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4日 星期五

王璞的上海 2:人都到哪兒去了

 人都到哪兒去了

春節中到上海,我的第一感覺是:人都到哪兒去了?
到達上海是年初一午後,從虹橋機場到家,爽呀!二十分鐘就從機艙口到了出關口,在出關口,一眼就看見了來接機的親戚小友,因為等在長長圍欄後的接機者就那麼寥寥數人。從機場開車回家更爽,平時四十分鐘的車程,二十分鐘就到了,因為一路順暢如入無人之境。
「外地人都回鄉了,」小友回答我「人到哪兒去了」的問題道,「本地人要不就出去旅遊了,要不就在家呆着。店舖大都關門,沒地方消費,也沒錢消費。」
他兩夫妻人到中年,原為公司白領,雙雙失業已一年多。只好在家啃老。注冊了网約車司機,卻生意冷清,「一天有四五單算是好的,」他嘆道,「過年更差。這兩天一單也沒接到。」
第二天載我去朋友家的那位网約車司機證實了他的話。我一下單他就秒接,兩分鐘後就到了我家樓下,不無得色地道:「總算給我搶到了你這個單。」
他說他昨天從早到晚在街上轉了十多小時,只接到四單。三單短途,一單比較長,到龍華。
龍華是上海的黄大仙,過年人們都去那求籤問卦,我便道:
「龍華好呀!」我道,「人多生意多,來回一趟少說也有一百多元進袋吧。」
「才不!有去無回的啦。人嘛倒是不少,但要不坐公交要不自駕。等了一小時才等到一單,還是起步價,等於放空車回來。倒霉!早知如此,不如回老家過年。」
他說他老家在江西,到上海打拼了十多年,也打拼成老闆。這兩年生意難作公司倒閉,才來作网約司機:「不管怎樣,」他道,「先活命再說。」
「那你不如回去,畢竟那邊生活成本低一點。」
「也不低,而且工作機會更少。連网約車都沒得開。可我在上海買了房,一時又賣不掉,只好硬撐住。」
然而打道回府者還是居多。我家和朋友們家的鐘點工都回了鄉。有的說不回來了,有的說回去看情況再說。
家有九五高齡痴呆老人,沒奈何,我慘變全職保姆兼陪護,用朋友的話說,兩個老弱病殘照護一個更老的老人。還好那位鐘點工在我家作久了,已變成朋友,見我給她連發短信探問歸期,老家找工大概也不順,回信說把家裏事忙完就回。那日一開門見她出現在門口,喜得我!如那首紅歌中所唱,「緊緊地握住親人的手」,只差沒叫她「解放軍」了。
然而朋友家就沒這麼好彩了,鐘點工一去不返,說是年前好幾單都被取消,擔心找不到新的單。就留在老家了。
長假過去,店鋪紛紛開門,到商場、超市、菜市場看看,還是人影稀疏,而且一開口都是「阿拉伊拉」「幾鈿咖巨」(多少錢?這麼貴!),以上海老頭老太居多。
回港那天我叫网約車,也是秒接速到,而一路上也是如入無人之境。司機是個中年上海人,跟我對好了電話號,就沉着臉再無言語。難道也是因為失業無奈才加入了這一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