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1日 星期六

汪浩觀點:臺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嗎?

汪浩觀點:臺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嗎?

 2017年03月12日 07:10 風傳媒

馬英九2日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中華民國1912年就已經獨立,臺灣的法統源於中華民國憲法,一個中國是包括中國大陸和臺灣在內的中華民國。可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變成兩個國家,如何再分裂一次呢?(資料照,陳明仁攝)

2017年3月1日,前總統馬英九在紐約表示「我相信沒有必要宣佈臺灣獨立,這不會成功。」馬英九說,獨立一詞有兩種不同含義,一個是自治(autonomy),政府自行運作,自行選總統;另一個意思是分裂(separation),這是非常不同的。「只要不分裂,你就維持自治,維持現狀,保留統一作為潛在的選項,我認為這可能是臺灣生存的最佳方式。」3月2日,馬英九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中華民國1912年就已經獨立,臺灣的法統源於中華民國憲法,一個中國是包括中國大陸和臺灣在內的中華民國。可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變成兩個國家,如何再分裂一次呢?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臺灣從來就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在國際間各自擁有不同數目外交關係且互不隸屬的兩個主權國家。過去60多年,兩岸關係的癥結就是中共否認或無視這一事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一個新國家的誕生,它起源於1931年成立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是毛澤東在蘇聯支持下,為分裂「中華民國」而搞的另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內,毛澤東宣稱是無產階級專政新國家;對外,毛澤東要求繼承中華民國所有國際法上的權利,卻拒不承認中華民國任何國際法上的義務,所以,毛澤東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既是新國家,又是新政府,哪個對他方便他就講哪個。目光轉到現在,馬英九搞不清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新國家,還是新政府,或者是說,他沒有弄清楚中華民國到底是「一個中國」中早已被消滅的舊政府,還是「兩個中國」之一的獨立國家。根據馬英九在紐約的談話,看得出來他堅持中華民國「自1912年以來,是(主權)獨立國家」,因此除非他否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是主權獨立國家,不然他就應該承認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兩個不同的國家,根本沒有再次分裂的問題。
195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執行一種反美親蘇「一面倒」的外交路線,這個毛澤東在事後承認錯誤的外交路線導致了「兩個中國」的長期共存。韓戰爆發之前,杜魯門政府向毛澤東發出種種訊息,表示美國願意放棄中華民國這個盟友。如果毛澤東在1950年夏天向莫斯科和平壤的共產黨夥伴堅持要先征服臺灣,臺灣可能早就像海南島一樣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另一個省份,中華民國也早就被消滅了。但當時毛澤東同意金日成先南侵,是為了贏得史達林的信任,以便能得到蘇聯的海空軍援助以攻打臺灣,只是他最後雖然贏得了蘇聯的援助,但卻永遠失去了攻打臺灣的機會。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在華盛頓簽字,外交部長葉公超(前右)與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前左)握手致意。(圖片來源:國家文化資料室)
1954年和1958年,毛澤東發動的兩次臺海危機導致了適得其反的效果:迫使美國與臺灣簽訂了「共同防禦條約」,固化了海峽兩岸一邊一國的長期並存。圖為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在華盛頓簽字,外交部長葉公超(前右)與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前左)握手致意。(資料照,圖片來源:國家文化資料室)
1954年和1958年,毛澤東發動的兩次臺海危機導致了適得其反的效果:迫使美國與臺灣簽訂了「共同防禦條約」,固化了海峽兩岸一邊一國的長期並存。在「共同防禦條約」中,美國實際所承認的中華民國領土只涉及臺澎,對遭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攻擊的外島,美國的承諾含含糊糊,美國也不承認大陸是中華民國領土的一部分。整個1950和1960年代,毛澤東不斷地錯誤決策,推動革命外交和國際共產主義,把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兩國關係凍結在敵對狀態二十年多年。
