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31日 星期四

網上倡議"萬人抄寫世界人權宣言活動",美國發布年度人權報告中國狀況有所“惡化”/ 中國人到底想要什麼 王澍評肆意拆遷



 國保阻止“世界人權宣言抄寫”參與者
為抗議中國百名作家抄寫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和中國政府發布美國人權紀錄中對人權內容的混淆,有中國行動者倡議“世界人權宣言抄寫”活動。中國當局對此異常緊張,刪除網上內容外,國保也對參與者進行調查。A well-known journalist and blogger at the forefront of current social and political events in China, talks about censorship and the way netizens get around it. Datum: Nov. 2008 Ort: Guang Zhou Copyright: Yutong Su, Quelle: Juan Ju, DW
(德國之聲中文網)2012年5月,正值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發表講話70週年,100位以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為首的中國作家,包括知名作家莫言、王蒙、蘇童等,手抄毛澤東講話並出版該書。 5月25日,針對美國作出的2011年人權國別報告中國部分,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了《2011年美國的人權紀錄》,很多中國網友認為這是體制內的作家向言論管制的當局妥協之舉,而中國政府所作的美國人權紀錄中對人權概念進行了混淆。
國保阻止“世界人權宣言抄寫”參與者(音頻)
就此,5月26日中國知名學者許志永與目前就職香港陽光衛視的新媒體人北風,率先在網上倡議"萬人抄寫世界人權宣言活動",多名網友響應並將手抄的世界人權宣言照片上傳至網絡。據北風向德國之聲介紹,截止5月30日,共收到573人的手抄版本。北風還將所有照片發佈在Google Plus上,組成"世界人權宣言牆"。
廈門"不在書店"負責人被國保約談
北風表示發起的初衷源於網友對近期事件共同的表態:"對我來說,看到許志永說要抄一遍世界人權宣言,我覺得這是個不錯的行為,正好百名作家抄寫的活動也在互聯網特別是微博上引起公憤,另外一方面是中國扔出的那份人權報告中,我們發現他們故意混淆了很多人權的內容,我想重溫世界人權宣言是可以釐清人權本身的真正含義和應該包含的各項權利。"
另據北風向德國之聲介紹,中國當局對此緊張異常,在中國國內三大門戶網站的微博,手抄圖片一經上傳,即遭刪除,詩人和劇作家阿丁因在新浪倡議網友參加該活動,賬號也遭禁言。德國之聲在新浪微博搜索"世界人權宣言抄寫",其結果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世界人權宣言抄寫'搜索結果未予顯示":"阿丁、恐怖大王、變態辣椒這些人他們都很熱心的收集網友的照片並呼籲更多的人參與,活動進行的第一天晚上,阿丁的賬號就被禁言,一星期後我的賬號被徹底刪除,網友提交的照片也基本被刪除乾淨。"
廈門"不在書店"為支持該活動,表示願意為手抄世界人權宣言的參與者提供紀念品,該書店老闆日前被國保約談問話, "廈門警方其實就是國保,找到他們要求他們不要再參加這種活動。"
"用世界人權作比照,揭穿當局話語體系"
北風認為中國官方的緊張態度,恰恰彰顯了該活動的效果和價值,公眾籍由抄寫行動,也重溫一個公民應有的權利到底有哪些。這些權利在中國又是如何被壓制的?而公民對自身權利有清醒的認識才是維護權利的開始,這是任何一個專制國家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他表示:"抄寫過程中, 不僅是對自己權利意識的喚醒和了解,對其他人也是一種普及,當作品到500份的時候,我把他們放在Google Plus 上,自己也被感動和震撼。中國政府擔心人們把權利細分和再認識,不管是中國號稱的民主還是西方的民主,我們就把這些內核就按照世界人權宣言和相應的公約組織的部分,一個一個來比較,很容易就揭穿當局的話語體系,其實不存在所謂的社會主義民主,只要是民主內核就應該是一致的。當局緊張應該是這個原因。"
"中國很多文人徹底被豢養了"
百名作家抄寫事件餘波難平,日前作家周國平和葉兆言對參與抄寫表示後悔,但大多數作家以沉默應對此事,對此北風認為:"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是要求文藝創作要服從黨性,這是架在中國所有創作上的鎖鏈,作為一個中國作家不爭取打破鎖鏈爭取自由創作,反而是通過抄寫的方式讚頌講話,在我看來就是在讚頌劊子手和閹割自己的人,這是很不可思議的行為。這一百位作家中只有兩位作家願意出來對公眾有個反省,我們看不到其餘的98人回應,包括中國文壇非常有名望的人,這也說明中國的文藝創作圈子特別是文學創作圈子,已經徹底犬儒化和被豢養了。 "
中國知名作家野夫前日在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也表示,這是體制內作家慣性思維下的產物:"他們沒有去細想作為中國作家、中國文人被迫害的命運被整肅的命運、被約束自由創作的命運都是從延安講座講話開始的,這樣一個可恥的文本,你怎麼好意思在這個年代還去抄寫?這是一個體制內作家的慣性'我拿了你們的錢和俸祿,我享受了你們給我的待遇、職稱,你們讓我抄這個講話我不好意思拒絕。'"


国保阻止“世界人权宣言抄写”参与者

为抗议中国百名作家抄写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和中国政府发布美国人权纪录中对人权内容的混淆,有中国行动者倡议 “世界人权宣言抄写”活动。中国当局对此异常紧张,删除网上内容外,国保也对参与者进行调查。
A well-known journalist and blogger at the forefront of current social and political events in China, talks about censorship and the way netizens get around it. Datum: Nov. 2008 Ort: Guang Zhou
Copyright: Yutong Su, Quelle: Juan Ju, DW
(德国之声中文网)2012年5月,正值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70周年,100位以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为首的中国作家,包 括知名作家莫言、王蒙、苏童等,手抄毛泽东讲话并出版该书。5月25日,针对美国作出的2011年人权国别报告中国部分,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 《2011年美国的人权纪录》,很多中国网友认为这是体制内的作家向言论管制的当局妥协之举,而中国政府所作的美国人权纪录中对人权概念进行了混淆。

国保阻止“世界人权宣言抄写”参与者(音频)

就此,5月26日中国知名学者许志永与目前就职香港阳光卫视的新媒体人北风,率先在网上倡议"万人抄写世界人权宣言活动",多名网友响 应并将手抄的世界人权宣言照片上传至网络。据北风向德国之声介绍,截止5月30日,共收到573人的手抄版本。北风还将所有照片发布在Google Plus上,组成"世界人权宣言墙"。
厦门"不在书店"负责人被国保约谈
北风表示发起的初衷源于网友对近期事件共同的表态:"对我来说,看到许志永说要抄一遍世界人权宣言,我觉得这是个不错的行为,正好百名作家抄写的活动也在 互联网特别是微博上引起公愤,另外一方面是中国扔出的那份人权报告中,我们发现他们故意混淆了很多人权的内容,我想重温世界人权宣言是可以厘清人权本身的 真正含义和应该包含的各项权利。"
另据北风向德国之声介绍,中国当局对此紧张异常,在中国国内三大门户网站的微博,手抄图片一经上传,即遭删除,诗人和剧作家阿丁因在新浪倡议网友参加该活 动,账号也遭禁言。德国之声在新浪微博搜索"世界人权宣言抄写",其结果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世界人权宣言抄写'搜索结果未予显示":"阿 丁、恐怖大王、变态辣椒这些人他们都很热心的收集网友的照片并呼吁更多的人参与,活动进行的第一天晚上,阿丁的账号就被禁言,一星期后我的账号被彻底删 除,网友提交的照片也基本被删除干净。"
厦门"不在书店"为支持该活动,表示愿意为手抄世界人权宣言的参与者提供纪念品,该书店老板日前被国保约谈问话, "厦门警方其实就是国保,找到他们要求他们不要再参加这种活动。"
"用世界人权作比照,揭穿当局话语体系"
北风认为中国官方的紧张态度,恰恰彰显了该活动的效果和价值,公众籍由抄写行动,也重温一个公民应有的权利到底有哪些。这些权利在中国又是如何被压制的?而公民对自身权利有清醒的认识才是维护权利的开始,这是任何一个专制国家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他表示:"抄写过程中, 不仅是对自己权利意识的唤醒和了解,对其他人也是一种普及,当作品到500份的时候,我把他们放在Google Plus 上,自己也被感动和震撼。中国政府担心人们把权利细分和再认识,不管是中国号称的民主还是西方的民主,我们就把这些内核就按照世界人权宣言和相应的公约组 织的部分,一个一个来比较,很容易就揭穿当局的话语体系,其实不存在所谓的社会主义民主,只要是民主内核就应该是一致的。当局紧张应该是这个原因。"
"中国很多文人彻底被豢养了"
百名作家抄写事件余波难平,日前作家周国平和叶兆言对参与抄写表示后悔,但大多数作家以沉默应对此事,对此北风认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 要求文艺创作要服从党性,这是架在中国所有创作上的锁链,作为一个中国作家不争取打破锁链争取自由创作,反而是通过抄写的方式赞颂讲话,在我看来就是在赞 颂刽子手和阉割自己的人,这是很不可思议的行为。这一百位作家中只有两位作家愿意出来对公众有个反省,我们看不到其余的98人回应,包括中国文坛非常有名 望的人,这也说明中国的文艺创作圈子特别是文学创作圈子,已经彻底犬儒化和被豢养了。 "
中国知名作家野夫前日在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也表示,这是体制内作家惯性思维下的产物:"他们没有去细想作为中国作家、中国文人被迫害的命运被整肃的命运、 被约束自由创作的命运都是从延安讲座讲话开始的,这样一个可耻的文本,你怎么好意思在这个年代还去抄写?这是一个体制内作家的惯性'我拿了你们的钱和俸 禄,我享受了你们给我的待遇、职称,你们让我抄这个讲话我不好意思拒绝。'"
作者:吴雨
责编:乐然
美國發布年度人權報告US human rights report criticises China英國《金融時報》 傑夫•代爾華盛頓報導

