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 2009.10.30
就澳中关系“回暖”采访辜学武
德国之声:辜学武教授,首先感谢您接受德国之声的采访。中国国家副总理李克强现在正在澳大利亚进行访问,他也是继中国和澳大利亚因为力拓案和热比娅∙卡德尔访问澳大利亚出现关系紧张之后访问澳大利亚的最高级别中国官员。而且这次李克强在澳大利亚签署了很多重要的协议。很多媒体表示,李克强访问澳大利亚就标志着中澳关系可能要回暖,冰期要结束。您觉得这个信号明显么?
辜学武:这个信号我觉得相当的明显,因为本身李克强副总理踏上澳大利亚的领土就基本上标志着冰期的结束。我们知道,今年8月份原本只是安排了非常低 级别的中国副外长访问澳大利亚就给取消了。现在中国以这么大的动作,派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这样一个副总理级别的高层官员对澳大利亚进行旋风式的访问。所 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冰期正在结束。
德国之声:我们来回顾一下,当时造成澳大利亚和中国关系紧张的可以说是两个分歧点。两个事件,一个是力拓胡士泰被捕一案,另一个是热比亚∙卡德尔访问澳大利亚,在墨尔本电影节上播放一个关于她生平的纪录片。您认为这两个分歧现在解决了吗?
辜学武:这两个分歧点,热比亚访问澳大利亚和力拓案,目前还没有终结。但是现在李克强访问澳大利亚,从澳大利亚官方发表的言论和李克强目前在澳大利 亚发表的讲话看,双方采用的战略是,把一些包括热比亚和力拓案这种其实不是战略层次上的分歧,把它们放在一边,从长远的、战略的角度,来看待中澳关系的发 展。也就是说,双方通过将近半年到一年的感情用事之后,双方突然发现,如果在一些非常枝节的问题上纠缠下去的话,可能对于双方锁定的战略利益不是太有利。 因为我们知道,中澳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结构上的不合理。一方面,双方经济上的互补性特别强;但是,同时政治上又缺乏互信。经济上的互补性决定了 两国应该是鼎力合作,但是政治上的缺乏互信又影响了两国在过去一年之中的一些正常的交流。所以,从李克强这次到澳大利亚访问,双方明显的感觉到,是不是打 了一场没有必要的战争。现在清醒过来,似乎要克服一些相对来说正常性的摩擦,把战略性的发展两国的关系放在重点和首要地位。这也是能够破冰的主要原因。
德国之声:您刚才也提到之前的一些摩擦,主要是因为有一些感情用事。那您觉得之前的这些摩擦,主要是中国在感情用事,还是澳大利亚在感情用事?
辜学武:双方都有原因。我觉得中国的感情用事就是,自从崛起之后低估了澳大利亚对中国崛起的警觉。所以在某些问题上往往采用非常粗暴的手段,对澳大 利亚进行说教式的外交。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当时对中国有反感的并不是澳大利亚政府,而是澳大利亚的社会和舆论界。只是在舆论界和社会的强力压制之下,澳大 利亚的陆克文政府才采取了对中国北京强硬的政策,导致了双方的一些摩擦。
反过来看,澳大利亚其实本身也有一些问题。因为澳大利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它自认为是一个非常强有力的工业国家,属于西方的政治集团。但是中国的崛 起使澳大利亚承受了比其它西方国家更大的压力。所以前一段时间给人的印象就是,澳大利亚还没有完全接受中国的崛起。尤其是在经济领域里面,澳大利亚突然发 现自己成为中国的能源供应国这样一个地位,对此非常耿耿于怀。所以由于当时中国的一些做法导致澳方心理上的不满,形成了感情用事的一些做法。所以我觉得双 方现在是冷静下来了,发现实际上长远的合作更有利于双方前途更好的发展。但是实际上澳大利亚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已经是美国和日本早就开始做的事情。
德国之声:那您能不能谈一谈澳大利亚和中国从战略的角度上讲,各自在哪些方面需要对方?
