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1日 星期日

The city that scares China 民運領袖獲香港立法會席位;香港年輕的本土派運動是否繼續壯大,取決於北京未來的香港政策


評論:佔中新一代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對北京持批評觀點的佔中代表首次進入香港的立法會。德國之聲中文部主任Philipp Bilsky認為,香港是否由此同大陸漸行漸遠,將尤其取決於北京的政策。
本次立法會選舉是兩年前持續了數月的"佔領中環"運動後首次大型選舉,因此,對結果如何人們給予了高度關注。關閉選舉站後出現了兩個最基本的結果:其一,泛民派再次聚集了足以在立法會否決建制派決議所必要的多數;其二,對北京持批評觀點的香港街頭運動"佔中"的代表首次進入立法會。
本次選戰過程中,港獨的論調首次得到討論。據香港中文大學的一份民調,超過17%的受訪者支持香港獨立,而在15至24周歲年齡段,支持港獨的甚至高達約40%。兩年前,這樣的民調結果完全不可想像。
Bilsky Philipp Kommentarbild App
北京會怎樣應對?
這一選舉結果對香港意味著什麼?短期看,產生不了太大影響,因為它能改變的東西並不多。許多媒體都寫道,年輕的佔中一代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畢竟他們在立法會只佔少數幾個的席位,而親北京的建制派則擁有一個相當穩定的多數。值得關注的是,還很年輕的本土派運動長期會形成怎樣的發展。
過去兩年裡不斷上街遊行的香港青年當中,許多人將手中的選票投給了佔中積極分子,他們將自己看作是主權回歸中國之後的失意者。他們對香港的經濟發展以及個人的職業前景充滿憂慮。他們擔心,北京越來越頻繁地干涉香港政治,削弱香港的自由。香港年輕的本土派運動是否繼續壯大,也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北京未來的香港政策。

~~~~~NYT
香港——根據政府初步統計的投票結果,週日的香港立法會選舉投票人數創下歷史紀錄,一群志在重寫支配香港與中國大陸關係的規則的年輕人成功入選立法機構。
在那些參加了2014年香港民主運動的年輕抗議者中,有一部分人如今首次獲得了行使政治權力的方法。
那場旨在保護這個前英國殖民地的民主改革的運動最終失敗,加之對香港的自治權受到威脅的擔憂,讓這些候選人在競選時提出了自決,甚至從中國大陸獨立的主張。
他們在選舉中的成功標誌著一股新政治力量的湧現。到目前為止,「親北京」派仍是香港佔主導地位的政治力量,他們主張在現有的「一國兩制」框架下選舉出這座城市的領導人和立法者。
這些立法者不會對中國在香港的主權提出質疑,香港在1997年結束了長達一個多世紀的英國統治,回歸中國。但這些年輕的激進派會。他們認為在現行制度下,香港不可能保障公民自由。
「人們對『一國兩制』已經失去了信心,他們通過選舉表達了自己的失望,」30歲的梁頌恆(Sixtus Leung)在此次選舉中成功當選,他被稱為「本土派」。「我個人支持香港的獨立。」
除了梁頌恆,23歲的羅冠聰(Nathan Law)也在70人組成的立法會中獲得了一席之地,他是2014年抗議活動的學生領袖之一。另一名當選的所謂激進派是不到40歲的朱凱迪(Eddie Chu),他是在多議席地方選區中得票最多的候選人。截至週一上午,根據政府統計,共有至少5名激進派候選人獲得了席位。
北京和香港政府已明確表示,獨立是不可能的。此次選舉前,5名候選人因為支持獨立被取消了競選資格。事實證明此舉可能適得其反。
週日的選舉是1997年以來投票人數最多的一次。投票原計劃在當晚10點半結束,但至少有一個投票站在週一凌晨2點半仍在開放,以接受那些在截止時間前到達,但排隊直至深夜的投票者。
但總體上而言,每四年選舉一次的立法會仍將由親北京派控制。70個席位中近半不由普通市民投票決定,而由會計師、工會、旅行社、醫生和建築師等專業社會群體決定。在這些「功能界別」中,親中央政府的人佔主導。
傅才德(Michael Forsythe)是《紐約時報》記者。
~~~~~
新政治力量崛起,民運領袖獲香港立法會席位


週日的選舉投票人數創下1997年來的歷史紀錄,至少5名主張政治自決、甚至獨立的激進派候選人獲得席位,其中包括「雨傘運動」的學生領袖羅冠聰。
CN.NYTIMES.COM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