The human rights situation in China has “deteriorated”,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said, just days after blind legal activist Chen Guangcheng arrived in the US following his escape from unofficial house arrest in rural China.
中國法律維權人士、盲人陳光誠從農村逃離事實上的軟禁,抵達美國幾天以後,奧巴馬政府便發布報告稱,中國的人權狀況有所“惡化”。The state department's annual report on human rights lists China as one of the nations where conditions remain “extremely poor”, alongside countries such as Syria, Iran and North Korea.
美國國務院的年度人權報告將中國列入狀況“極差”(extremely poor)的國家名單,與敘利亞、伊朗、朝鮮等國同列。The report this year was upbeat about political changes taking place in M​​yanmar – which the US government calls Burma – and talks about the “inspirational … yearning for change” that the Arab Spring has provoked in countries such as Tunisia, Egypt and Libya.
今年的報告對緬甸(Myanmar)正在發生的政治改革給予了樂觀評價(美國政府仍將緬甸稱為Burma)。報告中還提及“阿拉伯之春”在突尼斯、埃及和利比亞等國激發起的“對變革鼓舞人心的渴望。”“Today in Egypt we are seeing in real time that those demands are making a difference as Egyptians are going to the polls to determine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ir history who their leaders will be,” said Hillary Clinton, secretary of state, on Thursday .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Hillary Clinton)週四表示:“隨著埃及人走向投票站,歷史上第一次由自己來決定誰領導國家,我們看到那些呼聲今天在埃及正在帶來改變。”The annual report has become a regular source of sparring between Washington and Beijing, with China taking in recent years to publishing its own report on human rights conditions in the US.
年度人權報告常常成為美中兩國爭論的引爆點,中國近幾年也開始就美國的人權狀況發表報告。This year's report comes shortly after the dramatic recent events in Beijing when Mr Chen, who was imprisoned for protesting forced abortions and sterilisations, took refuge in the US embassy. After intense negotiations, he eventually left China at the weekend and will become a student at New York University.
今年的報告發布前夕,北京剛發生一系列戲劇性事件。因為抗議強制墮胎和結紮而遭監禁的陳光誠,前往美國大使館避難。經過緊張的談判,他最終得以在上週末離開中國,前往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就讀。According to reports on Thursday, his brother Chen Guangfu also managed to escape to Beijing in recent days from house arrest in Shandong province. In an interview with Reuters, he described the beatings that he, his wife and son had received from local security officials after his brother's own dramatic escape.
週四有報導稱,陳光誠的哥哥陳光福今日也得以脫離軟禁,從山東省逃往北京。在接受路透社(Reuters)採訪時,他描述了弟弟戲劇性地逃脫之後,當地安全官員對他本人及妻子、兒子的毆打。Asked for his thoughts about his brother's move to the US, Chen Guangfu said: “I think if he has a chance, he should take us there to have a look. So many people have said bad things about the US. Someone even said he was like a dog that was kicked out of the US embassy,​​” he told Reuters. “But ultimately, he ended up in America. So I think the criticisms aren't justified.”
在被問及對他的弟弟前往美國的感想時,陳光福對路透社說:“我覺得要是他有機會,應該帶我們過去看看。很多人都說美國的壞話,有的人甚至說他像條狗一樣被踢出了美國大使館。可是最終他到美國了,我覺得那些批評沒道理。”While last year's report said that the “negative trend” in some areas of human rights in China was continuing, this year's report said more bluntly that conditions had “deteriorated” and provided a long list of instances of unlawful arrest, torture, harassment of journalists and lawyers and abuses related to the one-child policy.
去年的報告說中國人權在一些領域的“消極趨勢”在持續,今年的報告則更直白地表述為人權狀況“惡化”。報告中還提供了一長串非法逮捕、折磨、騷擾記者和律師的案例,以及與一胎化政策相關的濫用權力的案例。On Russia, the report said that “significant irregularities and fraud” had been reported during December elections, but it also highlighted “unprecedented civic involvement by Russians”.
報告針對俄羅斯寫道,在去年12月的選舉中,一些“明顯的不正常現象和舞弊行為”得到了報導,但也強調了“俄羅斯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公民參與。”While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has improved ties with Uzbekistan to help get war supplies into Afghanistan, the report provided searing criticism of torture, arbitrary arrest and government corruption there. On Bahrain, a key US ally in the Gulf, the report said that although prosecutions of some activists and opposition figures were continuing, “some political prisoners were released and some dismissed employees were reinstated”.
儘管奧巴馬政府為了幫助向阿富汗提供後勤補給,改善了同烏茲別克斯坦的關係,但報告還是對烏茲別克斯坦存在的虐待、恣意逮捕和政府腐敗現象提出了尖銳批評。對於美國在海灣地區的關鍵盟友巴林,報告中說,儘管針對某些活​​動人士和反對派人士的起訴仍在持續,但是“一些政治犯已經獲釋,一些被解僱的員工已經復職。”While the US has often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ternet, the report pours cold water on the more optimistic assertions about technology prompting political change.
儘管美國經常強調互聯網的重要性,報告卻對科技催生政治變革的較樂觀評價潑了一盆冷水。“Technology itself does not usher in progress on human rights. People do,” said Michael Posner, assistant secretary for democracy, human rights and labour. “Technology is a platform, not a substitute for political organising, advocacy, or persuasion. The Internet does not bring people into the street. Grievances do. The Internet did not spark the Arab Spring. Injustice did.”
負責民主、人權與勞工事務的助理國務卿邁克爾•波斯納(Michael Posner)指出:“科技本身並不能帶來人權的進步,進步要靠人來推動。科技只是一個平台,它並不能替代政治組織,以及鼓動與說服工作。讓人們走上街頭的並不是互聯網,而是民眾的不滿。激發起'阿拉伯之春'的也並不是互聯網,而是社會的不公。”
譯者/何黎


全球最富盛名的建築學獎項的中國得主,批評了肆意拆遷的做法,稱拆遷割裂了中國不少城市的景觀,使其面目全非,幾乎無法辨認。

王澍今日將在北京舉行的一個儀式上領取2012年普利茲克獎(Pritzker prize),他的言論突顯中國各界對於城市規劃的普遍抱怨,目前中國正處於城市化的過程中,僅在去年一年就有逾2000萬農村居民遷至城市。

王澍是首位在中國從事建築設計工作的普利茲克獎得主,他在一個匯聚歷屆得獎者和本土建築師的論壇上表示,中國的城市已基本上被剝奪了昔日的獨特性格與美麗。 “在30年時間裡,我們建造了一個全新的國家,”他表示。

近二、三十年來,房地產開發已成為中國經濟的核心推動因素,改變了城市面貌,創建了對建築相關的大宗商品的需求,在全球各地的市場都能感受到這種需求。

在近期樓市趨弱的大背景下,這種狂熱的開發速度可能在今年有所放緩,但政府似乎急於阻止價格回落過多,巨大的建設規模預期將得到保持。

中國財政部昨日宣布補助公共租賃住房專項資金660億元人民幣(合104億美元),以支持各地在2012年建設200餘萬套公租房。

北京等城市的快速重建,已吸引國際注意力和讚嘆,尤其是由於大量令人矚目的超現代化項目的興建,包括體育場館、歌劇院和高層公寓樓。

但王澍批評了分配地塊用於開發項目、往往不顧及周圍地段的標準程序。他表示,這樣的項目變成一個個“殖民地”,城市居民甚至無法從一個小區走到另一個小區。

這位建築師長期主張保護建築遺產,哀嘆全球化浪潮剝奪了中國城市的獨特性格。

王澍小時候居住在北京一條胡同的傳統四合院裡,他曾說起一本匯集20世紀早期北京老照片的書,他表示,那些照片顯示,當年的北京“比巴黎更美。如今我一點兒也認不出它了。”

在他自己的工作中,王澍結合現代形態與傳統物料和工藝。他在華東城市寧波的旗艦博物館採用從拆遷的居民樓搶救出來的磚頭及其他物料。拆遷這些居民樓是為了給新開發項目騰出地塊。

在一些觀察人士眼裡,將普利茲克獎授予王澍,是評委們加強呼聲的一種企圖,他們希望為中國尚存的建築遺產和城市肌理喝彩,使其得到保護。

“此舉向中國官方及其嬌慣的開發商發出一個信號:'尊重過去,而不要只是把它抹掉',”《建築評論》(Architectural Review)上月在一篇文章中表示。

2002年普利茲克獎得主格倫•馬庫特(Glenn Murcutt )在前述論壇上表示,中國面臨的風險是擁抱一種“拉斯維加斯模式的”現代性。 “中國需要非常小心地對待徹底忘記過去的做法,”他表示。

譯者/和風
The Chinese winner of architecture’s most prestigious award has criticised the wanton demolition that has left many of the nation’s cities fragmented and almost unrecognisable.
The comments from Wang Shu, who will tomorrow receive the 2012 Pritzker prize in a ceremony in Beijing, highlight widespread complaints in China about urban planning amid a process of urbanisation that saw more than 20m rural dwellers move to cities last year alone.
Mr Wang, the first China-based Pritzker winner, told a forum of previous laureates and local architects that Chinese cities had been largely stripped of their past distinctive character and beauty. “In 30 years we have built a completely new country,” he said.

Property development has been a core driver of the Chinese economy in recent decades, transforming cities and creating demand for building-related commodities felt in markets around the globe.

The frenetic pace of development could slow somewhat this year amid a recent weakening of the real estate market, but the government appears anxious to stop prices falling too far and construction is expected to continue on a vast scale.
China’s finance ministry yesterday announced Rmb66bn ($10.4bn) in subsidies to build more than 2m homes for rent in 2012.

The rapid redevelopment of cities such as Beijing has drawn international attention and admiration, not least becaus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host of high-profile ultra-modern prestige projects including sports stadiums, opera houses and high-rise apartment complexes.
But Mr Wang criticised the standard procedure of allocating plots of land for projects often separated from surrounding neighbourhoods. Such developments became individual “colonies”, with city residents unable even to walk between them, he said.

The architect has long argued for the protection of architectural heritage and bemoaned a tide of globalisation that had stripped China’s cities of their distinct character.
Mr Wang lived in a traditional courtyard home in a Beijing lane as a child and he spoke of seeing a book of photographs of the city from the early 20th century showing a city “more beautiful than Paris. Now I don’t recognise it at all,” he said.

In his own work, Mr Wang combines modern forms with traditional materials and techniques. His flagship museum in the eastern city of Ningbo uses bricks and other materials salvaged from neighbourhoods that were demolished to make way for new developments.
The award of the Pritzker prize to Mr Wang was seen by some observers as an attempt by its jury to strengthen calls for the celebr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what remains of China’s architectural heritage and urban fabric.

“The selection sends a message to the Chinese authorities and the developers they coddle: ‘respect, don’t erase the past’,” the Architectural Review magazine said in an article last month.
Glenn Murcutt, winner of the 2002 Pritzker, told the forum that China risked embracing a “Las Vegas model” of modernity. “China needs to be really careful about forgetting the past completely,” he said.

In search for spouses, love takes backseat to material wealth in China

BY ATSUSHI OKUDERA CORRESPONDENT
2012/05/24
photoParticipants introduce themselves at a mass matchmaking event held in Shanghai in November last year. (Atsushi Okudera)photoGao Shuang, 27, who works at a real estate company in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says many of her older colleagues are also single. (Atsushi Okudera)photoA park in central Shanghai is known as venue where thousands of Chinese people gather every weekend to look prospective marriage partners for their children. (Atsushi Okudera)
SHANGHAI -- An unfamiliar caller talked in a high-pitched voice and startled me with an unexpected proposal.

中國人到底想要什麼
 熱衷蘋果產品,痴迷於奢侈品,流行過聖誕節,中國消費者似乎越來越“西化”。而實際上,他們只是越來越現代化和國際化,本質上依然很“中國”。

2012年5月29日 星期二

acid attacks, jailing of protesters in Cambodia

 

 



Activists slam jailing of protesters in Cambodia


Human rights groups have condemned the conviction and imprisonment of 13 women from Phnom Penh's Boeung Kak lake community who are involved in a prominent land dispute.

In Cambodia, protesting logging gets deadly
Cambodian land dispute escalates as teenager is killed
Calls for investigation into death of Cambodian activist

 

 

retributive justice/acid attack

9. An Eye for an Eye: Iran's Blinding Justice System

By Azadeh Moaveni
The country's antique legal system is criticized from within on the eve of a retributive sentence in a horrific 2004 acid attack

Women

Oscar-winning acid attack film sparks controversy in Pakistan

Some of the survivors of acid attacks portrayed in a recent documentary about their fates fear reprisals if the film is broadcast in Pakistan. Acid crime affects hundreds every year.
In February, there was jubilation in Pakistan when Sharmeen Obaid-Chinoy became the first Pakistani filmmaker to win an Academy Award. “Saving Face,” Obaid-Chinoy's 40-minute documentary, is about the victims of acid attacks in Pakistan.
It focuses in particular on two women, Zakia and Rukhsana, who fight to rebuild their lives after being attacked by their husbands, and ôn the Pakistani-born plastic surgeon Mohammad Jawad who tries to restore people's faces by using artificial skin substitutes, grafts and other surgical techniques.
“No-one who sees these women could fail to be moved,” the London-based surgeon posted on his blog after the Oscars ceremony. “Each beautiful in their own way, their lives have been destroyed, their faces and bodies disfigured, often by members of their own families. They are the real heroes here. They have been ostracized from society following the terrible attacks that have been inflicted upon them.”
Sharmeen Obaid Chinoy Sharmeen Obaid-Chinoy is the first Pakistani director to win an Oscar
Fear of reprisals
Some of these heroes are now worried that the film might be broadcast on Pakistani television and trigger reprisals. A few of the survivors who appear are reportedly taking legal action against Obaid-Chinoy and her co-producer Daniel Junge.
“We had no idea it would be a hit and win an Oscar,” Naila Farhat, 22, who appears briefly, told the news agency AFP. “We never allowed them to show this film in Pakistan.”
She and other survivors fear the unknown. “We may be in more danger and we're scared that, God forbid, we could face the same type of incident again. We do not want to show our faces to the world.”

