
BBCCaribbean.com
BBCBrasil.com
BBCMundo.com
Europe
BBCAlbanian.com
BBCMacedonian.com
BBCRussian.com
BBCSerbian.com
BBCTurkish.com
BBCUkrainian.com
Africa
BBCArabic.com
BBCFrench.com
BBCHausa.com
BBCGreatLakes.com
BBCGreatLakes.com
BBCParaAfrica.com
BBCSomali.com
BBCSwahili.com
Middle East
BBCArabic.com
BBCPashto.com
BBCPersian.com
BBCTurkish.com
Central Asia
BBCAzeri.com
BBCKryrgyz.com
BBCUzbek.com
South Asia
BBCBengali.com
BBCHindi.com
BBCNepali.com
BBCSinhala.com
BBCTamil.com
BBCUrdu.com
Asia Pacific
BBCBurmese.com
BBCChinese.com
BBCIndonesia.com
BBCVietnamese.com
Popular Services
BBCPersian.com
News in Persian
BBCArabic.com
News in Arabic
BBCUrdu.com
News in Urdu
BBCMundo.com
News in Spanish
BBCBrasil.com
News in Portuguese
BBCLearningEnglish.com
Americas South Asia Central Asia Middle East Asia Pacific Europe Af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