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來鴻:老共黨迷倒全國
更新時間 2013年10月16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0:34
武元甲大將出殯,成千上萬的越南人排隊送靈,其中包括許多年輕一代。BBC記者黑德說,老英雄成了新偶像,箇中原因,英勇善戰恐怕只是其中之一。懷舊也反映著對現實的不滿:武元甲成了今日越共領導人「比不上」的象徵。
如果一位非常年邁、在遙遠的過去創下他一生最偉大成就的戰爭英雄去世了,你一般會看到,彎腰駝背的老兵、胸前掛著閃閃發亮的各色勛章,排著隊來表示敬意。最後,鑒於大批公眾表示對武老將軍的高度崇敬,共產黨決定,把武元甲的葬禮辦成1969年胡志明葬禮以來規格最高、最隆重的一次。
你大概沒有想到,來送葬的,還有一排排年輕人,他們臉上的表情之沉痛、對武老將軍之崇敬與尊重絲毫不亞於退伍老兵。有些年輕人還穿著特別印製的體恤衫、扎著頭箍,表述對武老將軍的敬愛。
越南是一個年輕的國家,人口中將近一半年齡在25歲以下。武元甲大將1980年代早期被趕出政治局、推到政壇邊緣的時候,他們還沒出生呢。
共產黨還在高呼的那些疲憊不堪、老態龍鐘的馬克思主義口號,對今天這些在市場經濟中見識過消費主義與發展機會的年輕人並沒有多少吸引力。現在,河內或者胡志明市中心,與其它東南亞國家城市一樣,也有同樣的購物中心、世界名牌。
不過,武元甲大將對那些老口號的忠誠可是持續到生命的最後一刻。談起他在反抗法國、美國的戰爭中取得勝 利,武大將從來沒有偏離「台詞」,也從來沒有表現出,在漫長的戰爭歲月、在一場接一場的打敗仗、士兵死傷慘重的時候,他是否產生過疑惑、危機感。相反,他 一直宣揚的是共產主義取得勝利的歷史必然性。
鮮有一次談及個人感受,武元甲曾經說過,妻子和幼女1943年死在法國殖民者的監獄中「毀了他的一生」。在北部山區藏身期間,武元甲本人也受過苦。
確實,他曾經說過自己是浪漫派,不過,他對人可是一點兒也不浪漫:情願讓難以計數的人喪命。他的浪漫,說的是他對在中學時代起就接受的那些觀點的浪漫。
武元甲屬於那一代馬克思理想主義者,他100%地堅信革命的正確性、不可抗拒性,無論需要付出多大的生命代價。他很強硬,強硬到1946年曾下令殺害數以千計的非共產黨人。
那麼,為什麼現在越南各個年齡段的人都把他奉為偶像呢?答案很能說明問題。
推崇武元甲的人都提到了一些相同的特質。他們說,武元甲樸素、禮貌,一生儉樸。他們還說,武元甲是個偉大的愛國者,率領越南取得了獨立戰爭的勝利,地位不亞於胡志明。
還有一些人指出,現在再也沒有武元甲那樣的領導人了。
這兩個特質反映出人們對現在的共產黨領導人最強烈的不滿。他們說,在這些人的統治下,越南的腐敗、謀私利不可收拾;對強大的鄰居、曾經的征服者、仍有主權爭議的中國不夠強硬。
一個越南人告訴我,他很傷心,武元甲大將離開人世、不能在東海(南中國海)問題上捍衛越南利益了。好像,這位102歲的老人能夠讓越南人團結起來對抗中國似的。
如同他是一位頑固的共產黨人一樣,武元甲也是一位民族主義者。他認為,為了實現統一、獨立的越南,任何犧牲都是值得的。
他知道,在越南這樣一個有著根深蒂固的抗擊外國侵略歷史的國家,可以拉出民族主義的旗幟,調動全國人民,為了「人民戰爭」忍受各種各樣的痛苦。確實,與一流的西方軍隊對陣,武元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勝利。
現在,民族主義在越南依然是一股強大的勢力。但是,民族主義也是人們用來拐彎抹角地批評共產黨的一條路,這樣做,不會遭遇與直接了當發表異議同樣的懲罰風險。
有一位越南女郎,由於在針對中國的抗議示威中出風頭成了明星人物。不過,她最初參加抗議,是出於對父親死在越南強硬的警察手中的憤怒。現在,人們管她叫「抗議小姐」。
今年,越南還開始了前所未有的有關憲政的辯論。辯論最初是共產黨提議小規模改革時候發起的。一批著名的知識分子和前共產黨人提出了更加激進的方案,其中包括結束共產黨對權力的壟斷。
當局繼續關押博客,不過事實上,他們已經失去了對互聯網的控制。
我們需要在這種大氣候下看待越南人對武元甲的推崇。其實,他對共產黨的忠誠從來沒有動搖過,生前只有屈指可數的幾次說過可能影響共產黨權力的話。
不過死後,他卻被看成今天的共產黨領導人比不上的象徵:有魅力、英勇善戰、生活儉樸、真正的愛國者。
靈車駛離不久,送別武元甲的人群就返回了平常生活。如同每一個星期天一樣,年輕的情侶穿著婚紗在公園或者名牌店前拍照。
他們的價值觀、人生路,與武元甲相去甚遠;不過,就在那麼一瞬間,昔日的老英雄,迷倒了全國人。
(編譯:蘇平/責編:李莉)
****
*****
Every year about this time approximately 1m people, including teachers, doctors and students, are dumped in Uzbekistan's cotton fields to pick "white gold". They are taken from their jobs and their schools, sometimes threatened with expulsion or dismissal or physical violence, and compelled to meet quotas to help the government earn some hard cash http://econ.st/19ON5WO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