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3日 星期日

國會應制定總統職權行使法 (顏厥安)/台灣政府越減越肥 高官突增

顏厥安/國會應制定總統職權行使法

顏厥安/台大法律學院特聘教授;台灣守護民主平台監事
九月 政爭狂燒,導致雙十國慶無慶有殤,公民抗議遍地烽火。從馬吳江下台、修改公投法、反服貿黑箱、立即停建核四,到廢除特偵組等,馬江政權幾乎已完全喪失正當 性。然而體制性的架構仍然維繫保護著這個政權,這不僅顯現在反對黨與民意極難達成對總統之彈劾與罷免;門檻較低的倒閣反而可能導致解散國會的後果。一連串 的違法毀憲指控,更讓人不禁想問:到底總統職權的憲法界限何在?如果憲法條文模糊,難道我們不需要制定一部「總統職權行使法」嗎?
解散國會 總統2個月單極執政空窗
憲法原本七個憲法機關中,除了有「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外,立院也曾經制定「國民大會職權行使法」。監察法與典試法,都可視為某種實質的職權行使法。司法權在各法院,不能有此等法律。比較複雜的就是行政權。
我 認為修憲將總統改為直接民選,並賦予總統直接任命行政院長的權力後,實質上掏空了憲法第五十三條。擁有統帥三軍、制定國安大政方針、直接任命行政院長、發 布緊急命令、任免文武官員等權力者,如果不是最高行政權之首長,實在不知道這種權力該如何理解。因此台灣的憲政體制已經是總統制。美國總統制下,內閣閣員 尚且需要國會同意,台灣的總統則可在完全無視國會意向的情況下,單獨組成內閣團隊。倒閣,衝擊國會的程度遠高於總統;解散國會期間,總統尚可享有兩個多月 的「單極執政」空窗。在這種制度與現實的條件下,所謂「雙首長制」,大概僅剩理論上的討論空間。
不論學理上如何爭議定位,近來的事件已經顯 示,總統職權有太多模糊空間,也太缺少必要之節制。既然總統敢濫用國家偵防體系來監聽國會,也不當運用政黨主席地位來開除國會議長,威脅國會,國會最佳的 反制武器就是立法。制定「總統職權行使法」也是在修憲程序僵硬化下,進行憲法變遷,反映最新民意發展的重要手段。這也比交給大法官來決定要更民主。

強制總統應與國會、公民團體諮商
那 這部法律可包含哪些內容呢?因為行政權之作用本就要獲得法律授權,因此此部法律主要應著重規範憲法權力行使之程序、方式、資訊與身分、財務等。既然馬總統 對公民社會與弱勢念茲在茲,那在提名大法官、監委等前,強制其應與國會與公民團體諮商,並不為過。依照憲法,立院本有議決國家重要事項之權,這當然包括兩 岸事務。因此可要求總統在推動重大決策前應該與國會協商,甚至應該獲得國會授權,否則很多政策一旦啟動就很難回復。資訊方面可要求完整保存各種資料、通 聯、電磁紀錄等,並定期或在一定條件下解密公開,或提供調查單位。至於身分,既然憲法要求軍隊超出黨派之外,身為三軍統帥的總統,當然不能兼任黨主席。依 據歷史經驗,總統的財務不僅要徹底公開,甚至應該強制信託。
儒家說大夫無私交,卻沒想到官邸有後門。法律再多再細,仍無法完全防堵濫權。但 是既然滿嘴謊言的無恥政客連最低道德標準都達不到,我們只能要求制定法律來制衡權力,隨時準備拆穿大是大非的假道學。總統職權行使法目前僅是一種觀念方 向,重點是,除了翻桌式的彈劾罷免外,國會是否願意穿透行政院的保護傘,直接以法律來約束有權無責的總統。


