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0日 星期四

中国当局让作家戴晴邀请函消失

德中/欧中 | 2009.09.10

德语媒体评中国异议作家无法参加法兰克福书展活动

在2009年主宾国中国的压力下,法兰克福书展一个研讨会不得不取消对戴晴和旅居美国的贝岭两位作家的邀请。德国、奥地利和瑞士媒体普遍报导了此事,一些媒体就此发表评论。最新消息称,戴晴应德国笔会邀请仍将前来德国。但戴晴是否会出席这个研讨会,仍属未知。

《科隆城市导报》和《法兰克福评论报》同时发表了署名Bernhard Bartsch的文章"邀请一下子没了",文章写道:"法兰克福书展发生了第一起丑闻。贵宾中国试着以一切手段阻止问题作家戴晴前来。中国当局让发给这位女作家的邀请函简单地消失。

"由于人们知道中国在言论和新闻自由方面的不佳形象,主宾国中国的组织者本想在这个大会上展示它的开放性。协调这个活动的彼得·里普肯说:"这个研 讨会是法兰克福书展的传统项目,中国人在考虑了很长时间后才表示愿意共同主办这个活动。"在可以提名自己的大会发言人的前提下,北京不仅同意让中国持批评 态度的发言人文化学家王辉等发言,并接受德国笔会中心为共同主办机构。而中国共产党人在自己国内是不承认笔会的……然后到了戴晴也要参加的时候,北京的的 容忍度看来是到了极限了。"

奥地利《标准报》据法新社报导发表了题为"法兰克福书展删索(新闻与文化检查)丑闻在扩展"的文章,文章写道:"在中国的强大压力 下,法兰克福书展组织者也取消了对中国流亡作家贝岭参加周末国际研讨会的邀请。这位流亡在美国的作家和出版家周四在电话中告诉德新社驻北京记者,该项目负 责人彼得·里普肯周三忧心仲仲地告诉他,'情况非常困难''。他对贝岭说:'请不要来。"否则会发生一场伤害研讨会和法兰克福书展的冲突。中国官员们,甚 至著名作家莫言都不愿意跟他待在同一个房间里。他2000年因'非法出版物'在中国被监禁,在美国的帮助下,他在短时间监禁后被释放并驱逐到美国。

"经常发表批评性言论的北京哲学教授徐友渔也说中方阻止了他的与会。但德国组织者却说,并没有邀请他。"

《法兰克福汇报》以"中国登场前的删索丑闻"为题的文章中写道:"中方抵制该活动的威胁最终让法兰克福书展屈膝:为了避免一场冲突,本来要来参加周末在法兰克福举行的中国研讨会的中国问题作家戴晴的邀请被取消。

"这个丑闻让人们提前品尝了书展上进一步冲突的苦涩前餐。法兰克福的主宾国合作伙伴偏偏是中国的最高审查机构,新闻出版总署。德国笔会中心也陷入了 一种困境。尽管为言论自由和受迫害作家斗争是笔会的任务,但这个协会却不得不无能为力地看着一名中国记者出于政治压力和德国方面的容忍而被关在门外。

"中国的审查部门和安全部门对批评声音的态度还可以强硬得多,这是中国笔会(前)会长刘晓波一案所证实的。刘从2008年12月来就处在监禁中。他和中国受压作家的命运是否会在研讨会上谈到,还有待观察。"

《世界报》发表署名Johnny Erling的文章,标题是"书展:中国删索的第一例罪案"。文章写道:"在法兰克福书展开幕一个月前,组织者们发现,他们把中国定为主宾国是请了一个难 办的伙伴,是把许多矛盾冲突缠到自己的脖子上。通过阻止因三峡工程环境问题的批评和社会问题报告文学闻名于全世界的记者和作家戴晴前往德国,(中国新闻出 版总署)再次让它作为审查机构的名声大放光芒。以'中国与世界-感知与真相'为题的研讨会这个周末将在法兰克福举办,人们本想让总共由700个报告、活动 和讨论会构成的主宾国活动有一个积极的开端。共同组织这次会议的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却让这些设想成为泡影。

摘译:平心

责编:叶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