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30日 星期五

香港國家安全鎮壓-第10個月了|Explainer: Hong Kong national security crackdown - month 10。 要求全香港 37 萬名外傭,在 5 月 9 日前強制檢測


Explainer: Press freedom under fire, 'national education' in schools, fears of 'exit bans', activists sentenced over a peaceful protest and a potential law to ban protest votes - HKFP rounds up month 10 of developments in post-security law Hong Kong.
Explainer: Hong Kong national security crackdown - month 10 | Hong Kong Free Press HKFP
HONGKONGFP.COM
Explainer: Hong Kong national security crackdown - month 10 | Hong Kong Free Press HKFP
Ten months since Beijing’s imposition of its national security law

Google翻譯:香港自由報社

12分鐘·

解釋者:新聞自由遭到抨擊,學校的“國民教育”,對“出境禁令”的擔心,積極分子因和平抗議而被判刑以及有可能禁止抗議者投票的法律-FPFP總結了香港安全後法律發展情況的第10個月 。

解釋:香港國家安全鎮壓-第10個月| 香港自由報社

香港FP.COM

解釋:香港國家安全鎮壓-第10個月| 香港自由報社

自北京實施國家安全法以來的十個月

***

 一名 39 歲的菲傭確診 N501Y 變種病毒,是本港首宗本地感染的變種武漢個案,政府宣布,要求全港 37 萬名外傭,在 5 月 9 日前強制檢測,而已經打了兩劑疫苗過了 14 天的外傭,可以獲豁免。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又指,從防疫角度外傭是高風險群組,日後外傭申請來港工作簽證以及續約都要打疫苗,稍後會公布細節。
報道全文:https://bit.ly/3t6Z3r2

2021年4月25日 星期日

美國:中國的脅迫使澳大利亞付出「巨大代價」;學者:撕毀“一帶一路”協議,澳洲棄中選美

 


美國:中國的脅迫使澳大利亞付出「巨大代價」
澳大利亞先前取消了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基礎建設計劃。美國對澳大利亞表示聲援,稱該國遭受中國的「脅迫性」外交。
Artikelbild學者:撕毀“一帶一路”協議,澳洲棄中選美
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廢除維多利亞州和中國政府簽訂的“一帶一路”協議,澳洲學者認為澳大利亞已經在中國和美國之間選邊站,中國方面則很有可能祭出反制措施,但目前還很難具體預測會在什麼領域反制。

鬥爭:香港大律師公會主席夏博義 vs "中聯辦"

 