Pakistani acid victim Fakhra Younus Pakistani acid victim Fakhra Younus committed suicide in March 2012 after a decade of surgery
Obaid-Chinoy told AFP the women who had participated in the film had signed legal documents allowing it to be shown anywhere in the world, including Pakistan.
On their website, Sharmeen Obaid-Chinoy and Daniel Junge express their “deep gratitude to Zakia and Rukhsana for bravely telling their stories on film, to our NGO partners Acid Survivors Trust International, Acid Survivors Foundation-Pakistan and Islamic Help, and to the countless other men and women dedicating their time and expertise to the campaign to eradicate acid violence.”
However, a rift has apparently since opened between the filmmakers and the Acid Survivors Foundation-Pakistan (ASF). Executive Director Mohammad Khan declined to answer any of DW's questions, stating merely in an email that “ASF has ethical commitments towards the survivors. Our mandate is to protect survivors' human rights and that is what we are doing.”
Naveed Muzaffar Khan, a lawyer hired by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to represent the victims, told the news agency AFP that the survivors “had not consented for it [the film] to be publicly released in Pakistan.” He said the producers had seven days to agree not to release the film publicly, or he would seek a formal injunction in court.
Acid victims are overwhelmingly women
Acid Survivors Trust International defines acid violence as “the deliberate use of acid to attack another human being.”
“The victims of acid violence are overwhelmingly women and children, and attackers often target the head and face in order to maim, disfigure and blind,” it states on its website. “The act rarely kills but causes severe phys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scarring, and victims are often left with no legal recourse, limited access to medical or psychological assistance, and without the means to support themselves. Acid violence is a worldwide phenomenon that is not restricted to a particular race, religion or geographical location.”
The motives for acid crime, which occurs at differing degrees from Colombia to Kenya, Bangladesh, Pakistan, Nepal, Afghanistan, range from domestic disputes to issues surrounding land occupancy.
Three acid victims
It is extremely difficult for victims of acid attacks to rebuild their lives
Punishment for rejecting a marriage proposal
In Pakistan, the rejection of a marriage proposal is behind a majority of the attacks. According to data compiled by Acid Survivors Foundation-Pakistan, at least 3,017 acid attacks were reported between 1999 and 2011. Other NGOs place the figure much higher and it is difficult to estimate how many unreported cases there are.
Although the Pakistani government adopted stricter legislation against acid crime in 2011, imposing a 14-year sentence and a minimum fine of over $11,000, often the laws are not implemented and perpetrators are not convicted.
The publicity around the film served to bring the issue back into the spotlight and another campaign was launched to raise awareness.
“Although the award is a matter of personal and national pride, its content is a matter of national shame,” said the News, a daily newspaper, after the Oscars ceremony.
Accepting her award, Obaid-Chinoy, who was born in the port town of Karachi in 1978, paid tribute to “all the women in Pakistan who are working for change.” “Don't give up on your dreams,” she told them. “This is for you.”
Author: Anne Thomas (AFP, AP, dpa)
Editor: Gregg Benzow

retributive, -tory[re・trib・u・tive, -to・ry]

  • 発音記号[ritríbjutiv, -tɔ`ːri | -təri]
[形]((文))報いの, 応報の
retributive justice
因果応報.

【天下雜誌全台獨家專訪】 劉憶如"案":領導在那??? 公平正義的政策在那???


五月二十九日下午三時,財政部大廳擠滿了記者,架起一整排攝影機,等著剛提辭呈的財政部長劉憶如現身。
在劉憶如提出辭呈的兩小時內,《天下》雜誌獨家專訪她,直問兩個月推動證所稅,遇到什麼壓力?為什麼這麼困難?為什麼一定要辭職?未來想做些什麼?
長達一個多小時的採訪,她的情緒與聲音,沒有高亢激昂。財政部會客室巨大的白色沙發椅,只坐三分之一,身體前傾、雙腳併攏,遇到尖銳問題,無奈地笑之外,雙手不時按壓膝蓋。
為什麼一定要辭?「根據國民黨整合之後的立院版本,和原來基於公平正義、量能課稅的理念差異甚大,所以辭職,」她接著說,「我在乎的,是『有所得的人』應該繳稅;國民黨版讓在股票市場大量獲利的人,仍然不用繳『所得稅』。」
在這場立法院強勢主導,利益團體有系統影響政策的過程中,市場大戶、券商公會、工商團體,以未知的恐懼帶動散戶,使曾獲高民意支持度的證所稅方案,嘎然而止。
一位中產階級憤怒地說,「老百姓是很支持證所稅的,現在看來政策都被利益團體把持,公平正義的政策都不能推動了。」

五月,正值上班族報稅季節,中產階級的薪資所得稅,一塊錢也少不了,佔綜合所得稅七十八%;但在證券交易所得的資本利得,卻是輕輕帶過,僅佔十二%。劉憶如辭職當天,公平稅改聯盟馬上發表聲明,「證所稅在台灣將永遠消失,且無複徵的可能性」。失望之情,溢於言表。
當被問到,外界將以「四個月的財政部長」、「母女都以證所稅課徵下台」的歷史定位,來形容她。她輕鬆回應,「我來財政部,不是為了追求歷史定位,我就是希望能推動租稅公平」。
這位直言的財政部長離職之後,針貶時政的影響力,反而海闊天空。她,也不會就此沈寂。

【天下雜誌全台獨家專訪二】劉憶如:我不追求歷史定位,只想推動稅制公平

在劉憶如提出辭呈的兩小時內,《天下雜誌》獨家專訪她,直問兩個月推動證所稅,遇到什麼壓力?為什麼這麼困難?為什麼一定要辭職?未來想做些什麼?
問:為什麼辭職?國民黨版本有什麼問題?
答:現在國民黨立院版本,我原本的態度就是要尊重,但不代表我認同。
問:妳不認同什麼?
答:我的理念是「有所得,就課稅」,但這個版本只是提高了證交稅。它的設計是,當股市在八千五百點以下就不課,如果在八千五百點以上,就假設投資人有賺到錢,要多繳一些證交稅。

原本的證交稅是千分之三,超過八千五百點就提高到千分之三.二。那多出來的千分之○.二是什麼?

我覺得國民黨立委版,只是提高一點證交稅,我沒辦法認同。因為這是對所有人都課稅:賠錢、賺錢的人都多繳一點稅。
問:妳堅持得是「有所得」才要收稅?

 答:對!我一再說,我不在乎要收多少稅。

他們一直跟我說,按照妳的版本可以收一百億的稅,按照他們的版本,也可以收到一百億的稅,妳不用擔心。但我在意的,是誰繳了這一百億。

我舉例,過去五年實施最低稅負制,光是去年我們就收到約六億,這六億是從一千一百個人身上收到的。

雖然我不知道他們是誰,但我看這個數字很感動,因為我看到背後的每一個人,他是願意繳稅的。

其中有個人,一般所得是一百萬、應稅所得只賺一百萬,但在股票上他大約賺了三億,適用的(最低稅負制)稅率是二○%,這個人就繳了六千萬的稅。

他是主動來報稅的,我覺得每一筆資料,我都看到背後的那個人。

所以,我希望我們可以建立一個制度,讓台灣可以在公平正義上踏出一步。我也相信,台灣有很多人,都願意來誠實納稅。

我們也收到令人感動的一封信,他說在期貨市場賺了兩千萬,他還把期貨帳戶的戶頭都寫給我們,他不介意讓別人知道。他很支持政府推證所稅,認為期貨市場也應該課稅,他願意來繳四百萬的稅。他的信我也還留著。

我們可不可以有一個制度,不要光是說:我們有人頭、有假外資,所以我們不能推動這個制度。

我覺得這個邏輯很奇怪,我們台灣人都是人頭、都愛做假外資,所以我們不能推動這個稅。這我不能接受。

我公開在國民黨中常會上講過,不能說因為我們有學生作弊,而且作弊的手法很高超,我們就廢除考試制度,反正學生就是會作弊。

所以,我堅持的是我們要有一個制度,那就是要達到「有所得,就課稅」。可是,我現在看到的,就只是全面提高證交稅。


問:聽來更不公平了?不論賺賠,都要因指數上漲,跟著多交一些證交稅?
答:對!他們還說,這是假設投資人在八千五百點以上進股市,有賺錢;但事實上,很多人可能是賠錢的。那這是什麼邏輯?為什麼八千點到九千點會賺錢?兩千點到三千點一樣賺錢呀!

**國民黨版本誰寫的?
問:那這件事是誰在溝通的?
答:當時是由府院黨的秘書長、總統府秘書長曾永權、行政院秘書長林益世、國民黨秘書長林中森,三個秘書長找了五位有(證所稅)版本的國民黨立委,再加上國民黨立委費鴻泰,再加上我代表行政院版本,一起開會。

但因會議沒有交集,又交由國民黨中央政策執行長林鴻池去統合,最後出來這個版本。

我上週六(五月二十六日)在報上看到,這個國民黨立委版本的方向,週一公聽會,就確定了這個版本。

這個版本還把新上市(IPO)股票納入課稅,但又顧慮到新上市股的價差很多,又怕只有一張就課稅,讓IPO困難,所以就提高到十張以上才會課稅。

簡單講,就是所有上市櫃股票,還是不用課證所稅。
問:證所稅為什麼推起來這麼困難?

答:我們買房子,很多人會說誰賣房子又賺多少錢,因買賣房子相對股票,是比較有公開訊息的;繳不繳稅是一回事,但大家會知道誰又賺了很多錢,會有共同的憤慨,正義感就很容易出現。

可是股票買賣,因我們從來沒有證所稅,當然就沒有資訊,很多人在股票市場上到底賺了多少錢,大家也不知道。

每年,明明有很多人,在股市裡面賺了幾億、幾億,卻不用繳稅,但是大家看不見,看不見資本利得,只看得到資本市場。

並不是說他們沒有貢獻,而是賺到錢的人是不是可以繳點稅?但他們很抗拒。

第二個,他們會說,身分不想曝光、記帳很麻煩。我覺得一年賺三百萬的人,因為不想記帳,也不想找人記帳,所以不繳稅。我想,講這個話,一般人聽不進去吧?

而且,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證所稅,人家怎麼記帳?稅又怎麼申報?可見,這件事情必有答案。

像現在房屋、土地稅,財政部會告訴妳這要繳多少稅,大家就繳稅啦。所以,有讓它簡化的方式,若真的要做,是可以做的。可是,拿這個當理由,散戶就嚇死了。

因為大戶會擔心財政部去查帳,他們就會出走,股價就會跌,散戶就會受到很大的壓力。散戶擔心的不是課稅,而是擔心被套牢。
問:除了券商不認同,六大工商團體也反對,背後的勢力是什麼?

答:這是很大的誤會,工商團體最擔心資本市場會萎縮,影響他們籌資。

但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二十七個國家,只有一個國家沒有證所稅。其他國家也有,像香港、新加坡、韓國。

我覺得最大的障礙,是社會不關心這個題目,不知道這個世界是怎麼發展的。香港、倫敦都是世界金融中心,香港跟新加坡證交稅是千分之二,香港是買進千分之一,賣出也課千分之一,合起來千分之二;英國證交稅是千分之五。

**聽不見國際聲音
問:為什麼非堅持妳的版本不可?為什麼一定要走?留下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不是嗎?

答:證所稅要實施前,研考會做過民調,民意支持度非常高的。為什麼民意支持度非常高的政策,做到後來卻變成這樣的結果?

我走,不完全是因為證所稅。我覺得,對很多事情的真實狀況,大家不是很有興趣去理解。譬如證所稅、量能課稅,本來是大家有高度共識的事情,卻出了很多誤會,這些誤會不好澄清的時候,最後就走樣。

我們三月二十八日宣布要討論證所稅,三二八到五二八的兩個月之間,大家都說台股的量、或者是價都跌了。可是,價跟量就反映在市值上,股票市值就是量跟價乘起來的。這一波股票市值其實跌掉多少,差不多一○%,跟香港、韓國是一樣的;日本大概是一三、一四%,跌的比我們還多。

所以,台股反映的其實是歐股所帶來的種種因素,可是我們在台灣聽不到這些聲音。

我覺得台灣不太會去問「國際比較」的問題,大家愈講愈覺得,股市都掉了兩兆多,是不是趕快不要談了。
問:妳母親(郭婉容)也是因為推證所稅辭職?
 課徵證所稅。

現在,很多人說我開徵的時機不對。但當年股市漲了四倍,大家還是不能接受啊。什麼時候曾經有對的時機?
問:離開後,妳不任任何公職了嗎?
答:不會。
問:為什麼跟黨團溝通那麼困難?
答:其實我沒有什麼機會溝通。在經建會,我做全球招商時,在院裡、黨裡、府裡,常常都做報告。可是,我的證所稅,妳們有沒有聽到我在哪裡做過報告?中常會只做過一次,而且已經是行政院版本了。
問:妳怎麼處理每天這麼多對妳的批評、辱罵?
答:我真的沒有什麼情緒,大部份時候,我沒有把這些事情take it personal(個人化),我覺得我OK。

我從來不會覺得當部長有什麼了不起,或有什麼可惜啊!我倒是非常想念可以獨立自主發言的權利。
問:目前看來,妳推證所稅算失敗了?妳不擔心自己的歷史定位嗎?