辜学武:我觉得澳大利亚对中国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中国的崛起必然会影响整个亚太地区安全结构的调整。我们现在知道,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到目前 为止的军事合作和安全政策一般是采用双边关系的模式。但是在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形成一种呼声,即美、日、澳应该摆脱双边合作的趋势,能否形成一个多边的军事 合作和安全结构。这是学界和政界正在讨论的事情。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面,中国似乎意识到,没有必要对澳大利亚采用更强硬的手段,把它推向一种以美国为主导地 位的多边合作外交机制或者说安全机制。所以中国应该意识到,对中国友好的、同中国不仅加强经济合作而且加强军事合作和安全合作的澳大利亚,对于中国来说是 至关重要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中国有利益也有兴趣,必须同澳大利亚结束冰冷的关系,开拓新的未来。
反过来讲,澳大利亚也必须意识到,亚太地区因为中国的崛起也发生了非常微妙的变化。首先是东南亚地区更加强调搭中国经济的便车,同时比较冷淡美国在 东南亚地区的一些所作所为。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就是最近日本鸠山政府上台之后明显释放出来一个信息:日本准备在美、中之间搞一个所谓的等距离外交。 换句话说,就是要加强同中国的外交关系,同时要搞一个东亚共同体。当然,澳大利亚如果被排除在东亚共同体之外的话,那它边缘化的趋势就会非常强烈,所以它 必须要向亚太地区大国靠拢。
德国之声:您刚才谈的主要是地缘政治、战略方面。我们知道,之前澳大利亚和中国形成分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澳大利亚的矿产方面。中国的国有能 源企业对澳大利亚的矿产始终是十分有兴趣的。在一开始的阶段经历了很多挫折。而且关于力拓案,人们也猜测,逮捕胡士泰的做法也等于说是对澳大利亚的报复。 现在看来,中国对澳大利亚矿产投资的兴趣仍然是在,而且从今年夏天好像也陆续达成了一些交易。那么您认为,未来澳大利亚政府在向中国的投资敞开大门方面会 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
辜学武:我觉得会走向一种非常务实主义的、现实的态度。其实今天(10月30日)澳大利亚政府宣布了一则非常有趣的新闻:批准中国宝钢收购澳大利亚 铁矿19.9%的股份。澳大利亚政府选择在这个时候,在今天宣布批准宝钢收购案,实际上就是在释放出一种信息:澳大利亚准备在这个方面同中国加强合作。同 时意味着,慢慢地澳大利亚会接受这样一个现实。因为澳大利亚经济上主要的长处就是它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当然会出口向经济崛起非常强劲的国家,就 是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国家。所以我觉得从未来的走势看,澳大利亚在结束了心理磨合之后,会慢慢意识到,这是一种双赢的局面。还是同中国进行合作,接受自己作 为中国能源供应国的地位,可能对自己的好处更大一点。
德国之声:最后我还想问的一个问题是,现在大家都谈到,中国和澳大利亚关系冰期结束这样一个信号已经非常明显了,那您认为这种关系逐渐回暖的趋势能够稳定地持续下去么?还是说,如果再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又会遭遇到挫折?
辜学武:问题肯定是会有的。从根本的角度来讲,李克强副总理这次访问澳大利亚,不可能通过这一次高层访问就能够结束双方政治上不太互信的局面。因为 政治上的不互相信任有很多原因,包括政治体制的问题、双方战略定位的问题、双方同其它国家外交层次的合作的问题,都会影响到双方之间的政治互信。
但是最主要的,我觉得中方可能会慢慢接受这样一个现实:澳大利亚陆克文政府虽然本身在上台的时候对中国表示强烈的友好信息。但是,澳大利亚社会的层 次是一个开放的、多元的社会,不会那么容易地形成对华舆论的一致性意见,很可能会进一步产生出很多使双方政府难堪的一些事情。比如说,热比亚这样类似的事 件还会发生。因为在这样一个开放性的社会,不可能阻止它邀请对中国政府持批评态度的人士或组织去访问澳大利亚。所以在出现这样一些事情的时候,中方如何做 出回应,是否会像以前一样以挥舞大棒的方式来施加压力,这也是一个非常难以判断的事情。包括力拓案我也是觉得,当时处理这个案件的时候,国家安全部门跟国 家外交部门根本就没有进行非常良好的、默契的配合。这也是造成当时中国政府非常尴尬的原因,从刚开始定为泄露国家机密,到最后降低为刑事案。从这个角度 讲,双方在未来的几年中很多摩擦会出现。但是,高层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他们可能只能从战略的角度来把这些问题淡化。如果没有淡化的能力,那么还可能出现 一些双方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作者:雨涵
责编:石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