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8日 星期二

2013年中國第一場社會抗議將如何收場?中國"報" 動 反中宣部 chinese-newspaper-challenges-the-censors.

中國官媒說此事件是境外陰謀 (毛澤東萬歲)
In China, Protests Over Newspaper Censorship Escalate
By EDWARD WONG and CHRIS BUCKLEY 8:54 PM ET


Protests at one of China’s most liberal newspapers pitted free speech advocates against supporters of Communist Party control who wielded red flags and portraits of Mao Zedong.

Chinese Leader Faces Test as Paper Battles Censors

BEIJING — Turmoil at a leading newspaper is posing an early challenge for Xi Jinping, pitting a pent-up demand for change against the Communist Party’s desire for a firm grip.




「南方周末」新年特刊遭廣東省委宣傳部大幅刪改,引起南周編輯記者群情激憤,昨天前南周編輯記者更具名連署聲援,呼籲宣傳部長庹震辭職並道歉


“南周事件”持續發酵,媒體人、學者和網友相繼聯署聲援《南方周末》,及抗議中宣部門遏制新聞自由。旅美人權律師陳光誠接受德國之聲專訪,認為該事件將成為開年公民行動的導火索。
德國之聲:"南周事件"發展到目前,我們看到傳媒界已經有很多呼籲行動,您認為此事是否會成為媒體與中宣部門一直存在的矛盾爆發的導火索?
陳光誠:我覺得不僅是會不會激發的問題,事實上已經激發了,而且這種激發不僅限於媒體內部的人士,從民間層面,老百姓對這個問題也看得非常清楚。那就是,它所打擊的不僅是《南方周末》這樣的開明報紙,包括體制內開明刊物《炎黃春秋》,他們也在打擊。
這裡邊最能讓人聯想的就是,將習近平的講話去和報紙被中宣部再三操刀的這樣的事情做一個對比,解釋了中國文化當中所說的"看一個人也好、看一個團體也好,不要聽它說什麼,而要看做什麼",口中是"兌現憲法承諾,關鍵在於執行",手裡做的是"一方面對網絡實名制,封人的嘴,一方面是對體制內本已有專門部門控制的媒體大打出手。" 黨代會剛開過,人大會還沒開始,動作就已經開始了。在此之前也有例子可循,當年《冰點》被封,李大同被調離。所以關鍵要看,所謂的新領導人所說的和他們現在所做的相對比,同時把現在領導人所說所做與"胡溫新政"做對比,再和江澤民在1997年所做對比,會發現他們一脈相承沒有任何區別。
德國之聲:還記得2004年,作家焦國標發表《討伐中宣部》一文,近幾年,媒體和中宣部門抗爭的個案也一直發生,這次南​​周個案發生後,引起的反響範圍從媒體擴展到其它層面,有人甚至提出"全民討伐中宣部"這樣的說法,您預計這一個案將如何持續,並帶來怎樣的影響?
陳光誠:幾年前焦國標提出討伐中宣部,那個時候如果是一個點的話,現在已經連成一個面了。據我所知,當時焦國標的文章,很多學者網民手裡都有一份,但是評論不是很多,並不是大家不知道,而是那時候大家還處於觀望狀態。現在看到的這種趨勢,不管是媒體人也好、學者也好、網民也好,通通在發出自己的聲音,現在已經到了"我要說話"的時候了,接下來非常有可能不僅我要說,我還要做。這個趨勢已經非常明顯,只不是這個量還未累積到涵蓋整個社會"我要做"的程度。
德國之聲:既然影響範圍很大,這次官方會如何收場?官方會不會像以往案例那樣採取強製手段壓制主張言論自由的聲音?還是有可能對庹震問責?
陳光誠:我們要換個角度思考,他們要怎樣收場並不取決於他們想怎麼收場,社會發展到今天,決定他怎麼收場的是我們民眾,視我們民眾的抗爭程度。我不得不提,當初中國"綠霸事件",他要把"開關"安裝到你的電腦上,控制你的所有。最後在民眾的強烈抗議下破產了,我想當初他們決定把綠霸安裝到你的電腦上,他絕對不會想到要停下來。為什麼最後停下來,是大家的力量。
所以很多人都覺得我人微言輕,我在社會上沒有地位,沒有影響,所以我說的話沒人會在意,從小的角度講,是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想法;另一個角度來講,也是不願意承擔社會責任的表現,其實每個人的能量都是無窮的,隨著說話越來越多,能量就會越來越大,隨著做的越多,能量就會更大,一旦邁過這個門檻就不會再有恐懼,就開始阻止了強權和奴役或對言論自由的限制。
最終我覺得非常有可能把這個問題探討到"所有的媒體都是共產黨的喉舌,那我們民眾的喉舌在哪裡"?到這個層面的時候就是在問"中宣部你是乾什麼的?中宣部是替人民說話的?還是限制人民說話的?"這個層面可能對於將來實現《憲法》當中的言論自由的條款,是打下民眾基礎的非常好的開端。
Der gefesselte Journalist Chang Ping, gezeichnet von Kuang Biao, 23. August 2010. Der Künstler Kuang Biao hat der DW gegenüber erklärt, das Verwendungs​​recht dieser Karikatur auf die DW zu übertragen. 漫畫家鄺飚為南方報系前記者長平所作的漫畫
德國之聲:目前原四川省委書記劉奇葆就任中宣部長,他原來在四川是以強力維穩著稱,您覺得這是不是也預示著中宣部門在未來會卡得更死?
陳光誠:卡得更死的真正含義可能是會用不同的方法來卡,至於說"更死",我覺得他們已經沒有這樣的能力了,從以前的事先卡著喉嚨不讓你說出來,到現在只能是你說出來我就威脅你、我就讓你承擔一些代價,這種轉換錶明只要大家站出來去說,他們已經沒有辦法不讓你說。和以前想說說不出來已經有了質的變化。如果說的人多了,事後找麻煩的可能性和威脅作用也會不存在的。
一位朋友曾說"民無信則不立,官無信則不威",所以我們考慮問題應該把民眾放在主語,不要再把當權者放在主語上,這本身就是對他們的抬舉,以後要把他們放在賓語上。不是說"你要言論控制",反過來要想,現在這個社會,民眾意識覺醒、逐漸戰勝恐懼以​​及網絡科技的發展,誰上來也控制不了民眾的言論自由。
採訪記者:吳雨
責編:苗子