 ******

蘋果調查:政府越減越肥 高官突增189人
納稅人苦哈哈 公帑多耗億元薪

2013年10月14日
【何哲欣╱台北報導】組改越改越肥、高官越減越多!政府第一波組織改造後,竟有九單位、簡任十職等以上的員 額比組改前還多,合計高官增加189人,如新成立的衛生福利部,組改後高官人數暴增50人,而主計總處增加18名高官,增幅是各部會之首;若以十職等月薪 約8萬元計算,國庫每年要多付出上億元人事費。立委批組改玩大風吹,已完全失敗;學者斥,哪有愈改人愈多這種鬼道理!
公務員官等分為委任、薦任、簡任,職等則從第一到第十四職等,簡任官職等從第十到第十四職等,是最高階的文官。
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資料,政府組織改造迄今,已有19個部會完成相關的組織法修法,但簡任官卻越減越多,僅國防部因裁軍,比照十職等以上的官員大幅減少115人,其餘包括行政院、衛福部、主計總處、客委會等9單位,簡任官人數都增加,且增加員額還比原本合併前的員額更多。

政府組織改造本來是要為政院瘦身,卻愈改愈肥,高官竟愈減愈多。圖為公務員工作情況,非文中所指高官。黃世宏攝
衛福部增50人最多
如衛生署簡任官員額402人,內政部社會司與兒童局簡任官33人,兩者整併為衛福部後,簡任官竟成485人,多 出50人;行政院整併新聞局與消保會,原應有138名簡任官,卻也暴增為178名。教育部整併體委會與青輔會後,簡任官人數也增加10人。更離譜的是,主 計總處與客委會業務並未因組改而調整,但兩單位趁機增加簡任官員額,主計總處增加18人,客委會增加5人,增幅都逼近3成。
主計總處公務預算處長李國興說,主計總處過去員額都未調整,但政府總預算規模已增加5倍,這次趁組改調整員額,但都還在合理範圍內。客委會主委黃玉振也說,客委會增加一個處,以及包括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等附屬單位,業務量增加,增任簡任官有必要。

文化部在政府組改後,竟多出15名簡任官。資料照片
官員辯:沒有滿編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組編人力處長懷敘說,行政院增加政務委員、政務副祕書長及性別平等處等,因此需增加簡任官; 衛福部也因衛生署改制成部,原有的祕書室、政風室等依法升級為處,疾管局、健保局等由局升為署,所以增加簡任官,又整併部分內政部業務,才需增加這麼多簡 任官,但增加的額都在法定範圍內,並未超過。
行政院人事總處官員解釋,多數單位認為整併其他機關後,簡任官員也需要增加,以便督導、整合推動業務,且這是預算員額,並未超過編制員額,也不一定滿編。

政府為增進行政效率,進行組織改造,圖為去年5月18日行政院新聞局走入歷史的畫面。
「有些單位沒事幹」
該官員也說,依《中央政府機關總員額法》規定,包含政務官、一般公務員、約聘僱人員等,機關員額總數17萬3千 人,但預算員額並沒這麼多,且依法,上級機關每兩年都會評估下級機關員額的合理性,依評鑑結果可要求現職人員移撥或退休。不過組改3年迄今,辦理優退的職 員有205人,簡任官退休僅52人。
綠委李俊俋批,組改只是玩大風吹,把一個機關移到另一個機關,機關數目與員額當然不會減少,甚至還因此增加簡任官,證明組改完全失敗,應再重啟一次組改。
藍委王惠美也說,政府不必包山包海,什麼都要管,否則業務量應刪未刪,員額就不會減少,甚至會勞逸不均,有的單位人不夠要用派遣工,有的單位卻沒事做。

立委批組改後勞逸不均,有些單位增加員額,有的卻大量用派遣工。圖為工運人士反對將派遣業列為重點產業,演出行動劇抗議。
「提升效率是鬼話」
淡江大學公共行政系教授陳銘祥說,組織改造是要精簡人力、提升效率,現在各部會卻趁機把人力一次漲足,增加這麼 多簡任官,功能沒有強化,只想擴大權力,還花更多納稅人的錢,這跟組改精神完全背道而馳,「增加一個處、增加一堆簡任官就能提升效率,老百姓不會相信這種 鬼話!」民眾廖珊珊說,一般老百姓工作難找、薪水好少,政府組改後依舊帶頭大量用派遣工,竟還要增加高官坐領高薪,實在太不公平!

組改後簡任官人數增減情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