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日 星期日

新興市場新世紀──台灣

新興市場新世紀──台灣
新興市場新世紀──台灣
大塊文化/提供

我 第一次到台灣是在1977年,那時候我們住在曼谷,到台灣是為了拜訪友人。記憶中,我開著車經過鄉間,沿途看見的是一排排剛種好的蘋果樹,還有,我在台北 享用熱騰騰的火鍋,更以非常便宜的價格買了一套非常有名的百科全書。現在,以前的果樹林上蓋滿了建築物,摩天大樓裡開著許多別出心裁的餐廳,只要利用台灣 製的智慧手機,就能在手掌上找尋任何想要的資訊。還有,當年有誰曾料想到現在會有那麼多台灣商人,住在台灣企業巨型工廠林立的中國?

小型新興國家 也能是競爭力外銷者

台灣是全球經濟(與全球勢力)自工業革命以來,最深刻的變遷環境下的早期領導者和範例。200年前,「西方國家」從當時世界上最大經濟體──中國和印度 ──手中奪走了對全球經濟的掌控權。現在,潮流又在轉向了,全球經濟的重心正快速從已開發世界轉向新興市場。這股潮流正是起始於「亞洲四小龍」如台灣等 地,他們向整個世界證明,小型新興國家也可以成為有競爭力的外銷者。

過去一度處在全球經濟末稍部位的新興市場,現在卻扮演著核心的角色。台灣和韓國是最早期的範例,他們從窮國蛻變成中產階級經濟體,目前無論在消費、基礎建設、財富、科技甚至流行等層面都急起直追。

未來十年內,將有接近十億個新消費者是來自新興市場。改造全球局面的並不是「新經濟」,而是在無聲無息中奪走光彩的「新經濟體」(更確切的說,應該是「再」新興市場)。這只是個開始。

新興市場從附屬地轉變為未來主導者,並不僅止於貿易面。目前全世界有75%以上的外匯存底,是掌握在新興經濟體的央行手中。不過,世人比較不清楚的是,目 前這些新興市場的基礎建設支出已經超越美國或歐洲,而且他們的支出年度成長率高達20%,已開發世界的成長率卻低得可憐。

將有愈來愈多的下一個奇異公司和微軟公司是來自新興市場。目前《財星》雜誌全球500大企業中,有近70家公司是以新興市場為基地。我的書裡討論了25個突破萬難並順利躍上世界級地位的企業,其中有四個是台灣企業。

台積電是獨立晶圓廠的世界領導者,該公司製造精密半導體晶圓。宏達電是精密(且美觀)智慧手機和PDA的創新設計者。鴻海是眾多在中國從事主要生產活動的 台灣企業之一。目前該公司仍舊隱匿在大品牌的面紗之下,它不僅製造i-Phone,也生產HP電腦、Nokia手機和Sony的Playstation。

另外還有裕元,它是台灣的寶成企業所創辦,全世界賣出的五雙慢跑鞋裡,就有一雙是該公司製造的。

新興跨國企業 擁有本土優勢

在這些新興跨國企業當中,只有少數是仰賴廉價勞工或天然資源,來作為它們的主要競爭優勢,這和一般人的迷思正好相反。全球經濟的轉變也意味,傳統的跨國企 業不僅要在它們自己的領土裡迎戰這些新秀,在這些企業賴以成長的市場中,它們也被迫面臨愈來愈嚴重的競爭壓力,因為新興跨國企業在這些成長市場中擁有它們 特有的本土優勢。

新興市場的自信心已經愈來愈強,同時也發展出屬於他們特有的品味。隨著「西方國家」逐漸失去「模範」的地位,某些傳統品牌的吸引力可能會逐漸消失。現在已 經有成千上萬種新的本土產品(從泡麵到多人同時上線的電腦遊戲和行動電話),是為了迎合亞洲消費者需求而推出。這個世界不是平的,而是逐漸朝新興市場傾 斜!

(本文摘自大塊文化出版《新興市場的新世紀 》台灣版作者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