答:我並不是為了什麼定位去推動證所稅。我任財政部長,就組了財政建全小組,是要推動稅制改革。

小組成員票選的第一名,就是要推動資本利得課稅。我既然在這個位子上,就該往前走一點。

只是,現在看起來,真的是很不容易。
問:未來還有沒有其他打算?
答:沒有耶,我今天才具體地決定,完全沒有規劃,休息一陣子吧。

現在,我只希望早上起來,報紙上都沒有我的名字。
(整理:黃昭勇、林秀姿、許以頻、白詩瑜、陶允芳)

劉憶如該下台/日本全國核污染/醜聞世界級的公司/經建會地位每下愈況





 UPDATE2: 台湾与党がキャピタルゲイン課税案を発表、意見対立理由に財政部長は辞任
ロイター
[台北 29日 ロイター] 台湾与党の国民党は28日遅く、独自のキャピタルゲイン課税案を発表した。各界から反発の声が上がっていた行政院(内閣)による案に比べ、株式投資家に有利な内容となっている。 これを受け、台湾株式市場の加権指数.TWIIは上昇した。


 《天下》雜誌報導指出,為什麼一定要辭?劉憶如表示,「根據國民黨整合之後的立院版本,和原來基於公平正義、量能課稅的理念差異甚大,所以辭職,」她接著說,「我在乎的,是『有所得的人』應該繳稅;國民黨版讓在股票市場大量獲利的人,仍然不用繳『所得稅』。」

A tax on individuals or companies based on the value of their capital. An alternative name for this is a capital levy. Such a tax requires capital to be valued, and would be difficult to collect if it could not be paid out of income received from the capital over some short period. Most countries have thus chosen to tax either income from capital, or realized capital gains, or capital transfers, rather than capital itself.



〔記者張舒婷/台北報導〕財政部長劉憶如上任後至今不過短短三個多月,卻因為推動證所稅方案,一再失 言、失態。除了坐擁大批不動產,卻緩推土地資本利得稅,公信力被打上問號外,內閣總辭當天上演「神隱秀」、拜會立委時直言「若知道油電要雙漲,會緩推證所 稅」,更讓府院、內閣成員間溝通失靈的問題顯露無遺,狠狠打了總統馬英九、行政院長陳冲一耳光,加深民眾對執政團隊的不信任感。
稅改議題 台股市值蒸發上兆
劉憶如擔任財長後,高舉馬政府「公平正義」大纛,屢次拋出稅改議題,佔盡媒體版面,立委批評她「把稅改搞得比選舉還熱鬧」、「創下金氏紀錄」,輕忽資本市場的敏感性。
據統計,她喊出復徵證所稅至今,台股市值已蒸發上兆元;今年四月證交稅也比去年同期銳減近二十三%,形同股民荷包和國家稅收一起「陪葬」了。
不 只如此,劉憶如推動證所稅期間,甘犯眾怒,爭議言行不斷。今年四月初,財政健全小組二度開會,原規劃還要召開第三次會,未料會議結束時她突然宣布,多項議 題已凝聚共識,這是最後一次會議。與會人士罵「哪有共識?」她不以為意,當晚即發布新聞稿,宣布一○二年正式開徵、一○三年五月申報,搞得藍綠立委都動 怒,批評她專斷獨行,新政策實施與否、上路時間點,都要通過立院審查才算數,憑什麼強迫立委為她背書?
此後不論財政部版、行政院版草案推 出,儘管劉憶如對外表示,走訪立院沒有一百次,也有七、八十次,但多數立委都批評「有溝無通」、誠意不足。五月上旬,馬英九高調力挺證所稅,讓她春風滿 面,孰料隔天內閣總辭,她卻因為讀過報紙後,認為陳冲、自家立委不挺她而震怒,臨時請假,府院上下遍尋不著,行政院、立法院都為之氣結,砲聲不斷。
眼見苗頭不對,劉憶如「神隱」四十三小時後,打電話到財政部記者室道歉。
其後,她親赴立院備詢,還遲到五分鐘,吃盡排頭,被譏為「神隱部長」、「炒房部長」,國民黨立委盧秀燕送她「淡定」兩字,諷刺她表現太脫軌,要她快穩住陣腳。
出 乎意料的是,經過多次教訓之後,劉憶如還是沒有學乖,兩天前拜訪立委又說,早知油電要雙漲,推動證所稅就會暫緩,但股市已受影響,為降低動盪,所以無法停 止,還舉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前年賣股票賺了十億元卻只需繳三百多萬元證交稅為例,強調推動證所稅的正當性,不但得罪了郭台銘,也讓不堪虧損的股民再度跳腳。





2012
公布的時機最好 完全掩飾馬英九-劉憶如的造假政績

經建會今天(31號)公佈最新的景氣對策信號,十二月亮出了睽違三十個月以來,所看到的第一顆「藍燈」,景氣對策信號分數也掉到只有14分,同時十一月原 本亮出的「黃藍燈」17分,也修正到突破象徵「景氣衰退」的「藍燈」臨界值:16分。 經建會分析,由於歐債危機對全球市場 ...


馬英九該贈勳劉憶如 萬歲

謝長廷上火線駁宇昌 三問劉憶如 【2011/12/27 19:26】


民進黨今天針對宇昌案再開記者會,黨內四大天王之一的謝長廷親上火線反擊。(資料照,記者林正堃攝)
〔本報訊〕民進黨今天針對宇昌案再開記者會,黨內四大天王之一的謝長廷親上火線反擊,質疑劉憶如是不是有幕後黑手在操縱,並還原宇昌公司成立以來、該公司網頁上極力感謝蔡英文的加入,讓資金到位、整合科技人才。

謝要劉說出「變造公文者」

昨日經建會主委劉憶如針對宇昌案再提問蔡英文,遭民進黨天王謝長廷在個人噗浪上批評為「硬拗、無聊、根本就是選舉抹黑」;今天民進黨召開記者會,行政院 前院長謝長廷應邀出席,並反問劉憶如3個問題,「變造的公文是不是劉憶如所為、若不是,請舉出有名有姓的人」、「如果是你(劉憶如),那馬英九是否知曉這 件事」、「 如果是你(劉憶如),那你再提問問題有何意義」。

同時,謝長廷也引用證券櫃檯買賣中心網站資料,顯示中裕新藥股價4年漲了3倍,駁斥藍營所指的每股只有4.8元,實際上其股價在4年間由10元的面額漲到33.46元。謝長廷諷刺,「宇昌若是虧本,那行政院就全民釋股,保證秒殺」。

綠要成立「全民國政質詢團」檢驗對手

民進黨發言人陳其邁則在記者會上補充,民進黨將要成立「全民國政質詢團」,在總統大選最後倒數的10多天中,每日針對兩岸、內政、外交及國防等政策議題,向對手提出檢驗,並也接受對手的提問。

司馬觀點:政務官意外傷亡(江春男)


總統候選人的政見發表會,沒有提問人,三人獨白,沒有火花,船過水無痕,各自擁抱基本盤,無法開拓票源,選情在冷氣團中原地打轉。
統獨和主權問題像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每到選舉後期,都會被拿出來啃一啃,互相嗆聲,誰不愛台灣,誰不認同中華民國,誰捍衛主權,誰向中共投降。以前這種話題很容易挑起選民的情緒反應,經過無數選舉洗禮,藍綠選民各有定見,但中間選民早已情緒疲軟,激不起什麼反應。

打扁反助漲蔡聲勢

馬英九多次找阿扁當救援投手,但選民喜新厭惡又很健忘,馬團隊以一句貪腐政權全面否定民進黨,這是誤導誤判,也是輕敵,扁團隊同仇敵愾,全力幫蔡英文,就是想要討回公道。
扁案對民進黨和台灣的政治與司法制度都是很大教訓,需要全面性的反省檢討,但馬英九矯枉過正,走向另一個極端,馬無能與扁貪腐前後輝映,造成他連任的致命弱點。
民進黨文化與國民黨大不相同,他們後浪推前浪,互不相讓,新世代都在搶位子,人人奮勇爭先,哪會讓阿扁變成絆腳石?阿扁的影響力幾乎被蔡英文全面取代,國民黨越打阿扁,越提高蔡英文的聲勢。
宇昌案是蔡英文的試煉,她在過程中有可議之處,至少與社會觀感不符,但既不是非法更不是弊案,經建會主委劉憶如卻捉住不放,在枝節上糾纏不清。學術界缺乏實務情有可原,但她卻堅持自曝其短,說些缺乏常識的話。明明特偵組已在偵查,她卻堅持追查真相,好像在協助特偵組辦案。

劉憶如公信力重創

劉憶如不曉得在經建會表現如何,但做為特偵組檢察官,絕對不合格。遺憾的是,經此一役,她的能力和公信力已經難以恢復。一名政務官在這場大選中輕易地讓自己站在火線上,在無辜的頑固中,變為意外的傷亡者,實在太不值得。


**

這是昨天沈先生寄來的
現在是什麼時代 劉憶如女士等人的臉皮的確很厚很黑

朋友寄來的

各位知識分子:
咱來研究所謂的公文...
左邊是原件(其實也不算)...右邊是....
吼....老兄你也太過分了...
怎麼到你手上加上了一段日期????
原來...那是劉主委公布的"公文"...
劉憶如說:那是日期錯置????
公文....無所謂日期錯置...只有變造 - 偽造...
政務官如此行徑...怎不見檢調主動偵辦???
平平都是女人...怎麼差那麼大????
有人只會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
還在如...................就只"憶"得"如"...如.如.如
我想我必須很努力的HOLD住自己的脾氣...........
...

AS

宇昌.jpg宇昌.jpg
386K View Downloa

****

12/12

儘管胡適之先生奉勸大家寫信/文章等 都要將日期寫出來
免得日後"失憶"
可是 天下莫不知 或者教育有問題
劉憶如的故事更暴露當初做英文簡報者也沒做到這要求

所以給人陷害劉憶如的機會
而整個經建會和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更是妙
太丟人現眼啦

  • 民進黨要求國民黨在24小時內道歉,否則將對相關人士進行提告。

記者林修卉/台北報導

經建會主委劉憶如昨天指稱,在2007年3月31日TaiMed募資的英文說明書上,蔡英文已列名「主要負責人」;媒體報導,劉憶如今天坦言把「時間錯 置」,願意道歉。民進黨發言人陳其邁13日表示,這不是「時間錯置」的問題,劉憶如提供「假造」、「變造」資料,再由藍營立委對蔡英文進行人格謀殺、政治 抹黑,「這樣對嗎?民進黨無法接受!」

陳其邁13日上午拿出原始文件,怒指劉憶如涉嫌偽造文書,拿8月18日的資料充當3月31日的文件,但原始文件並未有「96年3月31日(六)在台北市舉行的『TaiMed Inc』投資說明會說明書」的中文字樣。

陳其邁表示,民進黨除了要求劉憶如認錯道歉外,也要求她說明清楚,到底是受誰唆使連續提供不實資料,藉以選舉操作、試圖影響選舉,「到底誰是幕後黑手?」

陳其邁還說,在明天中午之前若得不到國民黨的說明及道歉,民進黨將對相關進行抹黑的國民黨立委,包括謝國樑、林益世、邱毅等人提出告訴。

民進黨發言人莊瑞雄質疑,TaiMed募資的英文說明書上的文字是誰加上去的?他認為,這幾天國民黨的操作,要讓社會有一個印象,在蔡英文未卸任行政院副院長前,就先計劃卸任後,要到宇昌公司任職,「這是奧步」!