「南周事件」考驗習近平政改決心

更新時間 2013年1月4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3:30

北京《炎黃春秋》雜誌網站周五(4日)突然被關閉,有猜測認為與該刊談憲政改革的新年致辭有關。這是繼《南方周末》新年獻辭被廣東省委宣傳部撤換修改之後,引發各方質疑中共新政府政改誠意的又一事件。
與《南方周末》希望實現憲政改革夢想的新年致辭相似,《炎黃春秋》的新年致辭認為中國現實制度不符合憲法精神,「有很豐富的保障人權、限制國家權力內容」的憲法「基本被擱置」,導致暴力執法、暴力截訪、因言治罪等結果。
中國的憲政改革自1989年六四民運後停頓,渴望改革的中國知識分子在被壓抑了二十多年之後,每次新領導人上台,只要有一點點放鬆和暗示的口徑,許多媒體和知識分子就會發出要求憲政改革和新聞自由的呼聲。
自十八大中共最高領導人換屆後,國內外輿論普遍對習近平政府有正面評價,尤其在習近平作出強力反腐、改變黨風、以及其它親民行動後,更增加了人們對中國憲政改革與新聞言論自由的希望。
但是《南華早報》北京分社社長黃忠清在接受BBC中文網的電話採訪時說,抱有這種期望很幼稚,因為任何改革都會觸及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整體的利益,作為整體來說,中共是保守的、不願改革的,所以即使習近平願意改革,也會面對非常強大的阻力。
不過黃忠清指出,中國的社會現實已經不允許政治改革無限期的延滯,不改已經無路可走,老百姓和習近平、李克強都意識到了這一點。但是憲政改革需要付出代價,尤其是新聞言論的自由,因為即使最開放的領導人,為了自己階層的利益,也會盡力壓制可能損害他們利益的新聞自由。

