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8日 星期三
2022年5月15日 星期日
美國東盟峰會召開 拜登政府外交政策再次聚焦中國. Biden to launch Indo-Pacific economic plan during coming Japan visit
BUSINESS
Biden to launch Indo-Pacific economic plan during coming Japan visit
BY ERIC MARTIN
As longtime allies, Japan and the U.S. have been advocating a 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 amid growing concerns about the rise of China backed by its economic and military power.
UPDATES & ANALYSIS
EDITORS' PICKS
NATIONAL / SCIENCE & HEALTH
Cats purrfectly know their feline friends’ names, Japanese study says
BY MAGDALENA OSUMI
ASIA PACIFIC | ANALYSIS
North Korean nuclear test could serve as 'wake-up call' for Biden and allies
BY JESSE JOHNSON
BUSINESS
Japan is looking to strengthen financial education, but are schools ready?
BY KAZUAKI NAGATA
NATIONAL
Foreign tourists to be allowed to enter Japan on trial basis this month
WORLD
How often can you be infected with the coronavirus?
BY APOORVA MANDAVILLI
美國東盟峰會召開
拜登政府外交政策再次聚焦中國
MICHAEL D. SHEAR 10:35
峰會將涉及貿易、人權和氣候等議題,主要目標是為應對中國影響力組建統一戰線。儘管俄烏戰爭佔據了拜登政府大部分精力,中國仍是白宮重點關心的問題。
2022年5月12日 星期四
North Korea admits it has an outbreak of covid-19朝鮮新冠快速傳播,已致六人死亡
朝鮮新冠快速傳播,已致六人死亡
CHOE SANG-HUN 14:00
金正恩承認病毒在全國蔓延;目前朝鮮有18.78萬人被隔離。官方電視台播出了金正恩戴口罩的畫面,表明形勢越來越緊迫。
North Korea admits it has an outbreak of covid-19
Even for a country accustomed to bad news, the outbreak is disastrous
改變印度的經濟、技術......。機會是印度和莫迪先生的,他卻可能浪費它們
google 在接下來的十年中,一系列新型部隊的融合將改變印度的經濟。隨著技術成本的下降,該國推出了“技術堆棧”:一套由國家國家贊助的數字服務,將普通印第安人與電子身份,付款和稅收系統以及銀行帳戶聯繫起來。這些平台的迅速採用使渦輪增壓了世界第三大創業現場,僅次於美國和中國。除此之外,印度正在創建更大的業務集群,包括技術和可再生能源,並希望隨著供應鏈從中國的轉移而獲得。它還使用了直接,實時的數字福利制度,在三年內支付了2000億美元,向大約9.5億人支付了否則會錯過的人。
Bharatiya Janata黨(BJP)的背後,它從全球趨勢及其前任的工作中受益,但也通過支持技術堆棧和直接福利來解決問題,並堅持不懈地努力縮小非正式經濟的痛苦任務。它是由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領導的,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的主導地位既是穩定的來源,也是威脅的來源。一個風險是人民黨對穆斯林的憎惡敵意,它用來集結其政治基礎。莫迪先生還沉迷於親戚,對他的批評家們有刺耳的態度和辯護,從而選擇了官僚機構來欺負新聞界和法院。印度的增長有望改善14億人口的生活,並改變亞洲的權力平衡。機會是印度和莫迪先生的浪費。
A novel confluence of forces stands to transform India’s economy over the next decade. As the cost of technology has dropped, the country has rolled out a “tech stack”: a set of national, state-sponsored digital services that link ordinary Indians with an electronic identity, payments and tax systems, and bank accounts. The rapid adoption of these platforms has turbocharged the world’s third-largest startup scene after America’s and China’s. Alongside that, India is creating bigger business clusters, including in tech and renewable energy, and hopes to gain as supply chains shift from China. It has also used a direct, real-time, digital welfare system to pay $200bn over three years to about 950m people who would otherwise have missed out. |