今日中聯辦發聲明批評大律師公會主席夏博義,指他早前就 8.18 和 8.31 黎智英等人未經批社集結案的評論是「散布歪曲言論」、「公然為違法者張目」、抹黑執法者及向司法界施壓。
夏博義自擔任大律師公會主席, 一直勇於為香港社會的法治和憲政秩序發聲,完全不同於馬道立一樣,後者退休前一直扮鵪鶉,退休後才敢說一句特首指定法官的安排「奇怪(但仍然有保障)」。
夏博義多次公開質疑《國安法》,指其損香港法治,亦指會推動政府修改法例。他亦在傳媒訪問中提到會堅守香港自由,盡力為香港人的基本自由權利發聲。
前兩天,夏博義接受《立場》專訪,以英國婦女選舉權運動為例,指和平示威的權利相當重要,能夠疏導民怨;若政府禁止示威及集會自由,反令運動趨向暴力。(這不就是「誰教我們和平示威沒有用?」)
***
中聯辦今日嚴厲批評夏博義,又強調大律師公會「不要在政治化道路上愈走愈遠,否則會被一步步拖入無法自拔的深淵」。
根據過往事蹟,中港政府要「郁」大律師公會的可能性愈來愈大。若然真的有動作要清算「司法界」,港共政府將會怎樣走?
現時大律師公會主要有兩項相當重要的公權力。
(一) 是香港法官的任命由「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的委員決定,而大律師公會主席一般是委員之一。
(二) 是香港要擔任大律師,必須成為公會會員,才能獲取發牌執業。
因此,如果中共要清算「大律師公會」,最有效就取消這兩項公權力。
▍關於 (一):
獨立的「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一直是中共的眼中釘,畢竟它令行政機關無法完全掌控司法界的重要職位。亦因為如此,《國安法》才安排特首可以指定國安法案的審判法官,以獲得部分司法「管治權」。
但要獲得「全面管治權」,修改「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的權力是遲早的事。第一種方法是像「完善選舉制度」一樣,削減「獨立」委員的人數,增加特首委任的權力,令多數委員絕對聽命於特首,就可掌控誰成為法官。
第二種方法則比較軟性。現時法例沒明確規定特首必須委任大律師公會主席作為「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的委員,因此只要特首「異常」地拒絕委任即可。在新香港下,特首很可能將會以「愛國早治港」為由不委任夏博義。
▍關於 (二) :
中共有機會取消香港的大律師制度,便等同廢除掉「香港大律師公會」的權力。
這項動作相當之大,後果難以估計,但並非無跡可尋。例如大公報則最近發表評論,狠批大律師公會愈來愈「政治化」同時,特別強調大多數普通法地區已無分「大律師」及「事務律師」的制度,將兩者合併已是大世所趨。
大公評論更指大律師制度的前偉在於「保持專業」,但大律師公會現時「終日沉迷政治遊戲」,「還有何德何能享有其公權力」?言下之意,若然大律師公會再為異見者發聲,很可能會作出巨大整頓。
4 月頭大公評論的說法與今日中聯辦同出一轍。但今日中聯辦不借媒體機器口舌,自己主動出撃,似乎是最後通牒。香港司法界變天之日可能不遠矣。
可能是 1 人和文字的圖像
今日中聯辦發聲明批評大律師公會主席夏博義,指他早前就 8.18 和 8.31 黎智英等人未經批社集結案的評論是「散布歪曲言論」、「公然為違法者張目」、抹黑執法者及向司法界施壓。
夏博義自擔任大律師公會主席, 一直勇於為香港社會的法治和憲政秩序發聲,完全不同於馬道立一樣,後者退休前一直扮鵪鶉,退休後才敢說一句特首指定法官的安排「奇怪(但仍然有保障)」。
夏博義多次公開質疑《國安法》,指其損香港法治,亦指會推動政府修改法例。他亦在傳媒訪問中提到會堅守香港自由,盡力為香港人的基本自由權利發聲。
前兩天,夏博義接受《立場》專訪,以英國婦女選舉權運動為例,指和平示威的權利相當重要,能夠疏導民怨;若政府禁止示威及集會自由,反令運動趨向暴力。(這不就是「誰教我們和平示威沒有用?」)
***
中聯辦今日嚴厲批評夏博義,又強調大律師公會「不要在政治化道路上愈走愈遠,否則會被一步步拖入無法自拔的深淵」。
根據過往事蹟,中港政府要「郁」大律師公會的可能性愈來愈大。若然真的有動作要清算「司法界」,港共政府將會怎樣走?
現時大律師公會主要有兩項相當重要的公權力。
(一) 是香港法官的任命由「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的委員決定,而大律師公會主席一般是委員之一。
(二) 是香港要擔任大律師,必須成為公會會員,才能獲取發牌執業。
因此,如果中共要清算「大律師公會」,最有效就取消這兩項公權力。
▍關於 (一):
獨立的「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一直是中共的眼中釘,畢竟它令行政機關無法完全掌控司法界的重要職位。亦因為如此,《國安法》才安排特首可以指定國安法案的審判法官,以獲得部分司法「管治權」。
但要獲得「全面管治權」,修改「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的權力是遲早的事。第一種方法是像「完善選舉制度」一樣,削減「獨立」委員的人數,增加特首委任的權力,令多數委員絕對聽命於特首,就可掌控誰成為法官。
第二種方法則比較軟性。現時法例沒明確規定特首必須委任大律師公會主席作為「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的委員,因此只要特首「異常」地拒絕委任即可。在新香港下,特首很可能將會以「愛國早治港」為由不委任夏博義。
▍關於 (二) :
中共有機會取消香港的大律師制度,便等同廢除掉「香港大律師公會」的權力。
這項動作相當之大,後果難以估計,但並非無跡可尋。例如大公報則最近發表評論,狠批大律師公會愈來愈「政治化」同時,特別強調大多數普通法地區已無分「大律師」及「事務律師」的制度,將兩者合併已是大世所趨。
大公評論更指大律師制度的前偉在於「保持專業」,但大律師公會現時「終日沉迷政治遊戲」,「還有何德何能享有其公權力」?言下之意,若然大律師公會再為異見者發聲,很可能會作出巨大整頓。
4 月頭大公評論的說法與今日中聯辦同出一轍。但今日中聯辦不借媒體機器口舌,自己主動出撃,似乎是最後通牒。香港司法界變天之日可能不遠矣。
===========
【經營困難,和手足一起贊助書生100蚊】
PayMe : D232548655/ QRCode: https://goo.gl/jMm6pw
轉數快ID: 161847058
請加入Patreon作長久支持:https://www.patreon.com/makeinterestingreading

