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新浪微博多名用戶發表配圖博文稱,5月5日,各地上千失獨者到北京國家衛生計生委集會,要求政府兌現"只生一個好,國家來養老"的承諾,要求老有所依,老有所養。不少相關微博已遭遇刪除。記者致電國家衛生計生委,工作人員表示無法在電話裡回應此事。
"失獨者"是指失去獨生子女的父母。記者聯繫到了解活動詳情的劉女士。她證實,自己認識的不少失獨者都參與了5月5日的請願活動,而她本人因為是在職老師,所以無法徵得單位同意請假前往。
她透露:"全國各地的失獨者攜帶給國家各個部門包括國務院和人大以及習、李兩位領導人的呼籲信前往北京衛計委門口請願,希望衛計委可以向上級傳達我們的訴求。 "她繼續介紹,根據參與者反饋,5日有上千人到場靜坐,合唱《失獨者之歌》,有個別情緒失控的人和警察發生肢體衝突,其中兩人被警方帶走,經過集會代表和警方交涉,兩人已獲得釋放。6日,靜坐活動繼續,直到下午衛計委副主任王培安邀請5名失獨者代表座談,至於具體座談內容,劉女士表示暫時還不清楚。
今年52歲的劉女士分別於2004年和2009年失去了丈夫和26歲的兒子,她在接受采訪時多次強調:"我們真的是非常愛國,也都是遵紀守法的公民,都乖乖響應了國家當年要求只生一個孩子的政策,現在面臨著生存的困境和無人贍養的問題,我們不怕死,因為那是瞬間的事,我們更害怕沒有尊嚴的活著。"她還說,"政府總是擔心我們這群人被境外勢力所利用,其實這種擔心毫無必要,我們的願望很簡單,就是希望政府兌現諾言,這已經是我們這個群體第五次上京了。"
尚無法律保障
"'只生一個好,國家來養老'只是當時政府宣傳的口號,"關注計劃生育、了解失獨者人群的律師吳有水向德國之聲介紹,這一點在法律上的依據比較薄弱,《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僅規定:"獨生子女發生意外傷殘、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養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給予必要的幫助",但是法律沒有明確規定何種程度的幫助,也就是說,失獨者權益沒有受到法律層面的保障。
劉女士也證實,2012年,就有她在內的三千多名失獨者向國家人口計生委遞交了《關於要求給予失獨父母國家補償的申請》,之後向法院起訴,法院給予的回應也是"沒有法律依據"。
對於失獨者去衛計委門前請願的行為,吳有水認為作用不大,在他看來,衛計委只會管超生現象,不會解決失獨者的養老問題。"這個問題只能通過立法的方式解決,所以通過人大代表幫助他們提出草案會更有作用一點,但是這條途徑的難度也很大,因為中國的人大代表多是榮譽頭銜,站出來為弱勢群體發聲的少之又少。"
吳有水錶示,他去年聯名多名學者和律師向人大和國務院寄過呼籲書,其他群體也有類似動作,但是均無任何回應。他無奈地坦言,面對向他諮詢的失獨者,他其實也無能為力,只能希望媒體的報導可以引起更多的關注。
弱勢群體不受重視
據中國媒體《法制日報》4月底報導,截至2012年,全國范圍內的"失獨家庭"至少有100萬個,目前中國15歲至30歲的獨生子女總人數約1.9億,該年齡段人口的年死亡率為萬分之四,即全國每年新增"失獨家庭"7.6萬個。吳有水指出,中國的失獨家庭數量很難統計,尤其在農村,另外,許多失獨者都認為自己晦氣而不願說出親身遭遇,目前估計有四五百萬的失獨人口,相對於13億人口,這當然是微乎其微,所以不受政府的重視。
吳有水分析失獨不受足夠重視的另一個原因是:這些人大多都已上年紀,而且是個比較封閉的群體,政府可能認為他們對社會的穩定不會帶來太大影響。
實際問題亟待解決
逢年過節,中國媒體上也會報導一些地方居委會、計生協會走訪慰問失獨家庭。中國青年報近日報導,湖南省懷化市失獨家庭自發建立協會,當地政府計生部門對這種民間協會,持既不支持、也不反對的中立態度。
劉女士承認,隨著媒體和輿論的關注,失獨問題確實在部分省市受到一定的關注,但是很多實際問題依然亟待解決,她列舉失獨者遇到的困難說:"養老院拒絕接受失獨老人,因為無人為他們擔保,動手術也沒有直系親屬簽字,我們希望政府落實一些具體措施,如發放證件為我們看撥病提供綠色通道等等。我們中還有不少人為給孩子治病變賣了房子,居無定所,希望政府可以降低救助這些人的門檻。"
中國當局去年宣布,2014年起,將獨生子女死亡家庭特別扶助金標準分別提高到城鎮每人每月340 元,農村每人每月170元。然而這些扶助金對於失獨家庭而言是杯水車薪。劉女士繼續說,實際上,各地失獨者的輔助金從最低340百到上千不等,失獨人群對此意見很大,因為當初計劃生育時全國統一政策,所以希望現在政府也能發放統一的輔助金。
輔助金是一方面,吳有水律師同時建議政府通過自己出錢、民間集資,為失獨老人專門辦養老院,這些人因為覺得"斷後"會比較自卑和封閉。"政府如果自己不願意幹,至少應該許可民間來做,但實際上政府又不允許民間組織失獨家庭,因為他們可能會形成一種力量,被認為可能會威脅到地方政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