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6日 星期一

"中國難以接受自由媒體"IPI)

"中國難以接受自由媒體"

《新蘇黎士報》報導在台北召開的國際新聞協會年會,認為國際報導可以部分平衡深受控制和審查的中國官方報導,但是由於官方今年強化了控制,外國記者在中國的處境變得艱難。此外,中國官方也越來越懂得通過媒體在國際上施加影響。


9月25日,國際新聞協會(IPI)在台北召開第60屆世界年會。這個組織成立於1950年,總部設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旨在維護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 《新蘇黎士報》(9月25日)報導說這次年會的主題是"亞洲媒體世紀",討論的重點是兩岸關係、中國的發展以及作為記者在朝鮮和對朝鮮報導的困難。

中國箝制媒體是主要議題

該報寫道:"中國審查條件的明顯強化成為會議討論的主要議題。許多報告人雖然強調,本國和國際報導的長期作用在中國是對遭到嚴格審查及控制的官方報導的糾正,比如在環境災難、嚴重事故或者對民眾極其重要的食品安全領域的過錯方面。

"然而,從國際新聞協會的角度來看,涉及到工作條件、新聞審查、國家監控和個人曝光方面,記者和媒體代表在中國的處境困難絲毫不減甚至於不可想像。這一點在2011年很明顯,中國官方面對中東的起義,也通過壓制記者和博主,將類似發展在中國發生的念頭窒息在萌芽狀態。"

報導指出,"在中國,尤其是西方的媒體代表依然經常被當作間諜或者帝國主義利益的代表而遭到詆毀。然而,記者也間接地處於壓力之下,感受到中國無論是作為被投資國還是作為投資者都在迅速增長的經濟意義。

"儘管西方媒體代表否認在歐洲或美國受到公司甚或國家機構的直接影響,但是,同時也有國際記者覺察到,必須一再面對某些巧妙的誘惑,要他們鑑於中國的巨大的經濟自由去美化中國的專制制度。"

該報接著寫道:"反過來中國作為全球投資者,自己也比以往對友善的報導更加感興趣,並且懂得在英語環境中加強媒體報導。此外,許多中國國家記者的經濟命運也直接與中國的國民經濟增長成果連在一起。

中國媒體不再是一個整體

"一位參加討論的發言人也正確地指出,透過西方的視野,中國依然被視作一個一成不變的整體,然而,事實上在媒體自由程度方面,中國也幾經具有相當多的層次了。比如,要是在北京舉辦一個有關坦誠報導的嘉賓講壇討論會,上海或香港的出席者就會感到無聊了。"

這篇報導還指出,"中國官方依然難以接受自由媒體這個題目,自然表現在這個事實上:國際記者協會邀請中國的媒體代表和官方代表出席在台灣的大會,儘管台灣與大陸只有咫尺之遙,可是沒有成功。"



編譯:林泉

責編:邱璧輝

以上內容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