莊瑞雄強調,「這是對蔡英文的人格謀殺!知道這對總統候選人的傷害有多大嗎?」

另外,《聯合晚報》報導,劉憶如說,宇昌案相關的資料實在太多,多達兩大箱,「很多帳目看不懂,而且公司名稱也變來變去」,都要逐一核對,非常困難又費功夫。

陳其邁表示,「帳目都看不清楚,公司名稱也沒搞懂,怎麼能提供資料來抹黑民進黨呢?這樣對嗎?這樣對蔡主席公平嗎?」



針對「宇昌案」解密事件,民進黨揚言對經建會主委劉毅如提告、道歉,劉憶如12日深夜表示,國發基金投資「宇昌案」引發的爭議,朝野所有人都不斷問她當初投資過程的細節,民進黨更説要告她,她覺得此事到此已過頭了,她不想奉陪,劉憶如甚至激動的說,她要辭職。藍 營十二日火力全開,藉宇「宇昌案」升高打擊蔡英文戰火,藍委與經建會主委劉憶如搭配,藉解密兩份當年的公文緊咬蔡;民進黨十二日傍晚決定正面回擊,直指經 建會主委劉憶如所稱「TaiMed Group二○○七年三月投資說明會,文件登載蔡英文將成為TaiMed Group主要投資人」的說法毫無根據,民進黨發言人陳其邁痛批劉憶如以錯誤資訊抹黑,民進黨將依選罷法意圖使人不當選,即日對劉憶如提出告訴。
劉憶如表示,民進黨昨晚揚言要對其提告,她表示不解,她又不是當事人,而且是被立法院要求報告此案,不是她主動要公佈這些文件,她只是依職責説明解密文件、陳述事實,沒有提出個人意見,違不違規也不是由她認定,與她何干?。
劉 憶如說,「宇昌案」問題在於程式合不合規、前行政院副院長蔡英文有沒有違反「旋轉門條款」、有沒有違反利益迴避的問題。劉憶如指出,民進黨執政期間,國發 基金投資「宇昌案」的過程,所有的紀錄、資料都是前朝留下來的,現在卻變成所有的人都在問她「這個為什麼會這樣、那個為什麼會這樣」,她又不是當事人,怎 麼知道那些過程是為什麼,有疑問應該去問蔡英文或何美玥。
劉憶如説,立法院選在此時要她報告「宇昌案」,她是經濟建設負責 人、身兼國發基金召集人,依規定必須配合。到立法院後,立委要求她公佈一些文件,但她答覆不能公佈,因為是極機密文件,民代要求解密,她只能依程式申請、 辦理。至於這些公文為何要列為「極機密」,她也不知道,一切只有呈報長官決定。
前經建會主委何美玥說,當時主要參加名單都是學者專家,沒有蔡英文在裡面。二○○七年五月前絕無政府任何資料指蔡英文將在卸任後擔任宇昌公司主要經營者,「我用我的人格保證」。
何美玥日前曾強調,愛滋病仍沒有好的治療方法,若宇昌與全球最大生技公司Genentech愛滋新藥合作案能成功,對世界有相當貢獻,何大一是愛滋病專家,比爾蓋茲基金會也認同這個案子並資助宇昌公司,顯示它獲得國際認同,如今卻因選舉產生許多誤會,非常可惜。
陳其邁說,劉憶如企圖以錯誤資訊,刻意誣指蔡英文計畫擔任宇昌公司主要投資人圖利自己,民進黨要求劉憶如立即出示文件原件,否則就是自甘為國民黨選舉打手,意圖以不法方式導致蔡英文不當選,違反選罷法規定,民進黨將對她提出告訴。
由於說明書是以英文呈現,劉憶如表示,今天將部分可公開不涉及商業機密內容公告上網。

年虧損/ 醜聞世界級的公司/經建會地位每下愈況

前一陣子收看某財經節目,主持人說經建會的主委地位每下愈況,開會時部長級的人都不參加了。想當年趙耀東等當家時是何景象? 前些時,劉憶如還跑去跟友達的李董開會近一小時:李先生對記者說,他們挺得住這不景氣,另外一家對手可能…….隔天據說奇美電的股價慘跌…..



----11/3

曾幾何時 台灣的廠商如友達等 年虧損金額是世界級的
現在只希望醜聞不要像記住那位貪腐的國民黨高官/皮條客:320億還嫌少?憶 420億元

日本Olympus 公司的諾貝爾經濟學獎者Robert Mundell醜聞

Cesium from Fukushima plant fell all over Japan

BY HIROSHI ISHIZUKA STAFF WRITER
2011/11/27
Radioactive substances from the crippled Fukushima No. 1 nuclear power plant have now been confirmed in all prefectures, including Uruma, Okinawa Prefecture, about 1,700 kilometers from the plant, according to the science ministry.

2012年5月28日 星期一

台灣必須廢核: 節電該是全民共識Growing Fear Over Plant in Japan



敬請連署/反核二強行運轉

http://gcaa.org.tw/petitionNo2/


Former Japanese leader: 'I felt fear' during nuclear crisis
CNN International
By Kyung Lah, CNN Tokyo (CNN) -- Former Japanese Prime Minister Naoto Kan said he was overwhelmed and afraid during last year's nuclear meltdown at the Fukushima Daiichi plant, acknowledging that little has been done since then to ensure that another ...



四分之三日本公司反核電
Three-quarters of Japanese firms oppose nuclear power
Reuters
By Tetsushi Kajimoto and Izumi Nakagawa | TOKYO (Reuters) - Nearly three-quarters of Japanese companies support abandoning nuclear power after last year's Fukushima disaster, although a majority set the condition that alternative energy resources must ...

台灣核電廠全停掉 電都夠用


2012-05 Web only 作者:黃靖萱

台灣核電廠全停掉 電都夠用 圖片來源:黃明堂 五月五日,將是歷史性的一刻。這一天,日本進入「零核時代」。五十四座核子反應爐全面停機,日本為何還能不缺電、不限電?告別核電,又傷了誰?他們給台灣什麼啟示?
福島核災後,「不要核電,就得省電」成為日本社會的民意共識。參照日本,台灣是否也能走向零核時代?
以供應來說,台電所有的發電廠,如果全都同時發電,3座核電廠發的電只佔12.4%。但台電真正發的電,核電比率高達19%,原因是台電把核能發電極大化,因為若只看發電本身,核電最便宜。
證據:從天然氣、燃油及風力發電的產能利用率最高只有3成,而3座核電廠的產能利用率卻高達93%,全球第2,只小輸羅馬尼亞,且1年半才歲修1次(日本為1年)。
【核電廠全停 電都夠用】
以需求來說,台灣就算是用電高峰的7、8月,台電的備用率超過20%,也就是指在用電最高峰的7、8月,還有20%的發電產能閒置。如果核一、核二、核三全都停爐,而其他電廠機組不故障、不同時歲修,也還有6%的備用產能。
以成本來說,台電每度電的發電成本,核能0.69元,天然氣發電是核能的4.7倍,而每度電成本高達5.96元的燃油,更是核能的8.6倍,台電因此依賴核能,而閒置其他發電機組。
【選擇廢核  日電費比台貴近3倍】


日本原本對核電的依賴程度,比台灣高將近10個百分點。福島核災後,日本政府做出「不興建新廠,舊廠不延役」,慢慢淘汰核電的決定。 台灣也能嗎?從日本看台灣,也許更該問,不要核電,台灣會付出什麼代價?全民願不願意?核電的好處大家都懂:便宜、無眼前的污染,前提是「只要」不出事。 要不要核電,就看每一個國家願意為了那個「萬一」,承受多少風險,付出多少代價。
去年311地震以來,日本逐一停掉核電廠,並以大量的火力 發電,來彌補電力缺口,尤其是天然氣發電。據日本政府推算,2011年,9家電力公司的燃料費,較前1年增加了超過1倍,也就是每天,日本付給中東買天然 氣的錢,就超過100億日圓。因此,今年4月,東京電力已調漲17%的企業電費,在日本的民生電價比台灣貴2.7倍之上,7月,東京電力還將調漲家庭用電 10%。
【台灣人均用電量  世界第2】
和台灣不同的是,節電已經是整個日本社會的共識。而台灣的人均用電量,在世界各主要國家中,只比美國低,比日本、南韓、新加坡還高。



在政府的政策工具中,有電費折扣獎勵節能措施,只要本期電費較去年同期減少5%到10%以上,台電就會給予5%到20%的電費折扣。但這措施在過去 低價電費時,沒有明顯誘因,電費再折扣,反而讓原本賣1度電虧1度的台電,虧損更加劇。去年,台電400億的虧損中,有79億的虧損來自電費折扣。
該是台灣社會理性、清楚辯證各種能源選項,短中長期的代價和風險的時候了。惟有透過公民普遍參與的辯證,才能夠逐步形成共識。有共識,才會有社會普遍支持的政策方向和全民參與的行動,輔以政策工具,目標才有實現的一天。












原能會主委淚捧烏紗帽:18個月內 出狀況就下台
台電副總也允諾願辭職負責

〔記者湯佳玲、顏若瑾/台北報導〕為了讓核二廠一號機恢復運轉,原能會主委蔡春鴻昨日在立法院流下男兒淚,哽咽說,「核安沒有黨派之分,安全是六親不認」,他與台電副總經理陳布燦雙雙允諾,如果一號機啟動後十八個月內(一個歲修週期)又出狀況,將辭職負責。

蔡春鴻昨率台電官員赴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進行核二廠專案報告,爭取立委們同意後,就讓核二廠一號機重新啟動。

民進黨動員霸主席台爆衝突

但 是蔡春鴻還未上台報告,朝野立委就對能否召開專案報告爆發嚴重衝突!民進黨動員近二十位立委,加上親民黨籍立委張曉風霸占主席台,認為依照委員會決議,舉 辦聽證會之後,還要再辦一場公聽會,最後才做專案報告,公聽會還沒有舉辦,就不該做專案報告;在野立委們高喊:「沒有真相、沒有安全、不得運轉。」並且撕 毀原能會與台電的報告書。



最 後會議改到國民黨黨團,但「專案報告」改成「說明會」,才得以順利進行。原本住院請假,最後抱病上場的蔡春鴻哽咽地說:「外界質疑『我們都是清大核工系畢 業的』,但是核安沒有黨派之分,安全是六親不認的!」他表示,錨定螺栓需要到達十.○八公釐的臨界裂縫值後,裂縫才會快速成長至斷裂,評估最壞交變應力 下,二.五公釐裂縫需要三.一九年才會成長到臨界值,因此一號機到下一個歲修週期足以安全運轉;蔡春鴻說,依照核管法規定,核准核電廠啟動無需經過立法院 同意,但會尊重委員會決議,在專案報告完後,再做運轉的決定,但不會等到下個會期,否則原能會失職,蔡春鴻也強調重新啟動沒有時間表。


環保 團體則在立法院外召開記者會指出,原設計不容許出問題的螺栓竟然都會發生斷裂情形,顯示核二廠基本結構隱藏潛在危機,要求原能會不可草率重啟核二廠運作, 並重新舉行核二廠反應爐錨定螺栓斷裂聽證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等民間團體在委員會開始前,於立法院外上演行動劇表達訴求,批評總統馬英九與蔡春鴻為了核電 廠利益犧牲國人安全,無疑是強行綁架台灣人民。此外,環團發動網路連署反對核二廠強行運轉,截至昨天為止連署已經超過八千人 。



For workers at Takeda Pharmaceutical Co.'s Osaka factory, the daily grind continued through the Golden Week holidays. (May 08) [more]

For anti-nuclear activists, the culmination of decades of protesting

2012/05/08
photoTakeichi Saito and friends gather in Iwanai, Hokkaido, celebrate the halt of the Tomari nuclear plant with a countdown on May 5. (Yasuhiro Sugimoto)
For the past 34 years, Takeichi Saito has been taking daily readings of seawater temperatures close to where the Tomari nuclear power plant in Hokkaido was eventually built.


台灣必須廢核: 節電該是全民共識

廢核——台灣能嗎?

2012-05 天下雜誌 496期


以供應來說,台電所有的發電廠,如果全都同時發電,三座核電廠發的電只佔一二.四%。但台電真正發的電,核電比率高達一九%,原因是台電把核能發電極大化,因為若只看發電本身,核電最便宜。
證據:從天然氣、燃油及風力發電的產能利用率最高只有三成,而三座核電廠的產能利用率卻高達九三%,全球第二,只小輸羅馬尼亞,且一年半才歲修一次(日本為一年)。
核電廠全停 電都夠用
以需求來說,台灣就算是用電高峰的七、八月,台電的備用率超過二○%,也就是指在用電最高峰的七、八月,還有二○%的發電產能閒置。如果核一、核二、核三全都停爐,而其他電廠機組不故障、不同時歲修,也還有六%的備用產能。
以成本來說,台電每度電的發電成本,核能○.六九元,天然氣發電是核能的四.七倍,而每度電成本高達五.九六元的燃油,更是核能的八.六倍,台電因此依賴核能,而閒置其他發電機組。
日本原本對核電的依賴程度,比台灣高將近十個百分點。福島核災後,日本政府做出「不興建新廠,舊廠不延役」,慢慢淘汰核電的決定。
連核能佔三四%的南韓,首爾市長也喊出,將透過發展再生能源及節電,二年內要省下一座核電廠。


現在日本社會現實是民意普遍反核。即使日本政府能夠說服關西民眾,讓大飯核電廠重新運轉,避免五月五日零核局面真的發生,但民眾普遍「最好不要核電」的氛圍,無論日本政府願不願意,都必須面對。
台灣也能嗎?從日本看台灣,也許更該問,不要核電,台灣會付出什麼代價?全民願不願意?
核電的好處大家都懂:便宜、無眼前的污染,前提是「只要」不出事。要不要核電,就看每一個國家願意為了那個「萬一」,承受多少風險,付出多少代價。
去年三一一以來,日本逐一停掉核電廠,並以大量的火力發電,來彌補電力缺口,尤其是天然氣發電。據日本政府推算,二○一一年,九家電力公司的燃料費,較前一年增加了超過一倍,也就是每一天,日本付給中東買天然氣的錢,就超過一百億日圓。
因此,今年四月,東京電力已調漲一七%的企業電費,在日本的民生電價比台灣貴二.七倍之上,七月,東京電力還將調漲家庭用電一○%。


節電還不是全民共識
和台灣不同的是,節電已經是整個日本社會的共識。而台灣的人均用電量,在世界各主要國家中,只比美國低,比日本、南韓、新加坡還高。浪費電的台灣人,在節電上有許多努力空間。
在政府的政策工具中,有電費折扣獎勵節能措施,只要本期電費較去年同期減少五%到一○%以上,台電就會給予五%到二○%的電費折扣。


但這措施在過去低價電費時,沒有明顯誘因,電費再折扣,反而讓原本賣一度電虧一度的台電,虧損更加劇。去年,台電四百億的虧損中,有七十九億的虧損來自電費折扣。

《天下雜誌》這次去採訪遭受福島核災後的日本,過程中,我們不斷地問,「為什麼日本人在節電上,這麼有共識?」許多人都回答,「因為不想要核電,所以努力節電。」
該是台灣社會理性、清楚辯證各種能源選項,短中長期的代價和風險的時候了。惟有透過公民普遍參與的辯證,才能夠逐步形成共識。有共識,才會有社會普遍支持的政策方向和全民參與的行動,輔以政策工具,目標才有實現的一天。


Spent Fuel Rods Drive Growing Fear Over Plant in Japan

A storage pool for used nuclear fuel may have the most potential for causing new disaster at the Fukushima Daiichi plant.


