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投資者和政界人士來說,衡量中國認真程度的最佳方式可能是其在另一種燃料——煤炭方面的政策。2019年,火電仍占中國發電總量的70%。從當前的消息來看,情況不是太好。中國的煤炭產量在2015年前後曾短暫下降,但後來有所回升,目前比2016年的水準高出13%。此外,有跡象顯示,貿易戰和新冠病毒疫情削弱了中國解決煤電產能過剩的決心。今年2月,中國能源監管機構將禁止新建燃煤電廠的地區從八個減少到三個。根據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enter for Research on Clean Energy and Clean Air)的數據,2020年初允許新建的燃煤電廠比2018年和2019年全年的總和還要多。 此外,從長遠來看,中國從新冠病毒疫情中復甦的戰略可能會加大電力行業綠色環保轉型的難度。中國的復甦戰略嚴重依賴國有銀行允許陷入困境的企業延期償還貸款,維持營運。中國龐大的以煤炭為主的電力和供熱行業是中國經濟中負債最多、效率最低的行業之一:2019年,該行業負債占工業部門總負債的14%,但利潤僅占6%。資產回報率只有2.5%。 將所有這些已被邊緣化的燃煤電廠轉為擱淺資產,可能會給中國已經脆弱的金融體系帶來一個重大問題。燃煤電廠的營運商則希望朝著相反的方向前進:亞洲煤炭價格處在近五年來的最低水準,這是營運電廠更有利可圖及削減債務的機會。所有這一切都意味著,如果中國的金融和能源政策機構真的希望電力部門迅速變得更加環保,他們的任務很重。 無論如何,習近平已展示出有能力推動中國的官僚機構付諸行動,而這是其前任們不曾做到的。但除非中國在將於2021年初發布的十四五規劃中對碳交易等至今長期受挫的舉措表達出更堅定的承諾,而且北京方面採取進一步深化金融業改革和支持銀行的措施,否則中國的新承諾暫時應被視為只是一種雄心壯志。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