希望是否會變成絕望

《南方周末》事件後,一些人表示對中國新聞自由的期望變成絕望,周五《炎黃春秋》網被關閉,更讓人對中國政治改革的前途加大懷疑,著名作家錢剛在微博上問:「即使在過去十多年的媒體環境下,南周的十餘篇新年獻詞還能自主發表,為什麼在如今新領導頻頻回應民意、顯示開放和善意之際,還有這種粗暴之舉?」
中國網民也普遍表示,《炎黃春秋》與《南方周末》事件暴露了習李政權並不會像公眾此前預期的那樣推動政治改革和民主進程。但黃忠清認為,目前還不能判斷這是廣東和北京地方政府或地方宣傳部門的個別行為,還是中共當局對新聞輿論加強的新一輪整體控制,如果各地持續出現類似事件,才能顯示此屆政府的改革誠意也只停留在口號上。
目前已經有許多人——不僅是中國新聞界人士,還有其他方面的學者和大量網民都在呼籲當局徹查南周事件,稱之為「嚴重違反新聞出版流程並造成嚴重事實錯誤的重大出版事故」。
黃忠清認為,《炎黃春秋》和《南方周末》的後續處理,將是測試習近平政府是否真心政改、以及有沒有能力進行政改的試金石,如果真有政改的誠意,中央政府就會按法律程序處罰擅自撤換修改《南方周末》新年致辭和關閉《炎黃春秋》網的負責人。
然而許多人質疑,才上台不到兩個月的習近平即使真如外界期望的那樣有政改誠意,他或他的盟友們是否有足夠的力量和權力,克服來自各方的阻力,撤掉或處罰某省宣傳部長呢?人們都在拭目以待。


Demonstrators gather along a street near the headquarters of Southern Weekly newspaper in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January 7, 2013. Scores of supporters of one of China's most liberal newspapers demonstrated outside its headquarters on Monday in a rare protest against censorship, calling for the resignation of the provincial propaganda chief. REUTERS/James Pomfret (CHINA - Tags: POLITICS CIVIL UNREST MEDIA)