Japan feared 'demonic chain reaction' at reactor, report says
Los Angeles Times
As Japan prepares to mark the anniversary of the disaster next month, officials say it may take decades to conduct a proper cleanup. (Kimimasa Mayama / Pool Photo / February 28, 2012) By John M. Glionna, Los Angeles Times A new report vividly portrays ...

Los Angeles Times
Japan's nuclear plant still seen as vulnerable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Okuma, Japan -- Japan's tsunami-hit Fukushima power plant remains fragile nearly a year after it suffered multiple meltdowns, its chief said Tuesday, with makeshift equipment - some mended with tape - keeping crucial systems running.


2012年5月27日 星期日

劉姍姍僱中國幫傭/ 宜蘭兵工廠負責人退休授勳/ 外交部和故宮的管理制度不周之罪







◎ 吳景欽
針對劉姍姍所涉及的外傭詐欺案,經北檢認定此僅屬私法糾紛,而將此案簽結,此結果不令人意外,卻也讓人感到錯愕。
劉姍姍案雖發生在美國,但涉案者因具有公務員身分,且涉及貪瀆罪嫌,依據刑法第六條第一款,仍為我國管轄權的範疇。而因此侵害者乃我國法益,美國無權也不可能對此為司法調查,所以關於追查真相的重責,自落在檢察官身上。
惟 此案即便已暴露出駐外人員難以監督的弊端,且也一度造成台、美關係的緊張,檢方卻從一開始,即以「他」字案的關係人,而非被告身分為傳喚,實讓人感到不 解。而關於外傭薪資,既然是因公支出,自應依法行政,檢方怎可任由駐外人員甚或外交部,擅自決定如何給付與便宜行事,而將之當成是私法自治的領域?
因 此,即便認為菲傭願意減薪,但在此筆款項仍屬公款下,關於未給付部分,到底如何申報、此部分金額是否繳回國庫等等,在此方面資訊,全為行政機關所掌控下, 若檢方僅憑一方之言,而無深入調查的決心,以查無貪瀆情事為終,實屬意料中之事;但對於一直以清廉與反貪腐自居的主政者而言,卻顯得格外諷刺。
而將剋扣薪資當 成是單純民事糾紛,更屬荒謬。因關於以不當契約內容要求相對人提供勞務,除有刑法第二九六條第一項的使人為奴隸罪外,更可能涉及人口販運條例第三二條第一 項,以不當手段使人從事勞務與報酬不相當之罪。而由於此類行為,乃嚴重侵害人權,基於人權的普世價值,不管在哪個國家犯罪、也不管行為人與被害人是否為本 國人,各國皆有管轄權,我國刑法第五條第九款亦有明文。既然如此,則關於菲傭是否在自由意志下所為,檢方理應依據人口販運條例第二五條第二項,於我國駐外 使館或代表處,對境外被害人為訊問,甚至讓當事人為對質或詰問。若僅憑外交部所提的菲傭同意書為判斷,不僅有瓜田李下之嫌,更是對人權保障的嚴重蔑視。
退萬步言,即便如檢方所言,劉姍姍無涉任何刑責,則不就代表美國司法機關無端誣陷我國公務員,則外交部自應拿此簽結書,向美方提出嚴正抗議才是。
(作者為真理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台中市民)





 劉姍姍被彈劾 再爆違規僱中國幫傭
前駐美堪薩斯處長劉姍姍被監察院彈劾,並爆出案外案!經調查發現,,劉姍姍違反防滲透規定,聘僱中國女子幫傭,引發外交機密是否外洩的國安疑慮。(資料照)

疑洩密 立委要求特偵組偵辦
〔記 者林恕暉、范正祥、曾韋禎/台北報導〕監察院昨通過彈劾前駐美堪薩斯處長劉姍姍案,並爆出案外案!經調查發現,在去年八月菲傭逃跑後,劉姍姍竟違反外交部 嚴禁外館僱用中國人士的防滲透規定,聘僱具有美國居留權的中國女子謝登鳳到宿舍幫傭,謝登鳳還將上網用的路由器連接在劉姍姍的保密電話,直到劉姍姍因虐傭 案被美方逮捕,外館人員才赫然發現此事,引發外交機密是否外洩的國安疑慮。
民進黨立委除痛批「離譜」,並要求特偵組立即介入偵辦。立委蔡煌瑯抨擊,指劉案本是人權、國家形象問題,現在上升到國安危機,這是外交休兵的重大後遺症;若放任這種外交投降的情況不斷發生,還辦什麼外交?
外交部對於立委抨擊並未多做回應。
對於謝登鳳在劉宿舍幫傭的兩個多月是否將情資外洩中國?監委趙榮耀說,外交部僅說明事後曾派資訊人員查看,稱電腦沒有資訊外流,監院約詢外交部長楊進添等官員時,並未詢問文件外流等問題。監委葛永光說,「現在只能相信外交部」。
外交部88年通令 禁僱中國傭
外交部曾在八十八年五月十九日通電駐外各館處,嚴禁僱用中國人士以防滲透、收買,劉姍姍卻嚴重違規,去年十一月外交部發現後卻秘而不宣,直到監院公布彈劾案文,劉姍姍違規聘用中國幫傭離譜情況才曝光。
劉姍姍於監委約詢時稱,她是透過在堪薩斯的中國餐館老闆介紹,聘用中國女子謝登鳳幫傭,月薪為一千美元。對於為何違反規定聘中國女幫傭?劉姍姍聲稱她不清楚規定,甚至說外交部內許多人員也有娶大陸配偶。監委認為劉的說詞是事後卸責、不足取。
劉被逮捕 幫傭拿路由器曝光
彈 劾案文指出,劉姍姍自去年九月聘用中國女子謝登鳳幫傭,因謝登鳳嫁給美國越戰老兵、有美國居留權,劉姍姍利用此方式刻意隱瞞,以謝登鳳的英文姓名 Sharon Alexander向駐美堪薩斯處報帳。趙榮耀說,劉姍姍與部屬關係惡劣,外館人員也沒去過劉姍姍宿舍,外交部也不知道她違規聘僱中國人幫傭。
直 到劉姍姍被美方逮捕,去年十一月十一日駐美堪薩斯處曾姓組長依劉姍姍電話指示,到劉宿舍支付謝登鳳剩餘薪資、請她離職,謝登鳳要求上樓拿上網用的路由器, 外館才發現謝登鳳將個人電腦、路由器,連接在劉姍姍宿舍的保密電話路由器上。監院認為,劉姍姍聘僱中國幫傭有館舍危安、資訊安全外洩的重大疑慮,已違法失 職。
中國幫傭 連接劉的保密電話
趙榮耀、葛永光表示,劉姍姍竟連外館不能聘僱中國人士的基本觀念都沒有,顯示外交人員缺乏職權訓練,外交部應檢討。
據悉,資安問題並非監委查案時發現,而是外交部在今年二月下旬內部完成此案行政調查,移請監察院審查,在向監察院提交的調查報告中,主動觸 及資安問題。
民進黨立委蕭美琴直呼離譜說,現行規定就是禁聘中國幫傭,為什麼劉姍姍聘用中國人都沒被發現,還讓保密電話給人盜連?這不是整個外交部的稽查機制有問題,就是嚴重怠惰,否則就是蓄意包庇。她和立委邱志偉都要求應全面徹查外交部,何以會出現這麼重大的疏失卻渾然不知?



宜蘭兵工廠爆炸 六人相繼過世
發生在宜蘭204兵工廠的爆炸案、又傳出一名雇員__曹長發傷重不治,到目前為止、已經有6人不幸罹難。

三軍總醫院表示,56歲雇員曹長發全身面積90%二度到三度燒燙傷,18日病況惡化,晚間由醫院醫師陪同返家,19日凌晨在家中過世。目前仍在三軍總醫院 接受治療的是全身55%燒燙傷黃銀裕,目前狀況穩定,也不需使用葉克膜治療。另外一位是42歲士官長張俊德,燒傷面積11%,在進行植皮手術之後,已在前 天出院回家休養。
(2011-11-21 20:00) 公視晚間新聞


***



hc管見: 外交部的美國法律知識不夠 或知法犯法 放任劉某的雇用契約之執行有違美國法律之虞

***
No diplomatic immunity for Taiwan official: US
AFP
CHICAGO — A Taiwanese official currently detained in Missouri on charges of mistreating her housekeeper should not be able to receive diplomatic immunity, a US State Department spokesman said Monday. While Taiwanese representatives in the United ...


Lawyer says Taiwanese official to plead guilty to federal labor violation




KANSAS CITY, Mo. — A 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charged with violating federal labor laws by underpaying and overworking her Filipina housekeeper has agreed to plead guilty to the charge, her lawyer said Thursday.
Hsien Hsien Liu, director general of the 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Office in Kansas City, was charged in federal court on Nov. 10 with fraud in foreign labor contracting. She faced up to five years in prison and a $250,000 fine.


The court entered a not guilty plea on her behalf at her first appearance last week.
Liu’s lawyer, Jim Wirken said Thursday that Liu would plead guilty at a hearing Friday. He said he is seeking to have Liu sentenced to probation and deported immediately. Liu cannot be deported until she is sentenced, Wirken said.
“We’re going to plead guilty to the single charge that’s against her,” he said. “We’re hoping that we’re going to have a sentencing right away.”
Wirken said an agreement he is seeking with federal prosecutors also includes Liu, 64, paying the housekeeper, who complained to authorities about her treatment. He said another previous housekeeper who witnesses said in an FBI affidavit filed in the case also claimed Liu treated her badly would also receive a payment from Liu.
Wirken said he could not disclose the amounts of the proposed payments Thursday but said they were “not insignificant.”
“That’s just the right thing to do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he said.
Don Ledford, spokesman for the U.S. attorney’s office in Kansas City, declined comment.
According to prosecutors, Liu’s Kansas City TECO office maintains unoffici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aiwan and is similar to a foreign government consulate, although the U.S. doesn’t recognize Taiwan as a sovereign state.
Prosecutors have said they believe Liu is the first foreign official to face a fraud in foreign labor contracting charge in the United States. Others have been prosecuted for mistreating domestic workers, but Liu is accused of violating a law covering the recruitment of foreign workers and their transport into the United States on fraudulent terms.
An FBI affidavit claims TECO recruited the housekeeper in the Philippines in September 2011. According to the woman’s visa application, her two-year employment contract called for her to be paid $1,240 a month, work 40-hour weeks and to be entitled to overtime.
Prosecutors claim the woman was actually paid $400 to $450 a month, worked 16- to 18-hour days and was monitored with video surveillance equipment at Liu’s suburban Kansas City home in Johnson County, Kan. They also say Liu took the woman’s passport and was “verbally abusive.”
The U.S. State Department did not immediately return a call seeking comment Thursday.
Copyright 2011 The Associated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material may not be published, broadcast, rewritten or redistributed.