香港「612基金」信託人獲保釋 專家:國安法成打擊公共活動利器 香港多位知名活動人士被拘捕
香港多位知名活動人士被拘捕
王霜舟, TIFFANY MAY
被捕人士包括何韻詩、前主教陳日君及前立法會議員吳靄儀。三人均為612人道支援基金信託人。警方稱該基金涉嫌勾結外國勢力。
|
2022年5月9日 星期一
台灣不再堅持清零:避免中國式封鎖,重點轉向減少災害 nyt
台灣不再堅持清零:避免中國式封鎖,重點轉向減少災害nyt
台灣目前允許輕症和無症狀感染者居家隔離,減少了入境旅客和密接人群的隔離天數。官員表示,台灣能夠在公共衛生需求與個人權利及社會健康運轉間取得平衡。
..... 蘇貞昌表示,台灣的開放將是“漸進式的”。即便如此,在一些人看來,政府的動作可能還是太快了。
台灣似乎並未對感染激增做好準備,在藥房和醫院等待核酸及快速抗原檢測的人排起了長龍。政策的轉變對老年人也可能產生風險,台灣老年群體的疫苗接種率低於新加坡和韓國,這兩國都已放鬆限制,但感染病死率並沒有大幅上升。
台灣官員表示,在65歲及以上的人群中,有69%已經打了三針疫苗,比上個月略有上升,但相對於更廣泛人口來說仍然較低。在最近疫情暴發報告的66例死亡中,超過一半都是未完全接種疫苗的老年人。另外,6至11歲兒童的疫苗接種從本月才開始鋪開。超過2000所學校都暫停了面對面課堂教學。
台灣衛生官員表示,在新防疫模式下,他們的工作重點正在從關注總感染人數轉變為“減少災害”的發生。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台灣政府面臨的另一個挑戰就是說服公眾這種轉變是正確的。在台北,儘管這座城市沒有讓商舖停業,人們依然敬而遠之。曾經熙熙攘攘的餐廳、酒吧和健身房如今明顯門可羅雀。在這個大體上防住了新冠病毒的社群,對疫情暴發的恐懼並不罕見,民眾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接受新的常態。
現年37歲、住在台北附近新北市的人力資源經理陳彥昇說,在上個月感染新冠后,他立刻感到害怕和羞愧,因為他認識的人都沒有感染。但他說,那之後有六位朋友也檢測出陽性,而他們應該都沒什麼大礙。
他曾對島內放鬆管制的做法持謹慎態度,但後來還是改變了想法。
“我覺得和病毒共存是難以避免的,”陳彥昇說。 “我們會不會得到只是遲早的事。”
儘管感染病例飆升,但台灣現在允許輕症和無症狀感染人居家隔離,無需住院。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Amy Qin是《紐約時報》中國記者,負責報導文化、政治和社會交叉議題。歡迎在Twitter上關注她: @amyyqin 。
Amy Chang Chien在台灣為《紐約時報》報導中國大陸和台灣新聞。歡迎在Twitter上關注她: @amy_changchien 。
翻譯:紐約時報中文網
點擊查看本文英文版。
李家超正式當選:北京代理人與被馴服的香港
美國敦促台灣訂購更有助於擊退中國入侵的武器黃安偉, AMY QIN多名官員稱,拜登政府正悄悄向台灣施壓,要求其訂購有助於其軍隊擊退中國海路入侵的武器。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美國塑造台灣防禦體系的運動變得越來越緊迫。 |
李家超正式當選:北京代理人與被馴服的香港王霜舟, 艾莎李家超將接管的是一座已被馴服的城市,預計他在推進安全相關立法上不會遇到太多阻力,但香港的經濟正在萎縮,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受到威脅,他也將面對重振經濟的考驗。 |
2022年5月5日 星期四
中國人成為巴基斯坦分離主義襲擊目標。俄能源出口或轉向中印,仍面臨障礙
中國清零政策衝擊就業
美國情報助烏克蘭擊沉“莫斯科號”
EMILY CHAN, KONEY BAI
中國新冠政策令歐洲公司投資意願大幅降低;世衛稱疫情前兩年全球死亡人數比以往多出近1500萬人;英國地方選舉約翰遜面臨政治考驗……這裡是今日要聞。
調查稱歐洲公司繼續在華投資意願降低
KEITH BRADSHER 11:00
這項中國歐盟商會的調查說明,中國新冠封鎖導致的供應鏈問題正在傷害該國作為製造業中心並吸引西方投資和技術轉換的競爭力。
中國人成為巴基斯坦分離主義襲擊目標
ZIA ur-REHMAN 13:22
俾路支分離主義分子認為,中國的“一帶一路”讓北京站在了剝削者和壓迫者一邊。近年來,許多暴力事件將中國人作為目標。
俄能源出口或轉向中印,仍面臨障礙
KEITH BRADSHER
俄羅斯需要大幅降低價格,並為天然氣出口建設更多的港口和輸送管線。但儘管存在製裁,業內認為俄羅斯能源仍能找到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