蔣介石晚年試圖改變中華民國國家戰略,逐漸在心態上和戰略上接受「兩個中國」的前景和外交安排,可惜這種轉變來的太晚和太慢。蔣介石逐漸地把臺灣的國防戰略從反攻大陸的進攻戰略調整為保衛臺灣的防守戰略,並且清楚認知美國政策趨勢的改變,臺灣沒有辦法遏阻美國追求符合其安全利益的目標。因此,1971年夏秋,他為了確保中華民國留在聯合國,對美國一再退讓和遷就,同意「雙重代表權」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安理會席位,但這為時已晚。尼克森為了早日結束越戰而秘密改變對臺政策,不顧蔣介石的妥協,放棄實施「兩個中國」政策的機會,封殺了臺灣的外交空間,直接導致臺灣被驅趕出聯合國。當時,如果26屆聯大通過美國兩項提案而讓中華民國繼續留在聯合國,這會對尼克森順利訪問北京造成極大困擾,這正是尼克森決對不願意看到的。另一個推測,由於當時票數非常接近,如果26屆聯大通過美國的兩項提案,蔣介石為此準備的聲明又會如何對國內外解釋他留在聯合國的決策呢?
19871年,周書楷黯然帶領中華民國代表們,退出聯合國。
尼克森為了早日結束越戰而秘密改變對臺政策,不顧蔣介石的妥協,放棄實施「兩個中國」政策的機會,封殺了臺灣的外交空間,直接導致臺灣被驅趕出聯合國。當時,如果26屆聯大通過美國兩項提案而讓中華民國繼續留在聯合國,這會對尼克森順利訪問北京造成極大困擾,這正是尼克森決對不願意看到的。(資料照)
1971年底,中華民國被迫退出聯合國之後,面對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改善關係的致命威脅,為了確保臺澎金馬不落入中國之手,兩蔣開始考量「一中一臺」的可能性。1971年10月27日,蔣經國代表蔣介石召見國軍高層,指示「今後作戰一切以防守為著眼,關於反攻大陸的措施不必做太多的準備。」這是1949年後兩蔣對國軍軍事戰略的第一次明確轉變。1971年11月17日,國民黨中常會討論了放棄「一個中國」主張,轉而宣佈臺灣獨立的可能性。此後,與蔣經國關係密切的外交部次長楊西崑與駐美大使沈劍虹主動找美國大使馬康衛和季辛吉密談,徵求美國對臺灣以「中華臺灣共和國」名義獨立的意見,但美國人不予理會。12月31日,蔣介石終於決定反攻戰略重新部署,計畫與行動完全變更。「此一自立自保,以退為進,以守為攻,以靜制動之戰略,至為重要。」至此,蔣介石明確放棄了「反攻復國」的舊國策,而確立「自立自保」的新戰略,可是臺灣民眾並不知道這一變化。1972年,在蔣介石的最後幾則日記中,他一再強調「邁向獨立自強之心理。」至此,兩蔣對中華民國的國家定位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轉變。
1978年12月16日,美國宣佈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並與中華民國斷交,終止美臺「共同防禦條約」和撤出全部駐臺美軍。12月29日,蔣經國要求美國繼續承認中華民國的法律地位和國際人格,此時,蔣經國已放棄爭論誰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轉而強調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其存在是一個國際法的事實。他主張中華民國獨立的國際人格,不因美國終止外交承認而有所變更。蔣經國為了繼續與美國發展「實質的官方關係」,要求美國在臺澎金馬的範圍內給予臺灣法理上的承認。外交部副部長錢復在臺美談判中堅決主張,鑒於中華民國有效控制臺澎金馬地區,因此美國應在此範圍內給予法理上之承認。蔣經國甚至在推動制定「臺灣關係法」的過程中,要求美國國會以「臺灣政府」此一名稱來稱呼「中華民國」,由此可見,蔣經國願意接受中華民國領土範圍只涉及臺澎金馬。這點與馬英九今天還在主張的「一個中國是包括中國大陸和臺灣在內的中華民國」很不同。
1982年,蔣經國準備錄製除夕講話。(徐宗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1980年代,蔣經國為了擺脫外交孤立困境,保衛中華民國在國際社會中「獨立國家」的地位,修改了「漢賊不兩立」政策。蔣經國放棄了原來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絕對排斥的態度,轉而採取在兩岸關係上力爭對等地位的作法。(資料照,徐宗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1980年代,蔣經國為了擺脫外交孤立困境,保衛中華民國在國際社會中「獨立國家」的地位,修改了「漢賊不兩立」政策。蔣經國放棄了原來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絕對排斥的態度,轉而採取在兩岸關係上力爭對等地位的作法。在堅持中華民國主權獨立的同時,蔣經國亦提倡「中華民國認同」與「臺灣認同」互相接納,蔣經國在1979年臺美斷交之初倡議用「臺灣政府」名稱,即為此概念的體現。以蔣經國的觀點來看,在國際關係中,中華民國就是臺灣,臺灣也就是中華民國。1987年夏天,蔣經國說:「我來了臺灣四十年,我也是臺灣人。」這句感性的話是有其深遠政治意義的。
李登輝主政初期,他繼續推動蔣經國晚年以「對等地位」為原則的兩岸交流。為了展現善意,李登輝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大陸的治權。不過為了與中國所定義的「一個中國」原則和「一國兩制」政策有所區隔,李登輝政府陸續提出「一國兩區」(1990年),「一個中國,兩個對等政治實體」(1991年),「一個中國指向的階段性兩個中國政策」(1993年),「一個分治中國」(1997年)與「特殊的國與國關係」(1999年)等主張。所有這些主張都強調「一個中國」是過去式和未來式,但不是「現在式」; 這些主張在堅持中華民國主權獨立基礎上,強調兩岸關係的「對等性」。