我駐美處長涉外勞詐欺案 在美遭拘留



根據美國《堪薩斯城星報》(Kansas City Star)的報導,中華民國駐堪薩斯城辦事處處長劉姍姍(Hsien-hsien Liu),因為涉及一起聘僱菲律賓籍幫傭的詐騙案件,日前家中遭到美國聯邦調查局(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 FBI)搜索,並且已經遭到拘留。

消息指出,FBI是以「外籍勞工契約詐欺」罪名將她逮捕。《堪薩斯城星報》表示,64歲的劉姍姍今年3月起雇用一名女性菲律賓籍幫傭,但要求該名幫傭超時工作, 今年8月間該名菲籍幫傭在教堂向一名菲籍男子訴苦並求救,男子向FBI舉報後,事件才曝了光。當地檢察官表示,劉姍姍在得知將遭到調查後,隨即安排要以最 快的速度離開美國,FBI才會將她拘留。消息並指出,劉姍姍早已扣留該名菲傭所有簽證護照等文件,菲傭8月間在同鄉友人協助下曾企圖逃跑,但也隨即被劉姍 姍找到,並要脅將她驅逐出境。

堪薩斯城聯邦檢察官表示,劉姍姍應該是第一位外國駐美代表在美涉及此類案件的。雖然在無正式外交關係的情況下,辦事處的地位與大使館相當,劉姍姍等同外交人員,受到國際外交規範的保護,不能直接逮捕,但是因為美國沒有把台灣視為一個獨立的主權(Taiwan is not recognized as a sovereign state by the United States),這個逮捕的動作便不具爭議。

若這項指控成立,劉姍姍將面臨最高五年的刑期,案件下周三(16日)將會繼續開庭審理。


Taiwan lodges strong protest over U.S. detention of diplomat
2011/11/11 23:57:04 Taipei, Nov. 11 (CNA)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MOFA) on Friday lodged a strong protest over the U.S. detention of a Taiwanese diplomat and demanded she be immediately released unconditionally.

Foreign Affairs Minister Timothy Yang said Jacqueline Liu, director of the 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Office in Kansas City, was arrested early Friday Taipei time by Federal Investigation Bureau (FBI) agents.

She was ordered to remain in custody pending a federal detention hearing scheduled for Nov. 16 in Kansas City.

According to a report by McClatchy Newspapers, Liu has been charged with violating federal law because she had forced her Filipina housekeeper to work long hours and paid her far less than promised in her employment contract.

The report, citing federal prosecutors, said the defendent is believed to be the first foreign representative to face the charge in the United States.

Yang said that under an agreement on privileges and immunities signed between Taiw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1980, Liu enjoys immunity, and the ministry "has no way of understanding" the FBI's approach.

"Before Taiwan forsakes immunity, U.S. law enforcement authorities cannot treat ROC diplomatic personnel that way," Yang said.

He stressed that Liu still enjoyed immunity privileges under the pact, and said that even if U.S. law enforcement authorities have a case, they should still follow diplomatic channels and not "violate or ignore the agreement."

Bruce J. D. Linghu, director of the MOFA's Department of North American Affairs, called the 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 the de facto U.S. embassy here in the absence of diplomatic ties, and Deputy Foreign Minister Lyushun Shen called in acting AIT Director Eric Madison to express strong protests.

AIT spokesman Christopher Kavanagh deferred questions on the issue to the U.S. Justice Department because it was a criminal case.

The ministry said its understanding of the case is that the FBI arrested Liu on a charge of fraud in a foreign labor contract, which carries a maximum sentence of up to five years in federal prison.

According to an FBI affidavit filed in support of the criminal complaint in court, Liu allegedly signed the contract with the Filipina, identified in court documents by the initials F.V., to work 40 hours per week for a monthly pay of US$1,240 plus overtime.

But when F.V. arrived in Kansas City, she was required to work between 16 and 18 hours a day for between US$400 and US$450 a month, the McClatchy report said.

Liu also allegedly took the woman's visa and passport and threatened her with deportation if she did not do as she was told.

In late July, F.V. met another Filipino at a grocery store where Liu had driven her to buy groceries and solicited help. F.V was taken away from Liu's house in August and is currently in a protected location, the report said.

In their motion seeking to have Liu held without bond pending trial, federal prosecutors alleged that she made arrangements to leave the United States "immediately" once she became aware of a possible federal investigation, the report said.

But Liu was scheduled to return to Taiwan after serving three years in Kansas City, the ministry said. (By Angela Tsai and Lilian Wu) Enditem/ls

蘋論:小麵店老闆娘劉姍姍


就算外交人員有豁免權,劉姍姍最後沒事,但虐待外勞的國際醜聞已傷害到台灣形象。美國經過畜養黑奴的羞恥歷史,對虐待僕傭很敏感,不但是人權問題,也是美國人不願回憶的過去。這是美國司法界對劉下重手的原因;也是聯邦調查局大張旗鼓的原因。就算外交部口中的公務,台灣外交官虐待外傭,已使台灣臭名滿天下。這已不是豁不豁免的問題了。

扣工資餘錢有無涉貪

如果美國調查局所指控的罪名為真,台灣就丟臉丟大了。外交部不該還沒搞清楚狀況,就急著跳出來為了讓劉以外交公務的理由豁免,堅稱聘僱外傭是公務行為,並由外交部出資。美國司法界目前還不肯釋放劉,理由之一是:台灣不是主權國家,與美國沒有外交關係,故而劉沒有取得豁免權或僅有一半豁免權。
但外長楊進添說,依據《台灣關係法》美國政府從未否定台灣主權,台美雙方1980年簽署的《特權、免稅暨豁免協定》,也規定我外交官享有豁免禮遇。如果是真的,為什麼美國檢警公然逮捕劉,並予以關押?劉的行為符合該豁免協定的要件嗎?
我們寧願本案是劉的個人行為,由她為自己的違法行為負責;而外交部跳出來護短說是公務行為,就變成台灣政府知道並袒護、支持劉的虐僕行為,簡直莫 名其妙。西方認為虐僕是嚴重殘害人權罪行,外交部怎能以政府名義對號入座,丟盡國人顏面?何況,剋扣應有工資剩下來錢去了哪裡?有無涉貪的問題?
美國是重視契約的國家,違約是很嚴重犯行。如果劉的確有犯行恐怕很難善了。堂堂總領事把自己變成牛肉麵店老闆娘,跟幫傭的斤斤計較,苛薄寡恩,丟不丟臉?還被美國司法界以「外籍勞工契約詐欺罪」收押。

外交部顧面子沒是非

最可議的是外交部的態度,還沒搞清楚狀況就先攬下來,擺出主權、愛國及民族主義的態度來護短,讓自卑感的醜陋花朵開的滿臉都是。把任何罪名都用愛國、民族主義去遮掩,是上個世紀的搞法,沒有是非、沒有守法,只有民族(面子),恰恰會讓國際上看不起這個民族。




****故宮的管理制度不周卻以為全是員工的錯
故宮博物院爆發首宗員工監守自盜案!文創行銷處助理研究員陳耀東、葉麗珍涉嫌利用掌管珍貴國寶影像檔機會,擅自盜拷多達上千件文獻數位化影像圖檔,並積極與大陸印刷廠洽談出版企圖轉賣牟利,其中包括市價逾百億元、深富傳奇色彩的《龍藏經》。廉政署昨天發動搜索約談,

2012年5月26日 星期六

「美牛換美簽」歐盟︰給你免簽死刑?



「美牛換美簽」爭議不斷,副總統吳敦義今天出席2012年台北國際觀光博覽會開幕儀式時親口證實,美國給予免簽證優惠應該會在今年10月生效,若真是如此,美國將成為第128個給予台灣免簽證待遇的國家。

美國去年底就宣布台灣成為免簽證的候選國,今年也曾派遣國土安全部人員來台考察,外交部長曾預估赴美免簽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可以完成,吳敦義今日則明確說出時間點,看來免美簽過關的機會越來越大。

鳳凰旅行社業者總經理廖文澄日前曾表示,申請美簽過程繁複,已經成為國人不愛赴美旅遊的原因之一,若免美簽通過,赴美旅遊意願將大大提升,估至少增加赴美旅客3成,對於旅行業來講也是相當大的利多。



2011.3.9

歐盟︰不影響免簽

yam天空新聞 - ‎8小時之前‎
根據中央社報導,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兼歐盟執委會副主席艾希頓(Catherine Ashton)的發言人曼恩(Michael Mann)也指出,台灣最近執行死刑,歐盟非常關切,也深表遺憾。但他強調,免簽是歐盟基於簽證的規範,考量相關情況後所採取的單方面步驟,死刑與免簽兩者間 ...
公視新聞 - NOWnews

2012年5月21日 星期一

台灣國家定位不是你我說說就算數:賣台一招


馬英九的一國二區說
經不起記者問他     為什麼不去跟中國談中華民國的主權
又為什麼不敢干涉中國的人權
他只好顧面子去啦


據香港《明報》消息,連任台灣總統的馬英九在宣誓就職演說中,再次力撐“一國兩區”說,遭台灣綠營強烈抗議並提出修憲,馬英九民望也跌至谷底。
(德國之聲中文網)開始第二任期的台灣總統馬英九20日宣誓就職並發表演說。在兩岸政策方面,馬英九在演說中強調,兩岸關係維持台海不統、不獨、不武現狀,表示"二十年來兩岸的憲法定位就是'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建立'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的共識。對此,馬英九在就職典禮上遭綠營強烈示威,認為其有"出賣國家主權"之嫌,民眾向馬英九怒吼"滾蛋"並向其畫像投擲雞蛋等。
綠營批評“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說(音頻)
在馬英九就職的同時,民進黨及台聯接力主辦"嗆馬"活動,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亦在其Facebook、Google Plus等網絡社區上發出活動內容和呼籲。蔡英文表示:"我們不要看到這個國家往下沉淪的時候,帶著幸災樂禍的心理,我們不要責怪給馬總統選票的那些人,因為我們相信,很多人已經開始反悔。我們一起替這個國家扛下責任。"
2012年3月22日,台灣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在會見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時提出的"一國兩區"說,曾在台灣引起軒然大波,馬英九在其後多次對該說法表示肯定。
"馬英九移花接木,偷換概念"
台北關注中國人權理事長楊憲宏在接受德國之聲的採訪時表示,馬英九雖未直接提出"一國兩區說",而是改為"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的說法,他對此表示堅決反對:"我們是不同意的,因為'一國兩區說'是得到中共同意的,很可能被中共扭曲為'一個中國',雖然馬英九強調是'中華民國',但他從來沒有在和中共談判時拿出來,只是在騙台灣人而已。這是移花接木,我們打算要發動修憲。把中華民國的人民、土地、主權都說清楚。"
楊憲宏也指馬英九偷換概念,台灣憲法中從未有此說,而前兩任總統李登輝及陳水扁指出"中華民國"和"大陸地區",是在一個法律位階較低的條例中說明。他認為中華民國的土地是36000平方公里,覆蓋台灣島、澎湖列島、金門群島和馬祖列島等:"台灣從1996年民選總統,2300萬人選總統,就已經承認它的政權、治權、主權都只基於'台澎金馬',當時人們認為中華民國的概念已經走向'是台灣',或是台灣就是中華民國,這是一體的概念,而馬英九的一國兩區主張,又把大家拖回一個虛構的土地、虛構的人民概念中。他強調兩個國家互不承認主權,但互不否認治權,這是憲政學理或國家學理上的笑話,治權和主權如何分開?這種常識性的內容,一個總統可以胡言亂語到這個程度。"
"他在製造兩岸和平的假象"
據楊憲宏介紹,美國政府此前就曾對馬英九支持"一國兩區"的說法提出警示,而馬英九目前最大的危機在於他在國內的民望急跌,據民調顯示,他目前只有20%多的民眾支持率:"台灣民眾所相信的不是這個總統所宣稱的,他的這種說法只會引來大家對他的看不起,他不應該用這種方法來製造一個兩岸和平的假象,事實上是暗藏著把台灣出賣出去的問題。他向中共不斷的傾斜,這完全不符合台灣人民的民意。"
另據楊憲宏介紹,綠營也將發起"修憲"活動,及組成"在野黨聯盟",以準備根據台灣法律規定,在馬英九就任一年後對其進行彈劾。
作者:吳雨
責編:苗​​子




据香港《明报》消息,连任台湾总统的马英九在宣誓就职演说中,再次力撑“一国两区”说,遭台湾绿营强烈抗议并提出修宪,马英九民望也跌至谷底。
(德国之声中文网)开始第二任期的台湾总统马英九20日宣誓就职并发表演说。在两岸政策方面,马英九在演说中强调,两岸关系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武现 状,表示"二十年来两岸的宪法定位就是'一个中华民国,两个地区',建立'互不承认主权、互不否认治权'的共识。对此,马英九在就职典礼上遭绿营强烈示 威,认为其有"出卖国家主权"之嫌,民众向马英九怒吼"滚蛋"并向其画像投掷鸡蛋等。

绿营批评“一个中华民国、两个地区”说(音频)