新聞報導

南周事件演化為社會抗議

一次報社內部對強化審查的抗議活動,經過揭露內幕、公開抗爭,已然發展成為2013年第一場公眾廣泛參與者的社會運動。
(德國之聲中文網)一朵朵新鮮的菊花,順次放在大門口的鐵柵欄前。保安不斷地移走,人們不斷地添加。人數最多的時候達到千餘,激情澎湃地擁擠在兩邊的人行道上。人們一個接一個站出來演講,帶領大家高呼口號:"新聞自由! 憲政民主!"多數人手裡都拿著標語牌,寫著"聲援南方周末"等字樣。這是1月7日發生在廣州南方日報大樓前的情形。
抗議者、保安和警察都在不停地拍照。抗議者拍攝的照片立即被傳上網絡,經由網絡流傳與刪帖的鬥爭,激勵了更多的人參與抗議。《就南方周末獻詞事件告天下書》、《關於罷免廣東省宣傳部長庹震的公開建議書》等幾份抗議書仍在網絡流傳,簽署人數已達數千,其中包括港台及海外多位有影響力的學者和媒體人。世界各大通訊社及主流媒體都進行了連篇累牘的報導。
至此,一場報社內部對強化審查的抗議活動,經過揭露內幕、公開抗爭,已然發展成為2013年第一次公眾廣泛參與者的社會運動。
公開內幕激活網絡抗議
一周以前,南方周末編輯經受了反复的審查、撤稿和換稿之後,以為終於完成了特別製作的"新年特刊"。他們回家休息之後,得到通知說總編和宣傳部門還在將完成簽樣的大樣上進行改動,大標題"中國夢,夢之難"被改成了"家國夢",並增添了百餘字的封面導讀。這短短一段話裡出現了數處錯誤,後來成為社會公眾嘲弄審查官員的笑料。據知情人士介紹,一年多時間來飽受審查之苦的編輯部情緒很大,但是一開始不知道如何表達,直到幾個人將此事在微博上公開,而且互相呼應,撕開了審查內幕的一道裂縫。
在此之前,中共宣傳部官員​​插手編輯事務並不鮮見,編輯記者也時或到微博或網絡論壇發牢騷。分析人士認為,此次事件之所以引起關注,除了《南方周末》本身俱有較大的影響力之外,還因為抗議者將問題聚焦到具體的事件--篡改新年獻詞,以及具體的人物--廣東省委宣傳部部長庹震身上。該報新年獻詞具有傳統口碑,擁有比別的文章更多的讀者。
消息在微博廣為轉發,但是很快這些編輯記者中至少有15人的微博賬號遭到刪除。南方周末部分編輯記者發出第一封公開信,對新年特刊的刪改和錯漏進行說明,要求"對於此次嚴重違反新聞出版流程並造成嚴重事實錯誤的重大出版事故,進行徹底調查",並"立即開封因討論此事被禁的微博賬號"。隨後,他們又分別發出了四封公開信和情況說明,使得中國媒體審查內部得到空前的曝光。
據知情者介紹,南方周末編輯記者公開內幕立即讓很多社會活動人士意識到,他們需要支持。大多網民的支持方式是點擊鼠標,進行大面​​積的傳播。以新浪微博為主的網絡空間上,開始進行撰寫、轉發與刪除的"貓鼠遊戲"。根據後來一位自稱是新浪工作人員的人士稱,他們利用各種技術條件對南方周末進行支持,比如讓消息傳播開以後再執行刪貼命令。此外,網易組織了題為"南方周末風波"的專題報導,新浪、網易新聞網站都出現了"南方周末加油"等"藏頭"文字遊戲。另一個網絡公司騰訊的即時通訊QQ也起到了聯絡的作用。但是,以新浪為首的商業網站,在利用網民的參與賺取利潤的同時,配合官方進行網絡審查,仍然遭到無數網民的抗議和責罵。
Security guards stand near protest banners and flowers are laid outside the headquarters of Southern Weekly newspaper in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Monday, Jan. 7, 2013. A dispute over censorship at the Chinese newspaper known for edgy reporting evolved Monday into a political challenge for China's new leadership as prominent scholars demanded a censor's dismissal and hundreds of protesters called for democratic reforms. (Foto:AP/dapd)2013年中國第一場社會抗議將如何收場?
從文本聯署走向街頭
與此同時,一些學者和傳媒人開始討論聯署聲援。1月4日,以"前南方周末編輯記者"名義發表的一份聲援書開始傳播。這封聲援書提出庹震引咎辭職並公開道歉、對於抗議記者不予處罰、南方周末編委會恢復正常運轉等三項要求。由於南方周末的早期成就,這些"前南周人"大多在業界擁有較高聲望,或位居其他媒體重要職位,這封信也得到廣泛傳播。
一封以"南方周末實習生"的名義聯署的公開信,因其創意新穎,在網絡得到更多的回應。簽署者共有110多名實習生,要求庹震辭職。同時針對廣大公眾的《就南方周末獻詞事件告天下書》出籠,兩天時間內獲得超過三千人的聯署。
來自包括北京外國語大學學生刊物《文心》、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生報《青春報》編輯記者,以及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暨南大學、廣東海洋學院等大學的新聞系學生,在微博發起聲援。王丹、陳光誠等流亡人士均發表聲援意見。來自港台的學者一邊簽署聲援,一邊也在商量起草各自的意見書。
南方周末編輯記者的行動也讓一些人感到失望。一方面,活躍在推特上的知名人士艾未未、莫知許等人對南方周末的訴求提出批評和嘲笑,認為他們只是為了換一個溫和的管理者,而不是反抗新聞審查體制。另一方面,很多網絡活躍人士不再滿足於單純的文本聯署,而轉為開始鼓動線下活動。
近年來社會抗議活動蓬勃興起。無論是探訪被非法軟禁的盲人律師陳光誠、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劉曉波的妻子劉霞,還是抗議官員腐敗、環境污染的廣東烏坎事件、四川什邡事件和江蘇啟東事件,或者是為溫州動車追尾、上海大火、北京水災等天災人禍中的死難者獻花,網民們都積累了豐富的抗爭經驗。
網民們相約於今天(1月7日)下午在南方日報大門口獻花,表示或者歡送庹震辭職,或者悼念被管控至死的南方周末。來自官方的內部消息稱,警方沒有想到會有上千人參與。另一個未經證實的消息稱,官方已對此事做出三點結論:1. 黨管媒體不動搖;2. 庹震與新年獻詞無關;3. 此事有境外敵對勢力參與。有南方周末記者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他對前景表示悲觀。
作者:張平
責編:石濤

Security guards stand near protest banners and flowers are laid outside the headquarters of Southern Weekly newspaper in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Monday, Jan. 7, 2013. A dispute over censorship at the Chinese newspaper known for edgy reporting evolved Monday into a political challenge for China's new leadership as prominent scholars demanded a censor's dismissal and hundreds of protesters called for democratic reforms. (Foto:AP/dapd)

