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0日 星期一

“一帶一路”的項目捲土重來,2019項目合同比2018年同期增長41%西方國家只吃到麵包屑




“一帶一路”捲土重來,中國繼續擴大影響力

去年前11個月,中國企業簽署的“一帶一路”合同同比增長了41%,主要涉及港口、通信網絡和其他基建建設。 “一帶一路”的回歸可能會加劇中美緊張關係。
KEITH BRADSHER
位於斯里蘭卡的一個工程項目。 2018年,由於無法償還貸款,斯里蘭卡不得不將其主要港口讓給中國。
位於斯里蘭卡的一個工程項目。 2018年,由於無法償還貸款,斯里蘭卡不得不將其主要港口讓給中國。 Adam Dea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歡迎 點擊此處 、或發送郵件至cn.letters@nytimes.com訂閱《紐約時報》 中文簡報 。 ]
北京——就在一年之前,中國斥巨資在世界各地建設港口、鐵路和電信網絡——並在這個過程中增加北京的政治影響力——的計劃看上去即將偃旗息鼓 。
但現在,這個名為“一帶一路”的項目捲土重來。西方國家的官員和企業再次發出警告,稱中國在商業和政治影響力上的增長,可能會以他們的利益為代價。
根據中國商務部的數據,中國企業在去年前11個月簽署了近1280億美元的“一帶一路”項目合同,比2018年同期增長41%。這些合同主要是中國大型企業利用本國的熟練勞動力和來自中國銀行的貸款簽署的建築工程與設備安裝合同,儘管這些項目往往也能為當地工人創造就業機會。
“一帶一路”的回歸可能會加劇中國與美國的緊張關係,後者擔心中國正在全球範圍內建立一個國家集團,成員國家將主要購買中國商品,並傾向採取中國的威權政治體制。中美兩國在國家安全和科技方面的許多爭端也都涉及這一倡議。
在這些新合同湧現之前,“一帶一路”在馬來西亞、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和其他地方的項目曾被當地官員及民眾批評奢侈、昂貴,中國官員在2018年公開撤回了一些項目。中國辯稱,自那以來,它一直在作出調整,以減少浪費。
“中國將追求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標,與各國一道,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在去年11月訪問巴西期間說。
長期以來,中國官員一直將“一帶一路”視為給新興市場國家提供世界級水平基礎設施的機會 ,正是這種基礎設施幫助中國成為世界經濟強國。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的國有銀行通常會給中國企業的建設項目提供幾乎所有資金的貸款。借款國隨後被要求償還貸款,通常是用石油或其他自然資源。
美國和西歐的官員長期以來一直批評“一帶一路”具有掠奪性,近年來,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官員也開始認同這一觀點。 2018年,由於無法償還貸款,斯里蘭卡將其主要港口讓給中國 ,而馬來西亞也叫停了國內 耗資巨大的“一帶一路”項目 。
在那之後的幾個月裡,中國金融監管機構對國內和海外貸款都進行了嚴厲打壓。來自中國的數據顯示,新簽署的“一帶一路”合同大幅減少。中國金融監管機構要求國內銀行向貧窮國家提供更多貸款時要深思熟慮。高層領導人則幾乎不再提及這個項目。
但信貸緊縮導致中國經濟在2018年放緩的程度遠超預期。金融監管機構扭轉了方向。這也導致國內基礎設施和“一帶一路”項目貸款的複蘇。在2018年的最後幾週,中國又開始與其他國家簽署合同,這種勢頭在去年一直延續下來。
近日,代表西方政府、企業和銀行的兩家組織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複蘇提出了質疑。
中國歐盟商會(Europe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上週四上午發布的一份報告認為,中國建造通信網絡和港口的方式,使歐洲航運公司、電腦軟件提供商和其他企業難以與之競爭。
針對商會會員的一項調查還發現,他們幾乎完全被排除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合同競標之外,這些合同大多流向了中國國有企業。
“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對於企業而言,我們從中得到的好處微不足道,”商會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說。
位於華盛頓的國際金融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是一家主要由西方大型銀行支持的研究機構,它在周一公佈的全球債務報告中發出了不同的警告。
該研究所的報告稱,參與“一帶一路”的許多貧窮國家發現自己債務負擔急劇增加。報告稱,這些國家中有許多甚至在承擔新債務之前幾乎沒有貸款資格。
該研究所的報告還指出,“一帶一路”85%的項目中都涉及與氣候變化相關的溫室氣體高排放。這些項目包括了至少63座燃煤發電廠 
這些新報告發布之前,歐洲國際承包商(European International Contractors)去年也曾發出警告,這個行業組織由建築和工程企業組成。該組織警告稱,“一帶一路”倡議的貸款利率往往比世界銀行等貸款機構要高很多
這個建築行業組織和歐盟商會都表示,“一帶一路”倡議項目的成本往往被嚴重低估,以便通過北京官員的審批。他們稱,貧窮國家最終要為超支買單
包括通信設備製造商在內的歐洲商業組織近來都在關注“一帶一路”對電信業務的重視。許多發展中國家現在都擁有由華為和中興兩家中國企業建設的國家電信網絡,這兩家企業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參與者。去年春天,華為在肯尼亞獲得了建造大型通信數據中心的項目合同。
歐盟商會的報告稱,這些電信網絡的設計方式使得歐洲企業很難在這些國家的市場上銷售更多硬件或軟件。相較之下,歐洲的電信設備市場往往更加開放。例如華為,就一直在尋求為德國英國提供設備的機會。
除開電信行業,西方對“一帶一路”倡議最大的安全擔憂還涉及中國建設或擴建大量港口。如今,這些港口環繞著印度洋,從非洲西海岸一直延伸到地中海。
歐盟商會的報告稱,自中世紀以來一直躋身世界最大航運公司之列的歐洲航運企業,越來越發現自己在競爭中處於劣勢。這些新港口由中國國有企業設計和管理,這些企業跟中國船企和航運企業一樣隸屬中國政府機構。
中國聲稱,許多新興市場的經濟增長長期以來都受高運輸成本的拖累,而新港口的建設可以降低這些成本。
Lin Qiqing自上海對本文有研究貢獻。
Keith Bradsher是《紐約時報》上海分社社長,曾任香港分社社長、底特律分社社長。他之前曾駐華盛頓報導國際貿易新聞,後駐紐約報導美國經濟和通信行業,還曾擔任航空業記者。歡迎在Twitter上關注他@KeithBradsher 。
翻譯:紐約時報中文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