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9日 星期日

wsj獨家分析:要實現2,000億美元增購目標,中美可能都面臨挑戰



獨家分析

要實現2,000億美元增購目標,中美可能都面臨挑戰

Josh Zumbrun
美國總統川普經常宣稱農產品採購是美中貿易協議的核心內容之一。圖片來源: Daniel Acker/Bloomberg News
不妨把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叫作「買買買」協議。
這項協議提出了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將中國購買美國農產品、工業製成品、商業服務、石油和天然氣的規模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水準——在兩年內增加2,000億美元。
中國能消化得了這麼多美國商品和服務嗎?即使能消化,美國能供應得上嗎?
兩國政府都認為不在話下。但貿易專家表示,2020年和2021年的目標定得過高,即使是作為全球最大兩個經濟體的美國和中國也可能力有不逮。
專家們說,更重要的是,要實現這些目標,中國政府很可能需要向其規模14兆美元的經濟體系下達重大指令,這與華盛頓方面支持市場驅動型商業決策的立場並不一致。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級研究員Chad Bown表示:「川普政府等於是在說,『我們已經放棄讓你們變得更加市場化的希望了』。」
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常駐學者史劍道(Derek Scissor)稱,這些目標並非不可能實現,因為中國國內經濟領域的大部分採購都是由政府控制。但史劍道和其他人指出,如果說美國只是將原本出口到其他國家的商品轉向出口到中國,那麼美國經濟的實際得益可能就微乎其微。
週三在華盛頓簽署的美中貿易協議的文本,首次列明了商定的四大類別採購內容:農產品、能源產品、工業製成品和服務產品。所有這些類別的採購增幅都會在該協議簽署的第二年擴大,到2021年,美國對華出口將幾乎成長一倍。
美國協商貿易協議時歷來側重於推動外國市場開放,以便企業之間能更自由地開展貿易,而不是設定政府間的貿易水準。
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以2017年的水準為基準,為中方制定了具體的採購目標。2020年,中國須至少增購77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和服務,2021年至少增購1,230億美元,這兩年的合計採購量增幅為2,000億美元。
2017年美國對華商品和服務出口額為1,860億美元,2019年這一數字約為1,600億美元。根據《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的一項分析,若要實現上述2,000億美元的增購目標,2020年,美國對華出口額須增至2,620億美元左右,2021年增至約3,090億美元。就今年而言,美國對華出口額相當於成長60%左右,這將是中美雙邊貿易一次前所未有的飛躍。
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沒有詳細說明哪些類別工業製成品有望帶來額外的銷售額。談判代表已表示,已制定了具體目標,但為了避免扭曲市場,這些目標將保密。
行業組織表示,簽署協議是積極的一步,但只有雙方進一步削減關稅,美國企業才能指望從出口中獲得豐厚回報。
美國設備製造商協會(Association of Equipment Manufacturers)負責人Dennis Slater稱,該協會希望上述協議「將為取消剩餘關稅鋪平道路,並能增加美國對華出口」。
美國大型硬木生產商Northwest Hardwoods Inc.的首席執行長Nathan Jeppson說,他的公司預計中國的家具和其他木製品生產商近期不會增加購買量。
Jeppson稱:「這是非常謹慎的樂觀。」他表示:「我們不會調整生產計劃。」
貿易戰限制了美中兩國之間的經貿往來,但商品貿易額仍比2017年高出40%以上,上述貿易協議中的目標就是以2017年貿易額為基準制定的。
中國要增購的2,000億美元美國貨中,最大部分將來自美國製造企業。該協議要求2020年製造業貿易額較2017年水準增加329億美元,2021年的製造業貿易額要比2017年增加448億美元。
美國總統川普經常宣稱農產品採購是該協議的核心內容之一。為實現2021年的目標,中國需要進口略高於40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根據《華爾街日報》的計算,這比2017年水準增加近90%。
除這些採購目標外,中國還同意採取措施,拓寬美國乳製品、禽類、牛肉、魚、大米甚至寵物食品進入中國市場的管道。
這些雄心勃勃的目標遭到一些農業組織的質疑。Michelle Erickson-Jones是蒙大拿州一位小麥種植戶,同時也是反關稅組織農民支持自由貿易(Farmers for Free Trade)的發言人,她表示,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是否能有效緩解「像我這樣的農戶」的壓力仍有待觀察。
她說:「這項協議沒有終止對美國農產品出口的報復性關稅,使美國農戶越來越依賴中國政府控制的採購活動,並且沒有解決重大結構性調整問題,而這是的美國在這場貿易戰中期望實現的目標。」
許多穀物交易商表示,在公布實際購買行為之前,他們仍會對該協議持懷疑態度。
大宗商品經紀機構Allendale Inc.的首席策略師Rich Nelson表示:「我們希望看到按商品分類的具體細節,我們希望看到採購。」
儘管中國承諾擴大採購規模,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交投最活躍的大豆期貨合約價格週三仍收盤下跌1.4%,至每蒲式耳約9.29美元,玉米期貨合約價格下跌0.4%,至每蒲式耳約3.87美元。
雖然川普一直大談中國對美國農產品的採購,但美方在能源領域的目標甚至更雄心勃勃。
2017年,美國向中國出口的該協議所列能源產品總值約76億美元。要實現其目標,美國2020年對華能源產品出口額將需要達到260億美元,2021年的出口額要超過410億美元。據《華爾街日報》計算,這一數字意味著能源產品出口額增加四倍還多。
近年來,美國的能源出口能力,特別是液化天然氣出口能力實現成長,但要達到上述規模,可能得大力投資於能源基礎設施。
美中兩國表示,按照協議的設想,採購規模將在2021年之後繼續快速成長。
協議文本寫道,雙方預測,從2022年至2025年,中國自美採購和進口工業製成品、農產品、能源產品和服務產品的規模將保持成長勢頭。
更多分析文章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