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5日 星期五

【經濟學人】中國在台港2地盡失民心

【經濟學人】評九合一選舉 中國在台港2地盡失民心


許銘洲/編譯 2014-12-05 21:22
【經濟學人】評九合一選舉 中國在台港2地盡失民心
繁華香港的背後,有著中國陰影與佔中爭民主的拉鋸角力(網路圖片翻攝)
對於台灣、香港民意展現出不滿中國的趨勢,12月5日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發表一篇專文,名為「從香港街頭與台灣九合一選舉:看中國民心盡失」(Losing hearts and minds-- Dissatisfaction with China in Hong Kong and Taiwan shows up on the streets and at the polls.),內容指出,中國共產黨處心積慮要把台灣納入版圖,長期以來對台採取「狡詐利誘」政策;其手段為,只要願意跟中國合作無間者,就施予金錢跟親善(如釋出龐大觀光客),把對方與中國綑綁為「利益共同體」;一旦拒絕合作者,就使出威脅手段,把對方切掉。其目的,在於讓台灣人看看,鄰近的香港在中國的統治下,如何的歡欣,如何的富裕(譯註:這是北京政權的主觀算計)。
專文指出,中共這個策略,現在步履蹣跚的走走停停。不論是在台灣還是香港,中國都沒有贏得民心。台灣1129的九合一地方選舉結果,給了執政黨K黨(KMT國民黨的簡稱)揮出一記重拳。K黨在馬英九的帶領下,尋覓與中共領導人發展親中路線的經濟聯繫,然而,卻無法安撫台灣人民,因經濟停滯所引發的不滿。九合一結果揭曉,台灣2300萬人,超過六成民眾居住於D黨(DPP民進黨的簡稱),13個縣市長區域內。台灣的馬先生到了總統任期第2任(也是最後一任),現在已是隻不受歡迎的跛腳鴨;相對而言,D黨在2016年初的總統選戰開打之前,已經率先搶得先機。
台灣、香港的命運共感
最近K黨的選舉潰敗,進一步讓北京政權對於香港民主化走勢頭疼不已。香港的示威群眾,要求2017年港特首,應該透過真普選方式產生(遠遠超越北京方面,人大831承諾的假民主思維)。歷經連續2個多月來的大規模示威遊行後,這場示威活動看起來快要在警民衝突中落幕了。佔領中環活動的領導人,已經公開出面要群眾回家了。香港示威活動,主要有2個區塊,目前在香港政總大樓外的金鐘,還持續進行著。專文指出,香港的領導人,採取聰明方法按兵不動,等待市民輿論(即「反佔中」)的進一步怒火燒起,屆時就可以假藉民意之名,把「佔中」活動學生,一舉「清場殲滅」。學民思潮領袖,18歲青年黃之鋒在12月1日拋出新難題:轉進展開絕食。另一方面,包括戴耀廷在內,原發起這波公民不服從運動的「佔中三子」,則自行到警察局自首,遭不予追究不起訴,並隨即被釋放。
港的反陸情緒持續高漲中。香港中文大學10月份做出一份民調,結果顯示僅有8.9%的香港人,認為他們自己是「中國人」,創了史上新低,這跟1997香港回歸那年的32.1%比起來,真是一路跌到谷底。另一方面,有將近2/3的香港人同時認為自己是「香港人也是中國人」。至於,26.8%的人僅認為自己只是個「香港人」(不認同中國),此一「港人本色」認同立場,創下1998年至今的最新高點。
台灣也出現類似情形,專文引述政治大學,6月間的民調顯示,60.4%的人認為自己是「台灣人」,此一比率創下歷史新高;2008年馬總統上任時,這個比率還不到50%。另外,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比率,只有32.7%,亦為歷史性的新低。
從中國的觀點而言,香港、台灣的問題本質,並不相同。這的確道出部份實情。台灣選民,因為對經濟生活惡化的不滿,反映在這次九合一的投票,就是要讓執政的K黨垮掉;至於,香港年輕人,對於中國的統治越來越厭惡。
專文指出,台、港年輕人在「怨氣層面」上,卻有著令人詫異的類似性,幾乎是一鼻孔出氣,同樣反中。也一致對於日益增加的分配不均感到不爽;對於跟大陸的融合,同樣抱持警戒心。關係良好的大陸人,越來越成為取代本地就業機會的「入侵競逐」者。大陸來的投資人(以台灣的例子來看,就是那些居住在大陸的台灣人),炒作房市讓房價一再飆高。陸客來台人數增加,也間接帶動台灣物價,跟著上漲;至於,這股湧入香港的陸客洪流,在香港抗議期間也持續增加著;光是10月份就有400萬大陸人造訪,去年同期則是340萬。
專文指出,就經濟果實的「分配不均」而言,港、台2區有著高度雷同性。意即,經濟發展只造福企業菁英們,在香港,是一些準備好要統治香港的大亨富豪;在台灣,則是支持「終統」的大企業與權貴。台港的年輕人,也都一致發現工作難找,數據顯示,台灣20-24歲年輕人的失業率約14%,而且薪水低,工資停滯。
鴨子划水下的潛攻
專文指出,台灣社會反親中路線的覺醒轉捩點,出現在318的太陽花學運。長達超過3週的佔領立法院期間,台灣年輕人站到最前線,目的為了抗議K黨與中共,私下簽訂的黑箱服貿。K黨的私密協議作為,點燃了台灣社會共感憂慮,即害怕中國企業將壓垮、包圍台灣本土產業;另一方面,來自中國的廉價勞工,將泛濫台灣。從那時起,這份協議就卡在立法院,無法得到批准。
目前局勢看來,想要推動更多中台「經貿協議」,難有指望。包括縣市長、議員、鄉鎮市長以及代表在內的九合一選舉,結果顯示,人民對政府以及K黨的信心,完全潰敗,輸掉台中市長選戰的胡志強,受訪時表達了上述意見。選舉前,國民黨原本控制6都中的4都,如今現在只剩下新北市1都還活著,連K黨最強固地盤,首都台北市都輸掉了。
專文指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應該不會太震驚於九合一結果的K黨潰敗。因為,在太陽花運動的災難打擊(debacle)過後,習近平就知道,必須跟台灣建構更好的關係。今年6月間,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訪問台灣,這是1949年蔣介石輸掉內戰逃往台灣後,首次有部長級的中共官員造訪台灣。張志軍非比尋常,跟以往他們所不齒為伍的民進黨重要政治人物會面(如高雄市長陳菊)。或許,從中共角度而言,這是他們對台展現氣度的大好機會。
中國會調整對台灣,或是對香港的工作方向?選舉結果,民意對執政黨的大潑冰水,讓一些K黨向來的支持者,也對於跟中國進一步發展親密經濟關係,興趣缺缺。中國媒體方面,對台灣的選舉結果有時候表達出「不予置評」看法;有時又冷言一番,說這是「民主政治的混亂」。專文指出,選後的民進黨,已經計畫提出如下政策主張,包括有提供實質免費的健保給老年人,對弱勢人口強化社福照顧,以及興建更多的公共住宅等,藉以更加貼近民意的需求脈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