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6日 星期日

發展中國家將擔負更多減排責任

wsj
發展中國家將擔負更多減排責任
2007年12月17日10:48



週六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有近190個國家簽署了新的氣候變化框架協議﹐從而為發展中國家在對抗這一全球性威脅中擔負起新的責任舖平了道路﹐這是與《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的重要不同。

經過數天緊張會談後達成的新協議號召發展中國家“採取行動”﹐以
“可測量、可報告、可核實”的方式來減輕氣候變化。這樣的條款暗示出像中國這樣有望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碳排放國的發展中國家將因新的全球氣候變化框架協議而面臨更多的減排責任和壓力。

但是在為期12天的聯合國大會結束前最後一刻艱難達成的協議未能要
求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做出具有約束力的減排承諾。

77國集團(Group of 77)主席穆尼爾•阿克拉姆(Munir Akram)在會上表示﹐“我們並不是說我們會接受排放限額
﹐而是說我們會竭盡全力走一條不給氣候造成負面影響的發展之路。我們會嘗試與西方國家不同的方式。無論如何為了發展中國家的自身利益﹐很多發展中國家已經在做出努力了。”77國集團代表包括中國和印度在內的約150個發展中國家。

該協議制定了一個初步的路線圖﹐以便在未來兩年中為新的全球氣候條
約談判設置時間表和其他限定因素。新的條約將代替將於2012年到期的《京都議定書》。

美國副國務卿兼代表團團長葆拉•多布里揚斯基(Paula Dobriansky)稱該框架協議揭開了氣候外交的新篇章
﹐並表示美國致力於制定一個全球溫室氣體減排的長期目標。

但是對布什政府來說﹐巴厘島聯合國大會達成的框架協議在要求發展中
國家做出貢獻方面做的還不夠。白宮長期以來一直在辯稱﹐除非具有約束力的排放限額同樣適用於中國和印度等主要碳排放國﹐否則將有損美國經濟。在上週六發表的一份聲明中﹐白宮表示對框架協議的某些方面非常關注﹐其中包括發展中國家在減排方面做出的承諾水平。

《京都議定書》認為﹐工業化國家對幾十年來溫室氣體排放的增加負有
責任﹐因此應該在減排方面發揮帶頭作用﹐而沒有要求貧困國家減排。但是因為缺少發展中國家的參與﹐《京都議定書》的有效性降低﹐並且從某種程度上造成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在議定書實施後反而迅速上升。與中國並列為世界最大碳排放國的美國沒有簽署《京都議定書》﹐原因之一就是因為該議定書未對發展中國家提出減排要求。

巴厘島框架協議號召發展中國家採取“行動”﹐但沒有明確指出應該做
出哪些改變。但是一些觀察人士稱﹐這些改變可能包括做出在某些行業進行減排的承諾﹐比如鋼鐵和發電領域。

美國起初反對該框架協議的部分條款﹐這些條款號召工業化國家提供資
金和其他援助﹐幫助發展中國家獲取技術﹐以減少對煤炭等污染嚴重的能源的依賴。在巴厘島大會結束前﹐這些條款成了美國和威脅要中止協議的發展中國家代表團之間爭論的焦點。

許多人認為﹐這次大會作為一場聯合國級別的磋商而鬧至“翻臉
”局面實屬罕見﹐在最後一場會議中﹐美國簡直成為了眾矢之的。巴布亞新几內亞駐聯合國大使凱文•康拉德(Kevin Conrad)對美國代表團稱﹐即使沒有美國的參與﹐全世界也將繼續推進減排工作。康拉德說道﹕“若美國不願意帶頭......那就麻煩你把路讓開”。

之後不久﹐此前曾承諾要以開明態度與會的美國代表團令人意外地突然
調整了立場﹐並對發展中國家提出美國要在清潔技術上拿出更多資金之類的要求作出讓步。

儘管遭到歐盟(European Union)方面的強烈反對﹐但美國代表團還是在談判中成功抹掉了
關於工業化國家具體減排目標的大部分內容。不過最終協議體現出的靈活性仍得以讓一些環保組織為取得的進展叫好。這份協議為美國在擬於2009年簽訂的最終公約中接受強制性減排規定留下了空間﹐屆時美國將是另外一位總統當政了。

美國皮尤慈善信託基金會(Pew Charitable Trust)旗下機構Pew Environment Group的副董事經理飛利浦•克拉普(Philip Clapp)稱﹐這已經是布什政府在這次大會上的讓步底線。

巴厘島大會取得的具體成果之一是拿出了一套向發展中國家保護森林提
供信貸的方案﹐而這套方案最終會納入下一份全球氣候公約。砍伐熱帶雨林是導致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全球五分之一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因此而產生的。此方案將以各項優惠條件來促使印尼和巴西等熱帶國家通過保護森林的方式而實現減排。

聯合國最近發佈的一份報告稱﹐發展中國家因為氣候變化而受到的各種
負面影響最大﹐其中包括海平面上升、極端惡劣天氣和缺水等。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Ban Ki-moon)在大會上稱﹐氣候變化會對所有人造成影響﹐但並非每個人受到的影響都相同﹐那些對產生這一問題所負責任最小的人卻要承受這個問題造成的最嚴重後果。

例如太平洋島國圖瓦盧就已經因為海平面上升而受到洪水和淡水污染等
災害的困擾。據聯合國的預測﹐若全球氣溫繼續上升﹐圖瓦盧將被海水淹沒﹐其居民將成為全世界第一批“環境難民”。

圖瓦盧副總理塔沃•泰依(Taavau Teii)稱﹐圖瓦盧自《京都議定書》簽署之初就在向世人求救
﹐氣候變化將意味著圖瓦盧連同它的文化和生靈在地球上消失。在圖瓦盧看來﹐巴厘島大會乃關乎存亡的大事。

圖瓦盧的代表們在會議期間一直住在一家遠離會場的經濟型酒店中
﹐原因是他們負擔不起招待代表的酒店每天300美元的住宿費。

一些學者認為﹐巴厘島草案缺乏實質性目標非但不會阻止人類在解決全
球氣候變化問題上繼續前進﹐反而會使各國政府在今後的談判中獲得更大靈活性。

哈佛國際氣候協議項目組(Harvard Project on International Climate Agreements)的學者們在大會期間一直遊走於場外
﹐並勸說代表們跳出《京都議定書》的框框進行思考。

該項目組成員約瑟夫•阿爾迪(Joseph Aldy)稱﹐在解決氣候變化問題上人類可能要另辟他徑
﹐而不是複製《京都議定書》的模式。他說﹐《京都議定書》的問題之一在於﹐它將全球各國簡單地劃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兩類﹐將乍得這樣的窮國與中國這樣的國家歸為一類。

Jane Spencer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