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3日 星期日

德語媒體:時勢比人強,美中休戰僅一時

德語媒體:時勢比人強休戰僅一時

對於美中兩國就貿易爭端達成初步協議,德語媒體表示謹慎樂觀。《明鏡在線》記者認為特朗普之所以“退而求其次”,接受“階段性協議”是出於內政壓力;《南德意志報》則指出,兩個經濟大國之間的根本分歧並未得到解決,貿易戰只是“暫時停火”而已。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美新一輪貿易談判結束,取得的成果令人矚目:特朗普宣布雙方已經達成初步協議。"明鏡在線"(Spiegel Online)週六發表了記者Ines Zöttl從華盛頓發來的分析文章,標題為《縱火者玩起了滅火器》(Der Brandstifter spielt Feuerlöscher)。文章開篇寫道:"人們很少見到特朗普這麼低調內斂。在和中國打了18個月的貿易戰之後,這位美國總統週五表示,雙方已經達成'第一階段'協議,目前只需要把相關內容落實在文字上,這是一件好事。可是就在幾週前,他還一再強調簽訂一份'全面'的大協議才是唯一出路。"
是什麼促使特朗普重新回到"事實的基礎上"了呢?作者指出,這是因為他現在需要成功,因為一份大協議暫時沒有希望,所以小的也算是聊勝於無。在這場貿易衝突中,之前特朗普一直以優勢一方自居。"也就是說:狹路相逢強者勝。但是在過去幾個星期裡,雙方的實力對比發生了變化。"
USA Trump zu Ukraine-Affäre und China (Getty Images/AFP/J. Watson)
讓特朗普從強勢地位轉變為"弱勢一方"的主要因素,就是在內政領域遭遇的巨大壓力。"因為每一天都有關於'通烏門'的內幕細節曝光,對於這位總統來說都是負面影響。即使在共和黨黨內基層,支持引入彈劾程序的聲音也越來越多。"
除了彈劾壓力之外,文章還指出另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經濟領域發出的警示信號。"很多企業因為貿易戰而凍結了投資計劃,很多專家認為美國的加工工業目前已經陷入蕭條。此外,最近開始到田地裡進行收割的美國中西部農民,也為將來的生計而發愁。如果不能拿下俄亥俄或者威斯康辛這樣的'搖擺州'的話,特朗普2020年是贏不了大選的。"
"先破後立"--特朗普的高招?
"明鏡在線"記者分析認為,這次特朗普和中國達成"第一階段"協議"純屬一時之計"。因為這位美國總統已經把貿易政策當成自己選舉戰略的工具。"他的步調規律是,退兩步、進一步。先把現有的撕毀,然後再為修復了其實是自己造成的損失而歡呼勝利。"

《南德意志報》駐紐約記者Claus Hulverscheidt則將關注點聚焦在中美貿易談判的後續進程上。題為《特朗普和中國還在繼續爭吵的問題有哪些》(Worüber sich Trump und China weiterhin streiten)的文章指出,從貿易談判取得突破的"好消息"剛一傳出,就有很多人表示疑慮。而這種擔心並非毫無道理:"在貿易戰開打的這一年半里,每次宣布所謂的'突破'之後,都會出現更嚴重的倒退。這一次也不能排除這種可能,因為目前除了意向聲明之外並沒有什麼站得住腳的實際成果。"
癥結仍在矛盾未解
作者指出,不容忽視的是,兩國在最關鍵的幾個分歧點上仍然沒有取得共識,而且在這些方面雙方的利益存在"直接的正面衝突"。其中包括習近平提出的"中國製造2025"計劃被特朗普視為以國家補貼來扭曲競爭的手段,此外美國也在試圖阻止中國企業主導未來5G通訊標準。在這兩個重大問題上,北京和華盛頓恐怕沒有那麼容易達成妥協。
除此之外,如何核實中國是否真的履行了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放棄強迫技術轉讓和對外企開放市場的承諾,以及如何落實減少美國對華貿易逆差的問題,也都還是未知數。尤其減少貿易赤字,是特朗普對自己忠實選民的最核心承諾之一。
綜上所述,作者認為中美貿易戰距離真正的"休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雙方之所以現在選擇"暫時停火",主要是因為特朗普和習近平各自都有足夠多的麻煩需要處理。"美國總統面臨著彈劾程序的威脅,同時他的敘利亞政策最近也第一次在共和黨黨內遭到了大範圍的反對。習近平則要面對香港持續不斷的抗議示威,一時間難以控制局面。至於貿易戰麼,隨時都可以重新開戰。"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日期 12.10.2019
  • 作者 雨涵(摘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