2021年4月19日 星期一

中巴經濟走廊陷僵局

 

【中巴經濟走廊陷僵局】
中國和巴基斯坦2015年起推動「中巴經濟走廊」計畫,經過數年運作,各項合作卻陷入僵局,兩國的經濟建設計畫也無法帶給巴國年輕人工作機會,各種跡象顯示,中巴經濟走廊計畫正面臨無以為繼的局面。

【捲入台海 美日都做好準備了嗎?】林泉忠; Is Japan ready for a Taiwan crisis? Scenarios warn of food and fuel shortage (NIKKEI);美國應該要支付國防費用付錢給台灣?

 最近日本各大報報"美日台灣海峽......",這就讓日本媒體"興奮"?

"周邊有事......",日美幾年前就談好了啦!
換句話說,台海如有戰事,是約半個世界/亞洲戰......


***

「沒人想看到在台灣問題起衝突 美:協助台自我防衛」
這個標題讀起來感覺就怪怪的。
應該改成:
台灣要做反共的前鋒,替美國打反中的保衛戰。
美國應該要支付國防費用付錢給台灣。


***



TAIWAN CRISIS | WHAT IT MEANS FOR JAPAN
-- Commercial ships unable to pass the South China Sea
-- Food and fuel stockpiles running low
-- The need for supply chains on different sea lanes. More trade with Canada?
https://s.nikkei.com/3xbDZ6m



ASIA.NIKKEI.COM
Is Japan ready for a Taiwan crisis? Scenarios warn of food and fuel shortage
Canada emerges as an alternative source for nec


****

【捲入台海 美日都做好準備了嗎?】(部分)

