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7日 星期二

WSJ James T. Areddy分析 人民幣國際化止步不前



獨家分析

人民幣國際化止步不前

By James T. Areddy



中國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陷入停滯。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週一公布的數據,人民幣在全球外匯交易中的佔比為 4.3%,在所有貨幣中排名第八。這一排名與三年前上次調查相比沒有變化。國際清算銀行稱,雖然中國目前開展更多外匯交易,但人民幣交易額僅以與其他新興市場貨幣「同步」的速度增長。
儘管中國政府已將人民幣提升為參與國際政治的核心要素,官員們也表示人民幣的定位是貿易和金融領域的美元替代貨幣,但人民幣的上述排名並沒有上升。
雖然外匯交易只是衡量一種貨幣接受程度和使用情況的指標之一,但這種停滯表明國際社會對中國繼續嚴格控制人民幣的做法持懷疑態度。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年來頻頻出訪,中國國有銀行則向其他國家提供了數十億美元的人民幣貸款,並對人民幣債券交易市場的發展表示歡迎。匈牙利以人民幣籌集資金,俄羅斯央行表示將在外匯儲備中增持人民幣,這些都讓北京方面感到振奮。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三年前通過正式給予人民幣與美元、歐元、日圓和英鎊同等的「儲備」貨幣地位,認可了中國的戰略,儘管市場以往一直青睞自由流通的貨幣。
然而,國際清算銀行的長期研究顯示,今年 4 月每日 6.6 兆美元的外匯交易量中,88%仍涉及美元。與 2016 年相比,排在美元之後的七種交易最活躍的貨幣排名沒有變化。
新興市場貨幣的使用量繼續增加,佔全球交易額的 25%,接近歐元 32%的比重。就交易價值而言,人民幣活動增加了 40%,達到 2,840 億美元,但與之前的調查不同,人民幣增速沒有以足夠的幅度超過市場整體增速,因此無法在排行榜中上升。
中國的雄心壯志有一個主要障礙:中國政府的嚴格控制。中國實施其稱為「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以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和金融體系的安全。
始於 2015 年年中的一些事件也損害了市場對人民幣的信任,包括中國股市崩盤後一次引發負面影響的人民幣貶值。人民幣拋售導致中國央行的外匯儲備在兩年多一點的時間裡大幅下降約 1 兆美元。
中國大幅收窄了投資和兌換人民幣的渠道,包括加大了中國公民在出國旅行或留學時使用人民幣的難度。
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 C)新興市場經濟學主管 David Lubin 在 3 月份的一份報告中稱,「隨著人民幣在 2015 年年中後走弱,市場持有和使用人民幣的意願也隨之下降。這顯然與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不匹配。」
花旗的研究顯示,差不多在人民幣得到 IMF 認可的前後,圍繞人民幣國際化的熱情達到了頂峰,當時,近 30%的中國貿易以人民幣結算,香港的銀行持有人民幣 1 兆元的人民幣存款,一個月裡發行了總計近 100 億美元人民幣計價的「點心債券」。花旗稱,最近,以人民幣結算的中國貿易佔比下降了一半,香港的銀行持有的人民幣存款銳減了 40%,「點心債」發行量下降至峰值的十分之一。
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突顯出中國龐大的經濟與有限的人民幣活動之間的脫節。相比之下,港元的使用量增速要快得多,這表明海外企業仍有興趣在中國做生意,只不過不是採用人民幣結算。
在中國經濟快速放緩的重壓下,人民幣匯率一直在下跌。今年 8 月份,中國央行允許人民幣兌美元自 2008 年以來首次跌破 7,這促使川普政府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
國際清算銀行的調查顯示,中國已經成長為一個外匯交易中心,自 2016 年以來,外匯交易額增長了 86%,遠遠超過了全球 27%的增速。不過,今年迄今,中國的外匯交易額仍僅相當於全球交易額的 1.6%,隻相當於香港交易額的五分之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