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8日 星期二

郭位:香港科研成敗在於政策

專訪香港城大校長郭位:香港科研成敗在於政策

  • 2015年 12月 8日
Image copyright
Image caption近來香港科技界異常熱鬧
近來香港科技界異常熱鬧,首先遲遲未能成立的創新科技局終於上馬,香港大學前校長徐立之教授也宣佈成立香港科學院並擔任院長,香港城市大學也宣佈成立高等研究院。不過,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教授在接受BBC中文網專訪時指出,香港科研產業的關鍵在於政策制定,否則,香港的科研發展依然呆滯。
採訪:廖美香
受訪: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教授(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及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廖美香:香港科研產業為何落後於亞太其他地區?
郭位:韓國、新加坡、日本的科研產業佔優,與政府的領導有關,其所制定的政策能誘導發展。在科研撥款方面,香港只有少於1%,韓國4.5-5%,中國3.7%,可見香港是遠遠不夠的。香港政府雖然很廉潔,但規限太多,政策過時,窒礙人們的創意,令整體發展纏足不前。我來香港要為城大發展動物醫學院,得到社會的認可,與美國康乃爾大學等名校合作,又籌得約十億的捐款,雖有優勢,卻遭到政府拖後腿。另外,我為城大辦高等研究院,也沒有得到政府積極支持。因而,我認為,港府要制定一套有效的政策,去激勵人們發展科研。
廖美香:香港上月成立了創新科技局,你有何政策建議?怎樣突破科研發展?
郭位:我認為,香港最重要是行動起來,而不是依靠官僚組織去做。香港要是持續沒有良好的政策,發展科研產業的效果很有限。香港即使做一個小政府,也應制定一個良策。首先,在政策上要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政策要簡單,具激勵性。例如:給予院校一個自主空間去發揮,教授及科研人員薪酬與表現掛鉤,但細節不要管太多。第二,在資源上要增加撥款,令社會感到社會對科研發展抱有希望。如果我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UGC)的話,我會請來一批新的顧問,帶來新的人士作風,對有興趣科研的人員提供辦公室,免稅十年,如聘學生做科研,你付一元,UGC予以配對撥款,當科研資金充裕,人才工資比一般職業佔優,透過政策導向,人才就自然流到科研產業,進行良性運行。舉個例子說,港府對進口法國紅酒實施免稅,市面相關消費便興旺了。假如政府給予電動車優惠政策,那便產生激勵作用了。
廖美香:香港院校講究學術理論,具國際科研水平,您對一些具影響力但又不涉學術理論的貢獻有何想法?
郭位:現在科研文章著重解決難題,要有理論基礎,但一些對人類具實際貢獻的研究也應該重視。譬如說,高錕是諾貝爾物理學得獎者,他發明了光纖,在物理應用性強,但實際上對世界的貢獻巨大;又如今年獲諾貝爾醫學獎的屠呦呦,她是「三無」人士(無院士、無博士、無海外留學),相信按UGC申請科研經費可能被拒絕。什麼叫理論貢獻?什麼叫實際貢獻?之間的差距其實是很小的。現在解決科研現實難題,本身就涉及理論,只要結論是持久,具重覆驗證,本身就有理論基礎,它的理論不必是抽像的。
廖美香:城大生物醫學系鄭淑嫻教授的科研團隊研發得「轉基因鯖鳉魚」技術,水中銀(國際)生物科技公司利用作檢測日常消費品安全,獲得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最高榮譽大獎。香港院校對這類國際揚威的科研成果化,怎看呢?
郭位:城大對教授的評核各人有異,大致上是教學佔四成,研究佔四成,服務佔兩成。我們對於教授科研對社會的影響力都納入研究的績效表現之內。至於有建議在上述三項指標之外,另加新指標,將教授因帶動創業有功而計算在內,則似乎難以界定清楚,並且將把問題複雜化。我的博士生在韓國首爾地鐵公司當總裁,那算不算是我的成就,難道要對我額外認可?創新創業本來就應該是敎研的一部分。無論如何,我覺得社會對科研知識產權的轉移應予以推動,假如政策調整得吸引,科研資金充裕,說不定,教授轉行當創業家呢。
廖美香:香港正在推進科研創新之際,您為何要成立一個高等研究院?
郭位:我告訴您一個故事:有一個司機喝醉了開車,警察問他為何醉酒開車?他答說:因醉酒不能走路,只好開車。走路就好比是做研究,開車就是教學;如果路都走不好,怎麼能開好車?同樣研究做不好,又怎麼可能做好老師?我七年前到城大說便說,優秀的院校一定是教研並重的,而基礎便是做研究。
現與十年前差別很大,當時沒有iPhone或微信,現在是人們廣泛使用,這些先進科技是依靠研究基礎發展過來。因此,院校要進步便要有研究基礎,教師要做研究,並帶來先進的概念,所以我希望成立高等研究院作為催化劑,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學者可進行跨學科探討,也依賴他們網絡帶來新的面孔,激勵及支持城大的研究。我們不要只靠歐美的學人,將來亦會邀來亞太各地的,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將前來進行一個時期的訪問。
城大高等研究院的工作分為三方面︰設立院士制度,邀請世界傑出的訪問學者到來開展創新的研究,並指導博士後、研究生及本科生學習;與世界著名學術機構結盟,攜手開拓研究,以創新思維應付全球性的重大難題;舉辦會議、研討會及工作坊,促進香港、內地及海外學者的學術交流。
廖美香:郭位教授您是四料院士,城大高等研究院的研究團隊除了您,還有那些專家?
郭位:高等研究院旨在促進科技發展與創新。研究團隊由國際領先的跨學科專家學者組成,包括兩位諾貝爾獎得主:塞爾日·阿羅什教授(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法國科學院院士)及傑馬里·萊恩教授(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法國科學院院士)。另有九名國家級院士,其中有擅長生物數學的菲爾茲獎及沃爾夫數學獎得主史梅爾教授,精於能源材料的劉錦川教授,強於應用數學的菲立普.希阿雷教授等。我們還邀得何大一教授及李開復博士擔任國際顧問委員會成員,分別從健康及科技研究方面提出指導意見。
廖美香:上月城大成立了高等研究院,同類型的研究所在亞太地區為數不多。該院將響應現今全球面對的那些難題?
郭位:高等研究院將結合科學、技術及人文學術研究方法,拓闊知識領域,深化全球聯繫,為現實世界問題及人類福祉作出貢獻。研究院將籌集資源,在初步階段主力研發健康一元化、數碼化社會、智能城市三大跨學科主題。以智能城市來說,我們該如何有效利用能源?具安全、環保又有持續性?例如未來電動車如何節約能源?至於數碼化社會,港人智商高,卻不是發明者,而是大用家。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對金融重視但在締造數碼社會怎樣作貢獻呢?智能城市也要跟社工一起合作,解決貧富懸殊(的問題)。
(責編:路西)



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教授在接受BBC中文網專訪時指出,香港科研產業的關鍵在於政策制定,否則,香港的科研發展依然呆滯。http://bbc.in/1NI54yl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