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天安門事件被視為中國政治發展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同時,它也歷史性地改變了中國經濟改革的方向。這場經濟改革為中國帶來了持續三十年的爆炸性增長,也為中國當前面臨的許多麻煩埋下了伏筆,包括與美國不斷升級的對抗。
天安門事件後,年輕一代的經濟學家開始遠離決策層——他們從1976年毛澤東逝世三年後開始改革中國搖搖欲墜的計劃經濟。張維迎即是其中之一。1984年,年僅24歲,還是一名研究生的張維迎寫了一篇頗具影響力的價格改革論文,隨後他被召入政府智庫。在經濟自由化序幕拉開的第一個瘋狂的十年裡,張維迎和幾十名二、三十歲的學者一起推動了一系列改革,包括允許中國農民出售剩餘作物和開辦小企業,以及將中央政府的財政收入和權力轉移、下放到地方等等。
但自由派經濟學家也逐漸成了國家的眼中釘。有人被捕,有人被解僱或辭職,還有的離開了中國。據張維迎回憶,那些像他一樣保住了工作的人不許出門旅行,每天只能去單位學習,或做自我批評。1990年至1994年間,他前往英國留學。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