作者:林泉忠 《明報》 2021年4月19日
事前已備受中國及國際社會高度矚目的「美日峰會」,如期於美東時間4月16日在白宮舉行。由於當下正是拜登(Joe Biden)積極聯手民主國家,組建「抗中聯盟」之際,且此次美日首腦會談的主軸,正是圍繞中國議題而展開,因此會議受到極高的關注。其中最大的焦點,則是拜登和菅義偉如何談論「台灣問題」。儘管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就台海局勢的表述,僅一句「強調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並鼓勵兩岸問題的和平解決」,然而美日首腦聯合聲明言及台灣卻是自1969年以來的第一次,其歷史性意義,不言而喻。
美國對「改變台海現狀」的危機感
眾所周知,「台灣問題」對北京而言,是「無可討價還價的核心問題」,也是中美關係與中日關係中最敏感的部分。那麼,為何美日首腦都不惜觸及中南海的逆鱗,而雙雙非要在此次聯合聲明中歷史性地提及「台海問題」?就此議題的解讀,恐怕需從圍繞台海安全環境的變遷,以及以美日的危機感作為切入點來分析。
就區域力量消長的大環境而言,中國於21世紀的崛起,使其更有自信和能力來「處理台灣問題」。事實上,「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也排上「第二個一百年」(2049年)的願景日程。儘管「惠台政策」效果有限,然而以「實力主義」及「切香腸戰術」來改變台海現狀,以達至「以武促統」目標的工程,已在進行。近年來中國解放軍軍機不斷越過「台海中線」,近期更頻密地進出台灣防空識別區西南方,即為顯例。
中國的迅速崛起,導致台海兩岸的力量對比日益懸殊,「兩岸統一」在客觀上已不再是天方夜譚。一旦台海現狀無法維持,對美國而言,不僅意味着「自由民主世界」的進一步縮小,更是其於戰後所構築的「第一島鏈」的迅即崩塌,以及亞太區域秩序走向瓦解。因此,美國放棄過去40年來在兩岸議題上的「模糊戰略」,進而轉向明確「協防台灣」的政策方向,經過特朗普時代及進入拜登時代後日益清晰。尤其是經歷了「香港二次回歸」的衝擊,「香港的下一個是台灣」已急速成為白宮、國會山莊、五角大樓以及美國核心智庫的共識。
日本對台灣議題認知的變遷
另一方面,日本與北京自從1972年「關係正常化」以來,基於歷史因素與對北京的尊重,長期嚴格恪守只與台灣維持「民間交流」的承諾。因此,在與台灣的交流上小心翼翼,不敢輕易踰越雷池一步,儘管日台之間的民間關係向來良好。東京如此與北京及台北的特殊關係,在日本學術界稱之為「七二年體制」。然而,經歷了1990年代台灣的政治民主化,尤其到了安倍時代,日台關係日益密切,甚至開始出現「偶發性」的官方交流。到了中國於2010年在GDP(國內生產總值)超越日本,並於同年發生「中日釣魚島海域撞船事件」及2012年因「國有化」問題爆發「中日釣魚島衝突」後,東京在擔憂日本「國土安全」的同時,也日益注視台海現狀的變化及其影響。如今認為「台灣一旦被中國統一,勢必危及日本國家安全」的意識,不僅充斥日本政界,更早已成為日本安保領域學者的普遍共識。
誠然,「胖子不是一天吃成的」,日本也並非突然到了今天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1997年的《日美防衛合作指針》及1999年的《周邊事態安全確保法》中早已有「周邊事態」的表述,包含了當台灣海峽「有事」時日美得以合作的意涵。到了2015年安倍政府制定包含「集體自衛權」的《和平安全法》,則更進一步提出了「重要影響事態」的概念。這些過程雖然都沒有直接點名「台灣」,卻也揭示了日本在過去20多年來,已將台海安全納入日本安保議題的考量範圍。
拜登壓力下 菅義偉半推半就
易言之,如今美日聲明直接觸及極為敏感的「台灣問題」,印證了日方對此議題的危機感也已到了「不得不說出來」的歷史新階段。其實,在3月16日的「美日2+2會議」後的聯合聲明中,已有「強調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的表述,只是這次的首腦聯合聲明加了一句「鼓勵兩岸問題的和平解決」。後半句的補充,顯然是意識到可能激怒北京,而調低分貝,希望表達「美日並非有意捲入台海問題,而是冀望解決問題需堅持和平手段」。
重點是,此後美國和日本究竟會如何聯手來共同應對台海問題,這才是北京以及國際社會關心的所在。其實,此次公布的美日首腦聯合聲明並未就雙方如何合作有具體的闡述。菅義偉在峰會後的記者會上被問及詳情時,僅提及「兩人有談及台灣,因涉及兩國的外交討論,不便透露細節」。值得一提的是,在美日峰會前夕,由日方持股百分百的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於4月14日就披露了「美方施壓日本,要求就協防台灣進一步表態」的內情。儘管日方最終沒有「屈服」,而未同意在聯合聲明中有更進一步的表述,然而由此亦不難合理推斷,拜登在與菅義偉的會談中明確表達了希望日方在台海議題上有更大的作為。
日方倘要在台海議題上「有所作為」,不外乎依循兩條思路,即直接強化日台在軍事上的合作,以及透過盟友美國,形成「美日台三角聯盟」。其實,東京深知「台灣問題」在中日關係中的敏感度,也清楚「沒有邦交」下日本與台灣之間不可能有任何軍事合作,包括武器的售賣或共同研發,雙方充其量僅停留在「1.5軌的安全對話」,且也是近年來的新現象。因此,日本要直接與台灣軍事合作,現階段並不可行。
「美日台三角聯盟」呼之欲出
換言之,日本較可能採用的,就是透過與台灣關係密切的盟友美國,形成美、日、台三方實質的合作關係。展望今後的發展,下階段三方的合作,除了以美國為中心的軍事情報分享之外,不排除會出現三方某種形式的軍事演練,不過基於現時法規的限制,日本只能作為美國的「後援」來參與。
就在拜登與菅義偉舉行峰會之際,因疫情而不便陪同首相訪美的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不惜千里迢迢,特意從東京抵達離台灣僅100多公里的沖繩與那國島視察,並眺望台灣。作為安倍胞弟的岸信夫多年來被公認為日台關係的靈魂人物,也是當下日本政府「最親台」的閣僚,他曾在雜誌《正論》2020年1月號的增刊中發表文章,主張美日台進行安保對話。美日峰會之後,主持日本防衛工作的岸信夫將如何推進美日台三方的合作,將是關注的焦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