1999年7月9日,李登輝在提出「兩國論」時指出,歷史的事實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從未統治過中華民國所轄的臺、澎、金、馬。總統府當時還特別強調:「這是一個法律事實的陳述,我國的大陸政策並沒有改變。」李登輝進一步指出「中華民國從1912年建立以來,一直都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又在1991年的修憲後,兩岸關係定位在特殊的國與國關係,所以並沒有再宣佈臺灣獨立的必要」。他主張,解決兩岸問題,從制度上的統合,逐步推演到政治上的統合。李登輝的「兩國論」與蔣經國的「臺灣政府」就是「中華民國」主張一脈相承。
 20161126-前總統李登輝出席「台北高校同學會年會」活動.李登輝.(陳明仁攝)
1999年7月9日,李登輝在提出「兩國論」時指出,歷史的事實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從未統治過中華民國所轄的臺、澎、金、馬。(資料照,陳明仁攝)
1999年7月參選總統後,陳水扁一再宣示「新中間路線」向社會主流靠攏,接受「現行憲法下的中華民國」政治框架。2000年1月30日,他發表「陳七項」的兩岸政策,主張「臺灣已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沒有宣告獨立或變更國號的問題」。陳水扁在2000年5月20日的就職演說上,針對兩岸關係宣示「四不一沒有」。在2000年12月31日的跨世紀元旦演說中,陳水扁進一步提出「政治統合論」,這篇演說對中國充滿善意,提出「根據中華民國憲法,『一個中國』原本並不是個問題」和「尋求兩岸政治統合的新架構」,這個主張與國民黨的「憲法一中」主張差別不大。陳水扁在2002年8月3日發表「一邊一國論」,自己解釋這只是對「兩岸現狀的事實陳述」。
2015年11月7日,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於新加坡會面。這是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兩國元首的首次會晤,象徵兩岸關係的重大突破。「馬習會」通過兩國元首的行為,默認了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馬習會」是兩國元首間的正式會晤,不管他們如何互稱對方,馬英久的唯一正式身份是中華民國總統,他當時並不是國民黨主席,而習近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國際法公認,國家元首間的正式會晤是「國與國關係」的最高形式。會後,馬英九、行政院長毛治國、陸委會主委夏立言等,都強調「馬習會」「彰顯中華民國主權」,促使習近平「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果真如此的話,一個互相「彰顯主權」的峰會至少默認了雙方關係是「國與國關係」,因為只有國與國之間互動才必須「彰顯主權」。其實,馬英九執政八年期間,不斷強調「一中各表」,宣稱「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前途由2300萬人決定」,堅持「不統、不獨、不武」的路線。
蔡英文就任總統後,從520就職到國慶演說,一再提倡兩岸維持現狀、新政府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她也提出兩岸既有的政治基礎,包括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與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等,當然,蔡英文明確主張中華民國主權獨立。
總統蔡英文在2016國慶大典發表演說。(總統府提供)
蔡英文就任總統後,從520就職到國慶演說,一再提倡兩岸維持現狀、新政府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也明確主張中華民國主權獨立。(資料照,總統府提供)
綜上所述,就實質內涵而言,蔣經國以來(甚至蔣介石晚年),臺灣的五位總統的國家定位和國家戰略並無很大差異,五位總統都在維持臺灣的事實獨立,而且都尊重《中華民國憲法》。五位總統對兩岸政策立場之差異,僅存於兩岸關係定位和「一個中國」的定義。在兩岸關係定位方面,蔣經國和馬英九根據憲法將兩岸關係定位為「一國兩區」,臺灣和大陸不是兩個國家,而是兩個對等的政治實體,雙方主權互不承認,治權互不否認。李登輝、陳水扁和蔡英文主張兩岸主權對等,互不隸屬,但憲法上存在某種特殊聯繫。至於「一個中國」的定義,蔣經國和馬英九認為「一中」是指中華民國,他們似乎都不肯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但蔣經國比馬英九更接受中華民國領土只限於臺澎金馬;李登輝,陳水扁和蔡英文則認為「一中」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是臺灣的國號,領土只限於臺澎金馬,是不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另一個國家。但五位總統在堅持中華民國主權獨立時,實質上都提倡「中華民國認同」與「臺灣認同」互相接納。
*作者為牛津大學國際關係學博士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