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9日 星期三

蘋論:(依賴中國市場) 台灣經濟停滯不冤枉


蘋論:台灣經濟停滯不冤枉

 

台灣好像任何事都有中國的影子,而且是正反兩面的爭執。今年經濟衰退,親中派歸咎於服貿受阻,綠營逢中必反,因而趕不上中國崛起的快車,與中國經濟整合失敗等。反中派則認定台灣經濟變差是因馬當局孤注一擲,把台灣經濟鎖進中國,為化獨漸統鋪路,以致當中國經濟放緩,台灣必連帶遭殃。


出口連10個月衰退

台灣財政部本月7日公布11月的進出口統計,出口額較去年同期大跌16.9%,連續第10個月出口衰退,同樣比較今年1到10月的出口總額,負成長高達9.6%,因此各經濟研究機構都不斷下修我們今年的GDP,可能連保1都很困難。
台灣出口過度仰賴中國的內需。今年台灣1到10月對中國的總出口額比去年同期衰退11.1%,而上半年對中國出口衰退9.21%,其中貨貿協議中的早收清單貨品負成長達11.8%。馬當局如何自圓其說?不是說利大於弊嗎?
中國經濟面臨重大的轉型困難,包括提高進口開放程度、放棄中央集權指導、推動更加流動開放的資本市場等。在轉型成功之前,中國經濟的顛簸起伏幅度很大,台灣絕無可能置身事外,其中最具影響力的是中國出口導向的成長,終將面臨限制。
過去幾年中國出口業薪資已上漲24%,導致珠江三角洲的工廠倒閉6到7萬家;而人口老化也將面臨年輕勞力不足。未來10年,15到24歲進入職場勞動的速度將減緩30%。
由於出口導向的利基已減弱許多,經濟轉型必將轉向精緻整合與法規鬆綁。轉型完成前,台灣依賴的是動盪崎嶇的不成熟市場,會導致今天台灣出口困境實在是完全不冤枉。
台灣政府和企業還在幻想中國的內需消費市場,可悲的是中國消費者與內需導向的經濟活動受到政府的重重限制,像是限制零售業的規模、以各種法規壓抑消費行為等,使消費支出僅佔經濟體的33%,對任何經濟體來說比重都很低,像日本消費部門佔比達57%、美國70%。 

靠中國市場是豪賭

此外,中國要改進的制度還很多,像是保險、信用機制、更有效的年金系統、穩健的社會安全網、更完整的教育體系、貨幣政策更開放友善、官員的清廉與效能等。
在中國經濟體制轉型成熟前,依賴中國市場是豪賭,風險很高。今年台灣經濟困頓停滯就是後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