新闻报道

“南方“报”动,关乎宪政民主”

南周事件引发的网络舆论声援、街头抗议行动进行之时,香港《阳光时务周刊》特发声明,认为南周事件至目前已经逐渐演化为一场吁请新闻自由和宪政民主的抗争运动。
继南周官方微博声明引发该报记者罢工抗议后;1月7日,新浪微博放开言论,网友声援潮爆发;青年作家韩寒、演员陈数、姚晨、陈坤等对南周力撑。与此同时, 一千余名抗议者从早10时左右开始至广州大道中289号南方报业门前,手执"今天我若不站起来,明天我就站不出来"、"我是公民、言论自由;新闻解禁,声 援南周"等标语和菊花,亦有抗议者在现场发表演讲,广州警方严阵以待,最初将广州作家野渡等抗议者带离现场,其后双方未发生冲突。

“南方“报”动,关乎宪政民主”(音频)

至7日晚间,香港阳光集团下属刊物《阳光时务周刊》发出声明: "连日以来,中国大陆南方周末编辑记者因该刊新年献词被粗暴篡改,毅然决定公开中共宣传部门新闻审查内幕,反抗强化舆论监管,得到来自媒体同行、律师、学 者、高校学生、作家、企业家、演艺人士及其他社会公众的广泛声援,逐渐演化为一场吁请新闻自由及宪政 民主的抗争运动。为此,阳光时务周刊发表如下声明:坚决声援南方周末同仁公开新闻审查内幕、反抗强化舆论监管的抗争行动;坚决声援社会各界吁请新闻自由及 宪政民主的抗争运动;强烈呼吁中共当局推进政治改革,开放舆论空间,保障新闻自由。"
"改革路径先从新闻自由,开放党禁做起"
香港阳光卫视董事长陈平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阳光时务周刊》持续观察南周事件的进展,看到这场从媒体层面扩展至公共层面的事件,不再单纯是媒体人 要空间,要事件本身的真相,而是挟裹了公众一直以来对新闻管制体制的愤怒,愤怒化为 "适时来到的风暴",这场风暴的核心也必须明朗化,为此他们发出简短而主题明确的一份声明:"从行宪维宪、新闻自由的角度提出,他们在《宪法》中讲新闻自 由讲了60多年,为何不执行,你为什么要讲,不就是因为这是一个普世的原则?这个运动可以称为是一个公民运动,我也想把它称为公民的维宪运动。"
Demonstrators gather along a street near the headquarters of Southern Weekly newspaper in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January 7, 2013. Scores of supporters of one of China's most liberal newspapers demonstrated outside its headquarters on Monday in a rare protest against censorship, calling for the resignation of the provincial propaganda chief. REUTERS/James Pomfret (CHINA - Tags: POLITICS CIVIL UNREST MEDIA) 南方报业门前的抗议人群
对于声明中提及的呼吁中共当局推动政治改革、开放舆论空间等诉求,陈平表示对中共当局来说不是要不要政改,而是需要有一个切实的路径图和时间表,其中开放新闻自由应该为其中最为迫切的改革步骤:"路径图首先从新闻自由,也就是开放党禁做起。"
"这个梦八九年做过,现在还在人们心中"
1月7日,"八九民运"前学运领袖王丹在Facebook上上传撑南周照片,他高举的标语为"捍卫新闻自由,反抗舆论监管,推行政治改革"。他认为庹震作 法也代表了官方管制新闻的惯常作法,今日媒体困境也凸显体制性的障碍:"这不是单一的事件,背后反映的还是在缺乏宪政民主制度的整体政治环境,如果不改变 这种制度背景,这种事件还会层出不穷,即使今天把庹震赶走,下一次别的报纸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所以为了中国有言论自由,还要整体性的从制度上进行改 革。"
他向德国之声回顾二十多年前的民主运动,正是由当时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媒体最先响应学生的倡议,多年前很多人追求的新闻自由梦想,依然是今天公众的" 中国梦":"对于任何社会来讲,言论自由都是最基础的东西,在八十年代末是如此,今天依然如此。《南方周末》前段时间提出'中国梦'我还很感动,这个中国 梦八九年就做过,一直到今年,我们中国好多人还在追逐这个梦,这也说明民主一直是中国人内心的一个火苗。"
作者:吴雨
责编:乐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