在马英九就职的同时,民进党及台联接力主办"呛马"活动,民进党前主席蔡英文亦在其Facebook、Google Plus等网络社区上发出活动内容和呼吁。蔡英文表示:"我们不要看到这个国家往下沉沦的时候,带着幸灾乐祸的心理,我们不要责怪给马总统选票的那些人, 因为我们相信,很多人已经开始反悔。我们一起替这个国家扛下责任。"
2012年3月22日,台湾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在会见中共总书记胡锦涛时提出的"一国两区"说,曾在台湾引起轩然大波,马英九在其后多次对该说法表示肯定。
"马英九移花接木,偷换概念"
台北关注中国人权理事长杨宪宏在接受德国之声的采访时表示,马英九虽未直接提出"一国两区说",而是改为"一个中华民国,两个地区"的说法,他对此表示坚 决反对:"我们是不同意的,因为'一国两区说'是得到中共同意的,很可能被中共扭曲为'一个中国',虽然马英九强调是'中华民国',但他从来没有在和中共 谈判时拿出来,只是在骗台湾人而已。这是移花接木,我们打算要发动修宪。把中华民国的人民、土地、主权都说清楚。"
杨宪宏也指马英九偷换概念,台湾宪法中从未有此说,而前两任总统李登辉及陈水扁指出"中华民国"和"大陆地区",是在一个法律位阶较低的条例中说明。他认 为中华民国的土地是36000平方公里,覆盖台湾岛、澎湖列岛、金门群岛和马祖列岛等:"台湾从1996年民选总统,2300万人选总统,就已经承认它的 政权、治权、主权都只基于'台澎金马',当时人们认为中华民国的概念已经走向'是台湾',或是台湾就是中华民国,这是一体的概念,而马英九的一国两区主 张,又把大家拖回一个虚构的土地、虚构的人民概念中。他强调两个国家互不承认主权,但互不否认治权,这是宪政学理或国家学理上的笑话,治权和主权如何分 开?这种常识性的内容,一个总统可以胡言乱语到这个程度。"
"他在制造两岸和平的假象"
据杨宪宏介绍,美国政府此前就曾对马英九支持"一国两区"的说法提出警示,而马英九目前最大的危机在于他在国内的民望急跌,据民调显示,他目前只有20% 多的民众支持率:"台湾民众所相信的不是这个总统所宣称的,他的这种说法只会引来大家对他的看不起,他不应该用这种方法来制造一个两岸和平的假象,事实上 是暗藏着把台湾出卖出去的问题。他向中共不断的倾斜,这完全不符合台湾人民的民意。"
另据杨宪宏介绍,绿营也将发起"修宪"活动,及组成"在野党联盟",以准备根据台湾法律规定,在马英九就任一年后对其进行弹劾。
作者:吴雨
责编:苗子

2012年5月20日 星期日

台灣媒體產業的今昔與未來 (陳炳宏)

concern over big media, China ties 中國置入中時 紅色商人中天電視...


舊聞新知:台灣媒體產業的今昔與未來

/陳炳宏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教授
如果要談台灣傳播媒體的產業生態與變遷,不能不提1987年的解除戒嚴令。 解嚴後媒體相關政策法律的解除管制,以及傳播科技的日新月異,加上社會、經濟、文化等因素的交雜影響,造成各類傳播媒體的消長或蓬勃,展現出當前台灣傳播 媒體產業的新面貌。但現在能談的還真的只是現在,未必是未來,因為變遷,甚至快速變遷,已經是媒體產業不可遏止的潮流趨勢。

台灣於民國76年(1987)7月15日零時起解除戒嚴,隨後於1988年1月1日解除報禁,是言論自由與媒體發展的里程碑。(總統府公報〉,圖片提供者:國家圖書館。網站名稱:國家圖書館政府公報資訊網。
以目前台灣傳播媒體的產業發展現況來看,由 於年輕族群早已習慣於眼球刺激的影像媒體,加上寬頻網路等傳播科技的推波助瀾,以文字閱讀為主的平面媒體市場在逐步萎縮中,例如傳統報紙與雜誌,但以影音 視聽為主的電子媒體市場則急速成長,例如網路媒體與電視頻道。以衛星電視頻道而言,根據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統計,200712月台灣的電視市場共有180個衛星電視頻道,但到20118月,數量增加為282個,即不到四年,台灣衛星電視頻道就增加超過100個,增加的速度與數量應屬驚人。台灣各類媒體市場概況如下表:
表一:台灣媒體產業市場家數

從產業的發展與變遷趨勢來分析,台灣媒體產業市場大概有以下幾項特性:
一、平面媒體的經營危機與數位契機
除自由時報與壹週刊等極少數平面媒體外,目前絕大多數報紙與雜誌都未加入發行量稽核組織,因此外界很難探知報紙與雜誌的實際發行量。不過如果從報紙的昨日閱讀率來看,比率已經從200059%,降到200942.2%,近10年約減少三成左右的閱讀市場,這些數字若與10年來電視收看率持續略增,而上網率則增為2.4倍的競爭媒體使用率來比較,平面媒體經營者應該是神經緊繃的。
雖然沒有銷售量數字可供參考,但外界還是可以從其整體廣告量來探知平面媒體產業的興衰。根據統計,台灣報業的廣告市場從2006年的147.71億元,降到2009年的100.08億元,但2010年稍回升到119.56億元,五年來跌幅約在兩至三成間;而雜誌廣告市場則從2006年的63.59億元,減少到2009年的50.58億元,同樣在2010年亦稍回升到55.50億元,五年跌幅還是有一成三到兩成左右,顯示平面媒體的廣告市場也在萎縮中。
除閱讀率與廣告量的雙重打擊外,平面媒體還在多項內外在因素的交雜影響下,已經快變成媒體市場 競爭下的弱勢媒體。有人認為,蘋果日報的攻台導致傳統三大報銷售量減少,不過有學者認為,蘋果日報是為報紙市場開發一群不看報的年輕族群,而不是搶食其他 三報的老讀者。平心而論,真正影響報紙市場的應該是衛星電視與網路媒體的蓬勃發展,如果還要再怪罪誰,那應該是年輕族群使用影音媒體的習慣。因此平面媒體 在面對數位化、網路化的浪潮,紛紛群起應變,策略包括發行電子報、成立官網、成立粉絲團,甚至爭食數位電子化閱讀市場來銷售電子版內容,亦即平面媒體早已 想盡辦法要在網路世界裡找到第二春,只是不知道這些策略與發展方向是否能力挽狂瀾,應該還有待觀察。
表二:平面媒體市場廣告量(20062010 單位:億元
二、有線電視經營集團化與產權集中化
解嚴前後,民眾對無線三台貧乏的電視節目都深感不滿,非法第四台便成為滿足人們電視需求的主要來源,而當時第四台主要經營者大多是地方各種勢力人士,包括地方派系與政治人物。但是隨著有線電視法在1993年通過,合法有線電視系統因具備資本密集與巨額投資的特性,原經營者或想獲利了結,或有意募集更多資金以永續經營,這些因素都讓企業集團有機可乘,而當時積極介入有線電視產業的企業包括東森、和信、太設、太電等,以及執政的中國國民黨。
不過大約從2003年起,在地集團擁有的有線電視系統即逐步被包括澳洲星空傳媒、美國卡萊爾、澳洲麥格理、韓國安博凱在內的外資集團所入股及併購,形成外資集團掌控台灣有線媒體的外資時期。這個態勢直到2009年當富邦集團所屬台灣大哥大宣布以新台幣568億元收購凱擘有線電視後,在地集團才又從外資手上重新奪回有線電視經營權。接著在2010年底旺旺集團蔡衍明、國泰金控蔡震宇、東森國際王令麟等人籌組「旺旺寬頻」,擬以超過700億元新台幣併購台灣第二大有線系統集團中嘉網路(安博凱)11家有線電視系統,公平會在2011419日有條件通過此案。面對似不可遏的媒體集團化趨勢,關心台灣媒體生態發展的學術界人士發動「媒體巨獸出沒請注意」的連署活動,呼籲NCC應該拒審並拒絕此項併購案申請。不過截至2012年初,NCC尚未通過這項併購案申請,至於是否會通過,或以何形式(附帶條件)通過,甚至是否會否准,都還有待觀察。
三、衛星電視爭食收視率及廣告市場
199112月,澳洲新聞集團(News Corporation)的「衛星電視」(STAR TV)正式在台灣推出,成為台灣有線電視市場上第一個由跨國集團經營的有線電視頻道(衛星電視台)。接著當19937月立法院通過有線電視法,美國ESPN頻道當月立即來台搶占市場,成為第二個在台灣市場推出的跨國衛星電視台;一個月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able News NetworkCNN)也緊接著登台,成為台灣第三個跨國衛星電視台。
另在境內衛星電視頻道方面, 19938月,香港邵氏影業邵逸夫與台灣年代影視邱復生和葛福鴻合資在台灣成立的「無線衛星電視台」(TVBS)開播,正式提供衛星電視訊號給台灣有線電視系統,號稱國內第1家衛星電視台。其次歷經五年立法時程,「衛星廣播電視法」終於在1999年公布施行,衛星電視頻道經營正式被納入法律規範。
隨著台灣有線電視產業的蓬勃,衛星電視頻道的數量,從2006年的161台,到2011年急速增加到282台,五年來頻道數量增幅約為175%,但整體有線電視廣告量從2006年的149.06億元,成長到2010年的194.09億元,雖然增幅約達三成,但廣告量增加的額度實在與頻道量增加的速度不成比例,嚴重造成僧多粥少(頻道數多、廣告不足)的困境,再加上多數廣告商採用節目收視點支付廣告費的方式(Cost Per Rating PointCPRP),導致衛星電視市場更是雪上加霜,爭食收視率與廣告量的情況益發慘烈。
除此之外,由於政府數位化政策的延緩,目前有線電視頻寬僅能容納約100個電視頻道,更讓台灣天空充斥著許多「阿飄頻道」無法在頻寬有限的有線電視系統落地播映,形成空中頻道比地面頻道還要多的特殊衛星電視產業景象,這類困境恐怕要等到有線電視數位化後才得以稍解。
表三:台灣衛星電視市場結構(2006/122011/08
四、代結語:新媒體崢嶸
時序進入21世紀後,台灣媒體產業的結構性變遷主要源自於傳播新科技的快速發展,例如數位訊號、寬頻網路、行動通訊等技術研發,新興媒體服務如網路電視(webs-TV)、電信電視(Multimedia-on-Demand, MOD)、寬頻電視(IPTV)、行動電視(Mobile TV),以及手機電視(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Handheld, DVB-H)等陸續出現,使影音媒體服務更加多樣化,逐步建構台灣傳播媒體的多元面貌,導致原本只將報紙、雜誌、廣播、電視服務等事業視為「媒體產業」(media industry)的傳統說法益顯落伍,因為所謂的大眾媒體,早該加入網際網路,以及如MOD3GWimax等電信視訊服務,因此取而代之應該統稱為「傳播產業」(communications industry)。不僅如此,另有學者認為,新興寬頻線纜視訊媒體,如IPTV等,也是傳播媒體服務的一員,因此狹義的媒體產業應該改稱「寬頻產業」(broadband industry)比較適當。不過不管未來媒體產業應如何正名,才能統括所有可能的新型媒體服務,以上各類論述剛好可以作為本文在探討台灣媒體產業發展的最終註腳,因為如果再加上臉書(facebook)等社群媒體,究竟什麼才是傳播媒體、大眾傳媒,似乎已經到應該重新定義的時候了。
編註
表一:台灣媒體產業市場家數
陳炳宏整理。資料來源:參考行政院主計處 出版之「中華民國統計月報」、 內政部 之「內政部統計月報」及教育部、外交部、行政院新聞局、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之業務統計資料。主要資料來源有http://info.gio.gov.tw/http://www.ncc.gov.tw
表二:平面媒體市場廣告量(20062010
陳炳宏整理。資料來源:香港商實力媒體事業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2010;博仕達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新加坡商偉視捷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2011
表三:台灣衛星電視市場結構(2006/122011/08
陳炳宏整理。資料來源:行政院新聞局及NCC網站
延伸閱讀
‧香港商實力媒體事業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綜觀2009年台灣媒體市場〉,《中華民國廣告年鑑》,台北: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2010
‧陳炳宏,〈媒體產業結構與政策〉,成露茜、羅曉南主編《批判性媒體識讀》,台北:正中書局,2009
‧陳炳宏,〈電視服務產業的流變:政經勢力的消與長〉,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主編《台灣傳媒再解構》,台北:巨流出版社,2009
‧博仕達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新加坡商偉視捷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2010年戶外媒體發展與回顧〉,《中華民國廣告年鑑》,台北: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2011