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到 賴怡忠(台灣智庫副執行長)的分析。我覺得這才是最基本的道理。
簡單講,十年前,2005年史明去用車隊封鎖連戰赴中,在桃園機場用鞭炮、用肉身阻擋連戰的時候,有人在說「先讓他去,等他談完看怎樣我們再來應對」嗎?
2008年,剛好七年前的今天,陳雲林來台,全台北在圓山飯店混戰、在行政院前面靜坐的時候,我們有先「等他談完」,再來行動嗎?
甚至,就在去年服貿要過的時候,我們有「先等他通過」,再來看看怎樣嗎?
我們沒有。
那憑什麼比這大條一百倍的事情。我們現在還在家啊?
「沒關係,先讓他去!」。這種安慰,或許一時騙得了別人。但十年後,我們都騙不了自己。
--
下轉賴怡忠:
下轉賴怡忠:
透過習馬合體先定義現狀是什麼,再要求蔡英文去維持這個現狀,如稍有出入就可順勢指控蔡英文有意改變現狀。因為維持現狀是蔡英文說的,也認為蔡沒有說現狀是什麼,乾脆就利用蔡沒有說的現狀,先強行塑造,再要很可能當選總統的蔡英文概括承受,吞下去。
在習馬各自的記者會中,只要習馬都提到兩人都認同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即便沒有任何協議簽署,在國際上就達到了1992年陸版九二共識「雙方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一個中國原則」,讓一中原則透過台灣民選總統主動在國際宣誓,達到國際化效果。屆時中方再拿這個一中原則去要求美國改變其一中政策,拿出台灣民選領導者都同意的理由,指控美國的一中政策是在阻礙與破壞台海一中現狀。
更糟糕的是,因為沒有簽署協議,所以無須立院審查。回想十年前國共兩黨「連胡公報」同樣不是協議,沒有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問題,但之後對台灣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當時民進黨還是執政黨,這個不是協議的連胡公報就讓扁政府頻於招架,現在是總統親自說出口的主張,還是國民黨執政,同樣不是協議,但卻是從總統口中而出,請問影響程度會比十年前低嗎?
現在絕對不是講什麼「不反對X習會」的時候,或者擔心被貼上逢中必反的標籤,甚至想等等看馬習會結果,看好不好再來決定立場。這種態度都是小鼻子、小眼睛、只重視眼前選舉得失與可能的選後經營、對歷史潮流與時代任務的超級無感。
馬習會再度捲起台灣民眾對前途的憂慮,很可能讓太陽花運動的成果瞬間化為泡影,這是國家危機!這是國家危機!這是國家危機!此時政治領導的任務是去回應民眾對未來的擔憂,對馬習會表達清晰無誤的根本立場,並以具體行動告訴人民可以如何應對,避免讓人民對台灣未來的無力預期與必將統一的悲觀態度在社會發酵。
這時提「不反對X習會」非常不智,這是形同告訴台灣民眾與全世界,我也想排隊見習。而且這會對馬習會批評的力道盡失。(強調過程黑箱是停留在事務官與政策幕僚的水平,可這是國家危機等級的問題,而且也沒回應民眾的焦慮)。固然當選後會面對如何處理與習近平會面的重大問題,因此不希望講過頭而破壞了未來處理兩岸關係的空間,但有必要於現在釋放這種訊息嗎? 台灣民眾不是主考官嗎? 習的個人觀感與台灣民眾的憂慮,誰比較重要,相信不需要我提醒。
請把自己當成國家級領導者,以準總統高度看待這個問題。這是危機,但也當成是對自己能力的測試,與展現領導力的機會。現在大家看的是leadership,不是選舉的喜好度或看好度。如果對這個問題無法展現高度與不怕迎戰的能力,就很難讓別人與國際社會相信在過了半年後,這個人就自動可以勝任總統。
李總統在1996飛彈危機固然有國安幕僚提供劇本應對,所以態度相對從容,但他是如何回應當時社會又氣又急,但又感覺無計可施的心理呢。當時可不是一開始鼓吹要民眾用選票教訓共產黨或親共勢力,而是自己直接面對中共的挑釁並採取作為,在使民眾相信領導者是有能力面對問題後,再使1996的投票從對李登輝個人的喜好,成功轉變成對中國態度的反對。當時的大是大非,不是委託民眾在兩個禮拜後用選票表現,不是要民眾承擔是非選擇的後果,而是領導者自己一力承擔,扛下所有對錯的評價,絕不讓民眾在憂慮的狀況下投票。固然現在不是總統,但李總統處理危機的核心精神,足堪借鏡。
這不是在罵人,而是沉痛的建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