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大召開在即,《明鏡周刊》長文分析了中國當權者與老百姓之間關係的逐步變化,並預言:毛鄧時代“我執政,你服從”的統治哲學行不通了。
(德國之聲中文網)《明鏡周刊》網絡版11月1日題為"中國人民不聽話了"的文章一開始提到,《紐約時報》揭露溫家寶家族秘密財產的文章在中國遭到封鎖,但是官媒《中國日報》援引富商馬雲在某一活動上的發言說,"錢和權不要碰在一起,否則必然要爆炸":
"據說,馬雲講這番話是只是看了《胡雪巖》的讀後感。(並非暗指溫家寶。)其實,這說明,即使是中國官媒的記者,也在尋找繞開新聞管制的路徑,尋找說真話的機會。
如果按照中共的意願,他們完全想像60多年前的開國元勳毛澤東和20多年前當政的鄧小平一樣,繼續奉行'我們執政,你們服從,我們大家遲早都會富裕起來'的統治方針,現在是實現第5代權力交接,10年後第6代,20年後第7代...
然而如此順利平穩的權力交接恐怕不會一直進行下去。即將上任的新的領導班子,面臨的是與胡溫政府不同的形勢。中國的經濟增速已經放緩,富裕起來的中國人民的自信心也大增。過去幾十年是被統治者懼怕統治者,現在的情況經常是反過來。"
不僅更有錢而且更自信
文章談到上週發生的寧波PX環保抗議,當地居民擔心工廠排污不規範,會對民眾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地方當局最終叫停建廠項目:
"中國當權者可以隨意執行所有決定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過去也正是這點吸引了大批投資者,甚至讓民主國家的政客暗自羨慕。
如今,富裕起來的中國人自信心也增強了,無論是走上街頭還是通過微博等網絡平台,他們在揭露中國社會各類問題時毫不客氣:從食品安全到企業工作條件、校園暴力、打壓少數民族,以及高官腐敗等等。
不過,目前看來,中共高層還會繼續奉行靠發展經濟維持統治的方針。事實也證明,中國自鄧小平實行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取得巨大發展,僅在過去10年,國內生產總值就翻了五番,絕對貧困線以下的人口數量減少了20%。...不過部分中國民眾不再滿足富裕的生活,還要爭取政治權利。作家章詒和表示,人們希望新一屆領導班子能有一些改革舉措,比如取消新聞管制,這一點緬甸已經做到。再有就是保護少數族群的的權益,以及考慮實行自由選舉,台灣就是一個範例。最後,還要勇於承認天安門事件中犯的錯誤,給受害人家屬賠償。"
文章最後引用比爾·克林頓當年競選美國總統時的一句名言"用經濟說話,笨蛋!"說,這個被認作全球通用的道理,在中國看來不再能讓所有人信服,"也許是因為,這一原則已經在中國適用了太久。"
"計劃生育政策必須調整"
《每日鏡報》同一天的報導也講到了一些"不聽話"的中國人,具體指的是那些為了生男孩,到香港作B超鑑定胎兒性別的人。這些人自己也承認,打掉女胎,只要男孩的做法很殘忍,但迫於中國大陸的計劃生育政策不得已而為之:
"新華網登出了中國智庫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布的關於人口政策調整的報告,集納了中國20多位人口學者的建議。他們提出,中國應分步放開'二孩',到2015年實現全中國放開二胎的目標。
中國從1980年開始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帶來的負面影響已經在很多方面顯現,比如2010年新生兒男女比例為118比100。由於'重男輕女'的傳統思想,導致女胎墮胎現像多,男女比例失調,中國男性娶妻難。中國社會老齡化嚴重也是計劃生育政策的後果之一。北京政府為人口政策作辯護的理由主要是,控制人口增長,才得以實現生活水平的提高。
此前也有不少呼籲中國取消計劃生育政策的呼聲。此次的放開'二胎'的建議之所以格外有影響力,是因為報告出自政府的智庫機構。復旦大學蔡勇教授認為,這說明政府必須對人口政策進行調整,只不過誰也不知道,調整將在何時進行?"
摘編:謝菲
責編:葉宣
以民眾“反國民教育”浪潮為最新標誌,香港目前的政治、社會空氣明顯緊張,同北京關係不融洽。《新蘇黎世報》發表一篇關注文章。《時代》週報由媒體“曝光”溫家寶家族財產事件論及中國國家資本主義弊端。
(德國之聲中文網)(10月31日)一期的《新蘇黎世報》認為,香港新任特首梁振英未按慣例在本月作首個施政報告,而予以推遲;港人數月來多次舉行“反國民教育”示威抗議,顯示出,香港許多政界人士以及民眾感覺受到北京太多擠壓、特首過於聽命於中南海:
“香港目前存在著如何對立的政治情緒,可從9月初圍繞'國民教育'課程的爭論中略見一斑。根據北京的願望和壓力,前屆政府已安排制定相關的學校教育計劃,讓學生們更熟悉中國的歷史和政治。當樑及其引起爭議的教育主管宣布將'愛國主義教育'作為必修課,以及為此撰寫的教材公諸於眾後,立即出現一股抗議浪潮。該科目的反對者擔心'洗腦',笨拙的讚同者卻稱有必要'洗腦'……”
“圍繞'愛國主義課程'的衝突不僅讓人懷疑梁(振英)的施政能力及他的尺寸把握能力,而且,觀察家認為,梁就任數月以來的表現還證實了至遲在香港回歸人民中國時便瀰漫在空氣中的那種憂慮:北京的'政治邏輯'會在香港強行得到貫徹。……北京和香港對雙邊關係的看法大相徑庭。無助於消除衝突的眾多決策是在北京做出的。……有關自決問題,必須在未來5年內確定方向。根據北京的擔保,香港在過去數年努力走向更多民主化,現在,中央政府似乎不願意繼續容忍所有的大膽行為,並致力於加強(香港)融入中國體制的進程。衝突的領域是巨大的。因為,黨官們也受惠於一個受到國際承認的金融重鎮香港所能提供的可能性。正如經濟界的對話代表始終強調的那樣,金融重鎮的基礎是法治。因此,若將法治孤注一擲,不僅是危險的,而且,對北京來說也非常不利。”
考慮到香港的民意現狀,文章作者對京港當局是否能在近期解決相關問題表示懷疑:
“……然而,現在甚至都不清楚,在下屆政府中同香港打交道的人會是誰。香港內部就自己的未來政治達成妥協也具有同樣的必要性。但在情緒激動的政治氛圍下,目前似乎還遙不可及。”
投桃報李
《時代》周刊認為,對溫家寶總理家族可能聚斂巨額財富的曝料性報導無論如何都有助於說明中國政治和社會現狀:
“要不是存在影子世界,怎能解釋溫家寶家族按〈紐約時報〉所報導的那樣能聚斂近30億美元。……國有經濟只能產生勾結與腐敗、貪贓枉法與裙帶經濟。要是用紅色電話就能既舒服又迅速地搞定,幹嗎還要競爭?互相關照的網絡—關係要比在市場上的擔風險行為更能賺錢。要是朝令夕改能為自己帶來好處,或使家人受益,黨內大老又何苦遵紀守法?自肥的機會令人難以抵抗。〈經濟學家〉雜誌2009年就報導過,1.4萬億美元銀行貸款中的85%流向國有企業。國家對投之以桃,它們向國家報之以李。”
摘編:凝煉
責編:樂然
責編:樂然
[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